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岁的诗句苏轼(56岁苏轼这首赠别友人的宋词)

一直以为“岁月如梭”是个成语,但是一查才知道成语中并没有收录这个,有的只是“日月如梭”。

辞旧岁的诗句苏轼(56岁苏轼这首赠别友人的宋词)(1)

“梭”在今天已经不多见,在古代的时候可是很常见的,这是织布用的工具,用梭子牵引织布用的各种线,才可以织成布匹。所以“日月如梭”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就像是织布用的梭子那样飞快的来去,自然引申出时光飞逝的意义。

不过,在日常的使用当中,“岁月如梭”却也是常见的高频词。而且这个熟语的出处,乃是出自苏轼的一首精彩宋词作品。且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辞旧岁的诗句苏轼(56岁苏轼这首赠别友人的宋词)(2)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写于公元1091年,苏轼时年56岁。当时的苏轼从杭州任上去往开封,在今日江苏高邮遇到昔日好友赵晦之,也就是题目中的赵令,感慨时光飞逝人生百态,就写了这首精彩的词作。

开篇回忆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春光亭下”,在苏轼担任密州太守的时候,两人曾经在密州“春光亭”相遇,但是距离今天已经有十六七年的时间,“流水如今何在也”,那“春光亭”的潺潺流水,早就不知道流向何处了。

辞旧岁的诗句苏轼(56岁苏轼这首赠别友人的宋词)(3)

接下来就是苏轼对今日两人相见场景的感慨,“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时光飞逝,岁月穿梭催人老,今天的我们都已经是白发苍苍了,面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我们又能如何呢?只能是哀叹无“奈何”了。

下片一开始,写苏轼和赵晦之再次相见,“故人重见”,重见之后,只能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只能感慨人生的滋味,“世事年来千万变”。这世间万事都是变幻莫测,虽然经历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对于今日这世态,依然不能适应,只能感慨“千万变”。

辞旧岁的诗句苏轼(56岁苏轼这首赠别友人的宋词)(4)

此后心灰意冷的苏轼谈及自己仕途的话题,“官况阑珊”,现在苏轼对自己的人生已经非常苦涩,对于仕途也没有了之前的热情了。确实,经历了少年成名的荣耀,也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死里逃生,56岁的苏轼对这一切也开始淡然。

最后是苏轼对于自己“不忘初心”的尴尬表示惭愧。“惭愧青松守岁寒”,我们翻阅苏轼的诗词不难发现,之前的很多诗词都在诉说着仕途不得意、要返归山林的主题,比如什么“休对故人思故国”、“人生几度秋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等,但是他对于仕途,却也不敢轻言放弃。

辞旧岁的诗句苏轼(56岁苏轼这首赠别友人的宋词)(5)

所以对比“青松守岁寒”的面对严寒守住本色,他只能“惭愧”。

苏轼这首宋词,对比他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确实知名度低了很多,但是词作中“岁月如梭”、“世事年来千万变”的人生感慨,结合了他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充满警醒意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很有思考意义。

辞旧岁的诗句苏轼(56岁苏轼这首赠别友人的宋词)(6)

虽然这只是一个一千年前的年过半百的老人对人生发出的感慨,但是并不妨碍其跨越千年,融入到今日我们的血液之中。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