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上的哪些东西能吃(鲍鱼的内脏到底能不能吃)
请朋友吃鲍鱼,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这块绿绿的地方是什么,能吃吗?#
#这是公的母的?#
#长得也不像鱼,为啥叫鲍鱼?#
#它怎么繁殖,直接生小鲍鱼吗?#
在海边生活的人,我们可不能怂,
上科普!
帮你分分钟搞定关于鲍鱼的常见问题
1、鲍鱼的内脏能吃吗?
鲍鱼最常被质疑能不能吃的部分是内脏,
一般指的是鲍鱼体
除贝壳、头部、足部、外套膜以外的部分,
约占鲍鱼体重的20%-30%。
鲍鱼的内脏团包含了多种器官,
而其中最影响口感又可能含有毒素的
是鲍鱼的中肠腺,
(相当于脊椎动物的肝胰脏)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鲍鱼肝”。
(也被称为鲍鱼肚)
鲍鱼的中肠腺(D)与生殖腺(G)包裹在一起。图片来源:asnailsodyssey.com
在处理得好的情况下,
鲍鱼肝能做到肥而不腻,口感极佳,
是很多人心目中“堪比鹅肝”的至尊美味。
鲍鱼内脏粥
除了独特的口感,
鲍鱼内脏还具有丰富的营养,
并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鲍鱼内脏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牛磺酸、
许多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鲍肉蘸鲍鱼肝酱
在日本,
一般把鲍鱼的内脏取下后,直接生食;
在韩国,也常将鲍鱼内脏与鲍肉一并烹煮成粥,
成为当地的经典美食。
也有人担心鲍鱼内脏的食用安全,
其实是在担心其中可能含有的“鲍鱼毒素”。
鲍鱼毒素是从鲍鱼内脏中分离提取的有皮肤光毒作用的化合物,是海藻叶绿素衍生物的分解产物。这种毒素一般容易在春季聚集在鲍鱼的内脏中,具有光化学活性。
当人体食用了含有这种化合物的鲍鱼,并暴露于阳光中,该物质会促使人体内的组氨酸、酪氨酸和丝氨酸等胺化合物的产生,从而引起皮肤的炎症和毒性反应。有研究表明,在太阳光照条件下 , 小鼠口服鲍鱼毒素的致死剂量为50μg/kg。人和动物食用一定量的鲍鱼内脏也可致病 , 需长期避光方可减轻病情。
虽然鲍鱼毒素的中毒现象听起来有些可怕,
但这是基于实验条件下的研究结果。
一般生活中食用鲍鱼的情况下,
中毒现象还是较轻且偶发的。
via:maangchi.com
鲍鱼毒素的出现往往呈季节性——
可能与海藻的生长有关,
每年2~5月份为鲍鱼毒素易聚集期。
常见的鲍鱼毒素危害是光过敏症,
即见光出现皮肤红肿过敏现象,
但通常并不会很严重。
目前日本关于鲍鱼毒素严重中毒事件的记录
包括明治时期二件,1947年一件,
所以可以说,
吃鲍鱼内脏中毒的概率并不比中乐透高多少。
同时,由于其强光敏的性质,
鲍鱼毒素在抗癌制药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via:e-okaya.com
既可能含有光敏毒素,又美味堪比鹅肝;
既可引发光敏疾病,又可制为抗癌新药。
这样“矛盾”的鲍鱼内脏,你愿意一试吗?
2、鲍鱼的公母怎么分?鲍鱼外表并没有特殊的性征,
但只要轻轻拨弄,便可很容易辨别了。
这其中暗藏的玄机便是——鲍鱼的生殖腺。
鲍鱼的生殖腺包被在庞大内脏团的大部分表层,
尤其在内脏团伸出的牛角状器官外围。
在生殖腺发育期,
内脏团表层明显加厚成一鞘状,
而且呈现出不同颜色来。
雄性的呈淡黄色,而雌性的呈深绿色。
雄鲍(左)和雌鲍(右)via:Korea-Us Aquaculture、kuroisi.co
3、不是鱼为啥要叫鲍鱼?虽然名字里带个“鱼”字,但鲍鱼不是鱼,
看右上角那个略显灰色的小“旋儿”,
那个就是鲍鱼属于腹足纲的铁证。
它其实是只大海螺,
只不过,是压扁了的那种……
被压扁的大海螺 via:果壳网
鲍鱼在古代被称为“鰒”
《辞海》中解释:
“鰒,一种海生软体动物,也叫鲍鱼,石决明。”
《说文解字》:“鰒,海鱼也。”
还有苏东坡的千年名作《鳆鱼行》:
“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
发展到明清时期,
鰒鱼开始被称作鲍鱼。
为啥呢?
因为“鰒”与“鲍”在那个年代是同音字
慢慢的,也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鲍鱼”。
4、鲍鱼怎么繁殖的?一般螺类大多是经过交尾繁殖的,
而且它们在产卵时都分泌膜质或胶质的东西,
把卵包被起来,单独产出或构成卵群。
一般螺类交尾 via:Flickr.com
鲍鱼这货就比较清丽脱俗了,
它靠缘分!
到繁殖季节,
雄性和雌性鲍鱼的生殖腺成熟以后,
生殖细胞将由生殖腺进入右肾腔,
通过呼吸腔,再从出水孔排出体外。
于是精子和卵子进入海水,
卵子在海水中遇到精子就可以受精发育。
雌鲍排卵
雄鲍排精
大家各自发挥作用,
大海负责完成结合。
优秀!
5、半边壳的鲍鱼,凭什么活了过亿年?大自然从来不讲究情面,无论世界如何变迁,
优胜劣汰的黄金法则始终矗立在
所有物种生存之路的正前方。
鲍鱼美味不可方物,在人类发掘这一点之前,
也有许多生物也对它一试难忘,
比如章鱼、海星、海獭、蟹类……
鲍鱼的味道,海獭和你都想了解。
海胆迟缓尚有棘刺作铠甲,
水母柔软尚有螫丝铸触肢,
那这仅有半边壳的鲍鱼,
是凭借什么活了过亿年呢?
其实啊,鲍鱼可聪明着呢,
它的外套膜触手会通过呼吸孔伸出壳外,
感受外界水环境的变化(如水流的变化)
从而察觉附近有没有敌人。
图片:pp.163.com
鲍鱼非常灵敏,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
马上会排水吸附在礁石上,一动不动,
此时用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把它从礁石上铲下。
哪怕是敲碎外壳,
鲍鱼肉仍会紧紧地吸附在岩石上,
可见其吸附力之大。
图片:www.bzw315.com.
当鲍鱼遇到敌害时,
它还会通过呼吸孔释放一种类似粘液的液体,
这种液体会扰乱敌害的方向,
从而能够摆脱敌害的捕食,
除此之外,这种液体还能警惕其他鲍鱼,
告诉他们附近有捕食者要来吃他们,
让它们赶紧撤退。
看了这么多,
以后再请外地朋友吃饭是不是有底气多了?
无水印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参考文献:
[1]李太武等. 鲍的生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97-111[2]池玉芬. 鲍鱼内脏酱罐头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3]朱莉莉,孙黎明,李冬梅,朱蓓薇. 鲍鱼内脏蛋白多糖体内对H_(22)肝癌的抑制作用[J]. 营养学报,2009,(05):478-481 485.《鲍鱼的“两性奥秘”》微信公众号"鲍语"《鲍鱼的内脏能吃吗?》微信公众号"鲍语"《啥!鲍鱼是只大海螺?关于鲍鱼的9个冷知识,吓你一跳!》微信公众号"果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