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

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1)

编号

GS004

秦直道

秦直道又名直道,秦驰道之一,为秦朝修建的军事交通工程,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筑,历时两年半。从咸阳(起点为现咸阳淳化县)到九原郡(现包头附近)。全部用黄土夯实,全长736公里。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命蒙恬率领30万工人修建。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2)

人文历史

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3)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和防范北国匈奴贵族的侵扰,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一条军事通道,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秦直道比闻名西方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享有世界公路鼻祖的美誉。秦直道目前已审报世界文化遗产,被国家列为大遗址保护工程。

司马迁虽然明确地记载了秦直道的起讫地点和里程,但遍检《史记》全书,却无法发现云阳与九原之间任何其它的具体经由地点,这为后人留下了一桩千古遗案。所幸后来的地理志还保留了一些相关记载。据唐代初年成书的《括地志》记载,庆州华池县(今甘肃省华池县东华池镇)西45里子午山上有秦时的故道。唐中后期的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中也说:“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引者按:当作三十五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198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的百万分之一0·N·C(Operational Navigation Chart)片上,显示出陕甘两省交界的子午岭山脊上确有古道路存在,这应是《括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的“秦故道”,亦即秦直道。经过近20多年来历史地理学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多次实地调查,秦直道的具体走向和经由路线已基本清楚。但在细节上仍存在争议.

路线一

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4)

秦直道由云阳林光宫首途,就进入甘泉山。甘泉山为子午岭南端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直道离开林光宫后就进到子午岭中,循岭北行。经今陕西省旬邑县东的石门关,北行至凤子梁,再经今甘肃省正宁县刘家庙子林场、黑马湾、野狐崾岘、南站梁,而至今陕西省旬邑县雕岭关。从雕岭关开始,直道循子午岭主脊,大致呈西北走向,过陕西省黄陵县艾蒿店、甘肃省宁县湘乐五里墩,到达兴隆关,再经甘肃省合水县的黄草崾岘到青龙山,沿合水、华池两县分水岭向西北沿伸,到华池县的麻芝崾岘。然后纵穿华池县境,经大红庄、墩梁、老爷岭、新庄畔、羊沟畔、黄蒿池畔、深崾岘、高崾岘、墩儿山,过打扮梁的雷崾岘、五里湾、张新庄、田掌,进入陕甘两省交界的丁崾岘、墩梁,直达营崾岘。营崾岘是秦直道与明长城的重合之处,也是一处交叉的十字路口。直道沿明长城内侧向西北延伸,经营盘梁、南湾、箱子湾到白出长城,入陕西省定边县的马崾岘,重合之处长达20公里。从定边县南境起,直道折向东北,经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红庆河,再转向北行,过东胜市西的二顷半、海子湾、城梁,直抵黄河南岸的昭君坟,在此渡过黄河,就是今包头市西的秦九原郡治所在地。

路线二

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5)

1.陕西咸阳淳化县的秦直道走向:铁王乡梁武帝村,大疙瘩村以西(秦云阳林光宫汉甘泉宫遗址北门,云陵)为秦直道南端起点,秦直道南起甘泉宫后,经英烈山、马槽梁、好汉疙瘩山、鬼门口、艾蒿湾、乏牛坡,经蝎子掌进入旬邑县境。

陕西咸阳旬邑县的秦直道走向:淳化、旬邑、耀县三县交界箭杆梁------下盘头坡---过姜嫄河---上大草沟梁高地------绕梁直入石门关(此段是沿子午岭的山脊向北而行)石门处下坡----至今旬耀路下3米处台地-----转弯经石门村----上今石门森林公园毓秀塔东边山路----下山来到苍儿沟--沿子午岭主脉经前陡坡---卧牛石---后陡坡---老爷庙----大店---蜿蜒至枫树梁北端的大店村(进入旬邑县境后,经庙沟口、石门关、碾子院、卧牛石等地,此段山岭统称“凤子梁”(又名枫树梁)。)------—从大店下坡到马栏岔沟过马栏河---直从马栏革命旧址窑洞处上坡------ 经杨家胡同(梁)-----过甘肃正宁县刘家店林场南边台地转弯直上子午岭山脊----经黑麻(马)湾---野狐崾岘---南站梁-----十亩台 ----沿子午岭至雕灵关-----从旬邑县雕灵关东南300米处转向直北越过305省道(铜川至甘肃正宁的公路)----慢坡下山离开子午岭主脉(在雕灵关南的一排破窑洞前,松树林中)----旬邑县南寺(从石底子水库西边进东沟上子午岭支脉)------进东寺沟上子午岭支脉,在东寺沟口宽30米,沿秦直道遗迹行8公里上山.

2.陕西黄陵县的秦直道走向---下山进入黄陵县境内黑庄子、双扇门、冠家砭转向上畛子--- 三面窑

3.陕西富县的秦直道走向:直道经三面窑后,沿着葫芦河支流川子河的两条小支流麻子沟与小南沟之间的山梁向北延伸,经防火沟门、八面窑(油坊台---槐树庄林场)等地,在白马驿过川子河(槐树西三里处的白马驿遗址西边上山北行),复向西北方向延伸。沿着川子河支流杨家沟和桦树沟之间的山梁延伸,经木炭窑、白家店、梨树庄、椿树庄等地(麦秸沟)。至椿树庄后折向正北(张家湾乡和五里铺之间的山脉北上到和尚原),沿葫芦河支流桦树沟和大树坪沟之间的山岭向北延伸,经松树庄、大麦楷、白水崾岘等地,在桦树沟下山,过葫芦河。-----直道在桦树沟西侧山岭作“之”字形弯道下山后,穿过葫芦河,穿越309国道,在 309国道公路175公里处的坡根底村,复上山前行。-----上山后,路面因曾被农民垦作农田,今已废弃,故而长满野草。直道至望火楼下山。此段山岭,当地群众俗称呼为“车路梁”。------直道在望火楼下山后,过葫芦河支流埝沟水,经水磨坪村,复上山,沿埝沟与大东沟之间的山梁北行,经松树崾岘、山西油家窑子、圣人条、迎河沟、寨子山、架子梁、到达墩梁。

此段直道路基宽约35米左右,路面长满古树。古寨子山发现烽火台一座,残高3.9米,底边长6米,夯层厚9—11厘米,平夯,夯质坚硬,夯层内未发现杂物,周围地表散见大量秦汉时期板瓦和泥质灰陶卷沿盆口残片。烽火台南为一故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20米,南北长160米,城墙大部分已毁,唯南城墙稍可辨认夯层,夯层厚9—12厘米,厚层内未发现杂物,夯质坚硬,平夯夯成。城墙残高 1—1.5米左右。地表除有大量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陶片外,还发现部分秦汉时期陶片。寨子山故城遗址西南距秦直道20米,东西为冲刷沟,北为烽火台。这是富县境内秦直道附近发现的唯一一座故城遗址。

4.陕西甘泉县的秦直道走向:墩梁地处富县、甘泉、志丹三县交界处,海拔1625米,是洛河与葫芦河分水岭的主峰。秦直道穿过墩梁后,即进入甘泉县境内,经寻行铺、赵家畔、杏树嘴、箭(界)湾、高山窑子下山至安家沟村跨过洛河,沿圣马桥北上,经方家河村西北,盘旋上山,经老窑湾、王李家湾、榆树沟等地,进入志丹境内,接柏树畔段秦直道。

秦直道在甘泉境内长约35公里。某建筑遗址位于洛河南岸的台地上,北临洛河,与北岸当地人称“圣马桥”的秦直道引桥遗址隔河想望,东西长300多米,南北宽80多米,遗址面积约24000多平方米左右。根据遗址处在引桥近旁的情况分析,该建筑遗址应为秦直道洛河大桥的保护和管理机构,也可能同时兼有驿站的作用。

5.陕西志丹县的秦直道走向:

秦直道在志丹县永宁镇柏树畔村以南进入志丹县境,经过松树坪、任窑子、安条、马湾子、牛棚圪劳、土门等村落---秦直道进入双河乡境内后,经南梁村,穿过延(安)志(丹)公路,经杨洼塌村、陈庄科、杨湾、东沟、白杨树湾、花园寺村进入候市乡。(到白杨树湾后,折向东北,经花园寺村,进入杏河镇。)-----

秦直道由花园寺村进入杏河镇境内,经候窑子、中庄湾、新胜条、何条、周条、小河湾等地,在小河湾村北下山后,过长尾沟水,在王南沟村北复上山,经南崾岘、员山、寺湾、在张沟门下山,过杏子河。沿杨崖根沟西二级台地延伸,至太平崾岘村上山,经曹老庄村北进入安塞县王窑乡境内。

6.陕西安塞县的秦直道走向:

秦直道由曹老庄村北关道山进入安塞县王窑乡境内后,即下山,沿着鹰嘴子沟南侧二级台地,经圆峁、背台、草圈台、过杏子河支流岔路川。又经后陵湾、在枣村阳湾复上山、经堡子山、阳山湾、桃嘴崾岘、卧虎湾、圣人条等地,进入化子坪乡红花园村。------经红花园、白家畔、扣崾岘、杀人崾岘、七垧地崾岘、同沟等地。-------直道又经过延河支流新庄沟水。在新庄沟北岸的河西沟以西,直道路线分为东、西两条。东边一条经哈巴崾岘,到达冯岔村,中线较直,但坡度较大。西边一条经阳山梁村,路线呈弧形,但坡度较平缓。两条路在冯岔村重新汇合。到冯岔村后,直道即沿着延河西岸二级台地向北延伸,经徐家沟,进入镰刀湾乡境内----------秦直道由徐家沟北上进入镰刀湾乡境内后,仍沿着延河西岸二级台地延伸,在罗居村南过延河,沿着张家沟西侧台地北上,经石窑滩、康家河等地,在前火石洞上山,沿着山梁北行,经麻地渠,到达鸦行山-------在鸦行山凿有一深30多米,宽16—20米,长70米的巨大垭口。直道由此进入王家湾乡境内。------秦直道穿过鸦行山后,在王家湾乡黄草塌村西北拐了一个“之”字形弯,复入镰刀湾乡境内,经宋家洼,在宋家洼(坬)村东北和王家湾乡丁嘴梁西北处复入王家湾乡境,继续向北延伸,进入靖边县小河乡郑石湾村境内。

7.陕西榆林地区:由于2000多年水土流失严重,古道痕迹几乎全无且有争议

8.内蒙古乌审旗境内的秦直道走向:由于2000多年水土流失严重,古道痕迹几乎全无且有争议.

9.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内的秦直道走向:由合格苏木,经红庆河,再经公尼召,向北到达阿勒腾席热镇掌岗图四队(北纬39°32.927′,东经109°36.671′),经哈巴格希乡,合同庙乡进入东胜区

10.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境内的秦直道走向:由南部的漫赖乡向北经柴登壕乡,进入达拉特旗

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的秦直道走向:由青达门乡向北高头窑乡吴四圪堵村东北(东约1公里)(北纬40°11.105′,东经109°42.890′),再向北经昭君坟(北纬40°28′25.7″,东经109°40′01.9″)东侧过黄河到达包头

11.内蒙古包头的秦直道(北部终点):

麻池古城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政府所在地(孟家湾村)西北,昆都仑河以东3.5公里,黄河以北的二级台地上,古城北至昆都仑沟口16.5公里,南到黄河8公里,西侧的河槽为石门水故道,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11.9,东经109°48′55.5,海拔1040米.

特色

苦水玫瑰

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6)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

地域范围

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地处东经102°36’至103°45’,北纬36°12’至37°07’。“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2960平方公里,种植面积6700公顷,年产苦水玫瑰502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苦水玫瑰属蔷薇科,是钝齿蔷薇和中国传统玫瑰的自然杂交种,为半重瓣小花玫瑰,属亚洲清香型,生长在海拔1600-2400米之间,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天然玫瑰品种。苦水玫瑰为食药兼用型品种,属东方香型的典型代表。苦水玫瑰花蕾紧实,鲜蕾单重0.85-0.95克,花托小呈壶型,花瓣肉质鲜嫩、深粉红色,香味独特浓郁,具丝绸状质感,口感甘甜微涩,每朵单花花瓣具18-24枚;干花蕾饱满,萼片色泽黄绿,花蕾紫红色,清香。苦水玫瑰出油率高,富含硒,是食用、药用、美容养颜的上品。是“兰州三泡台”和各类花饮、茶饮的上好原料。 2、内在品质特性:苦水玫瑰的挥发油含量在0.02ml/g-0.05ml/g之间,远高于其他玫瑰品种0.03ml/g的最高含量;总黄酮(以芦丁计)0.33g/100g-0.58g/100g,也远高于其他玫瑰0.4g/100g的最高含量。具有对人体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3、安全要求:苦水玫瑰的产地环境严格格执行《NY5360-2010无公害食品可食花卉产地环境条件》;苦水玫瑰的产品严格按《NY/T2140-2012绿色食品代用茶》执行。

特定品质

盛产于甘肃永登县苦水镇的玫瑰,历经200多年的栽培,形成了闻名遐迩的“苦水玫瑰”品牌,其特点是花繁汁多、清香纯正,苦水镇也因此享有“中国玫瑰第一乡”的美誉。

文化典故

苦水玫瑰在永登县的栽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永登苦水李窑沟(现下新沟村)有个王姓秀才赴京赶考返回时从西安带回几株玫瑰,栽植在自家花园中观赏。由于极适宜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等环境,生长旺盛,枝多花繁、花香四溢、浓香袭人,深受人们的喜爱,想栽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采用分株法竞相栽植,不过数年,各家房前屋后、庭堂院落,都栽满了玫瑰。后发展到地埂、渠畔,主要以观赏为主,进而又陆续扩展到周边地区。由于玫瑰在永登县最早是在苦水引种,又在以苦水为代表的地区内长期栽植,经过人们的不断选育,最终形成了地方品种,因而习惯上称其为“苦水玫瑰”。

安宁白凤桃

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古道大字典GS004-秦直道)(7)

白凤桃果实中大或较大,近圆形,底部稍大,果顶圆,中间稍凹;梗洼深而中广,缝合线浅。果面黄白色,阳面鲜红;皮较薄,易剥离;肉质乳白,近核少量红色。肉质致密,汁多,味甜,香味淡,品质上等。粘核。耐贮运。鲜食、加工兼用。树势中等,树枝较开张,发枝顺直,角度适宜,树体易管理。结果早,丰产。幼树以长中果枝为主,盛果期短果枝大量增加,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多复芽,花粉多,结果率高,花芽抗寒力强。

在2009年兰州安宁蟠桃会开幕式上,安宁区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鲜桃之乡”称号,该区盛产的白凤桃也被授予“中国十大名桃”称号。

安宁白凤桃 果品

地域范围

安宁堡街道位于兰州市(又称金城)安宁区西沿,北靠风景秀丽的仁寿山,南临涛涛黄河,全乡总耕地面积6900亩,总农业人口9500人,自古就有“十里桃乡”的美称。安宁白凤桃主要分布在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4′~103°47′,北纬36°5′~36°10′。地域范围为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堡街道的黄家滩、红艺、南门、河涝坡、东门、东街、西街、桃林,沙井驿街道的沙井驿、河湾、南坡坪、焦家庄,刘家堡街道的马家庄、崔家庄、邹家庄,银滩路街道的赵家二沟等17个社区居委会。该地域范围内安宁白凤桃种植面积为333.3公顷,年产鲜安宁白凤桃1012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安宁白凤桃”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80~350克,平均单果重235克,果顶圆平,梗洼中深,缝合线浅而明显,果面黄白色,阳面着鲜红晕,果皮薄,易剥离,果肉乳白色,近核处有少量红色;肉质柔软多汁,风味浓甜,有香味,粘核,鲜食,品质优。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安宁白凤桃”内在品质指标为:水份占83.0~85.0%,维生素C含量为9.00~12.00 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占13.0~15.5%,可溶性糖含量为10.00~13.50g/100g,有机酸含量为0.08~0.20g/100g。3、安全要求:安宁白凤桃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地环境条件》执行;生产全过程和产品质量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