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乡农情(农情岭下)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1)

  涧水长溪、碧水青山、田连阡陌、木拱廊桥,乡村人家倚田而卧,这是步入屏南县岭下乡时对它的初印象。可以感觉到,岭下乡以“农旅”、“文旅”结合的方式打造美丽乡村有着别出心裁的地方,这里在绿色发展的同时,仍以最纯粹、最自然、最独特的农业生态美与历史感,让人心向往之。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2)

广福桥雪景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3)

广利桥

  姐妹廊桥,承载千年古韵

  踏上岭下古老的廊桥,听林风徐徐,溪水潺潺,像在诉说着一个小村庄巨变的故事。作为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姊妹桥之一,广福桥与广利桥是最著名的两座古桥,2005年被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还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备选名录“闽东北廊桥”。它们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仅200多米,却同样承载着岭下乡斑驳的历史。近年来,在岭下千亩高优园区发展的带动下,以开发“广福-广利姐妹廊桥”、广利桥边的千年古寺——景福寺内在潜力,向游客展示岭下的人文历史,感受古村古桥独有的韵味。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4)

荷花园

  百亩荷花,带来美与商机

  步入百亩观光荷花园,虽已错过了最佳观赏荷花的时机,但这一塘池水并非就“一无是处”了。荷花园位于岭下乡的半下部,现有荷花种植面积130余亩,配套建设栈道、休息亭、景观台、夜景灯带等休闲设施,为屏南县面积最大的荷花观赏基地。从2018年至今,已开展两届荷花旅游文化节,在百亩连片荷花绽放之时,热情迎接八方游客赏花观景,共享文化盛宴。除了观赏价值,基地荷花也以产高山鲜食莲子为主,莲子亩产可达200-300斤,每斤市场价20元左右;冬季空档时,在60亩的荷花池中,套养福瑞鲤和异育银鲫,不仅弥补了冬季空档,这种全新的立体种养模式也带来了更多收益。荷花基地还作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次),每年可促进贫困户增收8000元以上。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5)

大棚蔬菜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6)

新品种“玫瑰”葡萄园

  有机蔬菜,打造生态绿色名片

  就在荷塘的不远处,一个占地4亩的现代智能温室大棚格外惹眼。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岭下乡拥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的岭下洋千亩高优农业园区,园区内的智能温室大棚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方式,采用全封闭管理和无土栽培技术,不打农药,滴灌浇水,肥料用有机营养液。岭下乡已相继建成食用菌、锥栗,无公害蔬菜三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夏香菇、花菇、滑菇为主的食用菌年种植量达800万袋。天然绿色食品“水松林”牌,锥栗种植面积达2.3万亩,果品畅销上海、广东等地,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11000亩,成为屏南县最大的夏秋淡季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也渐渐打响了高山生态绿色有机的蔬菜名头。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7)

冰川时期水松林

  此外,岭下乡拥有世界独有的冰川时期活化石73株成片水松林;拥有闽东第一高峰“东峰尖”,海拔1627米;拥有两大淡水湖“龙凤双湖”,湖面面积达2805亩;又是革命老区乡,旅游资源与潜力巨大。

  

源乡农情(农情岭下)(8)

闽东第一高峰“东峰尖”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独具韵味的廊桥,清如明镜的溪流,抱素怀朴的民风。这儿不染一丝杂尘、不掺杂一点垢污,来这里,你可以在寂静的山岗感受倾听古老的历史感受凉爽的微风,可以在晴空下驻足欣赏虽无什么奇山幻水但也秀丽可人的美景,可以在高山品尝绿色健康的有机蔬菜。来吧,来一场与自然独特的邂逅。(文/池琼瑶 岭下乡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