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

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1)

上海今日外滩街景

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2)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外滩

向上海挺进

1949年4月26日,蒋介石抵达上海。

到达上海的第二天,蒋介石亲自巡视上海市区,并发表文告,表示决心说:“余誓以在野之身,追随我爱国军民同胞之后,拥护李“代总统”暨何院长领导作战,奋斗到底!”

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3)

上海战役纪念馆

蒋介石又把他的次子蒋纬国的装甲兵团开到上海,名义上是为加强守军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做给别人看,好给他的部下们打气,让他们替蒋家守住上海。

蒋介石守长江不积极,但守上海是不遗余力的。他错误地估计了国际形势,以为只要上海能坚持6个月,国际形势必然发生变化,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爆发。到那时,只要美国派出一个军,就能帮助他蒋介石反败为胜。

蒋介石到上海时,最初住在黄浦江中的复兴岛上,在这里他连续三批召集团长以上军官讲话,给他们打气。

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4)

解放军进城

蒋介石说:“共产党问题是国际问题,不是我们一国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必须依靠整个国际力量。但目前同盟国美国要求我们给他一个准备时间,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只希望我们在远东战场打一年。因此我要求你们在上海打6个月,就算你们完成了任务,那时我们二线兵团建成了,就可以把你们换下去休息。”

为了彻底消除部下的恐慌情绪,蒋介石说:“上海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对我们很有利,在这里作战,我们能守也能走。以我们现有的兵力,加上最好的现代化工事,我们愿意守就一定能守住,不愿意守,我们具有海空运输便利,可以迅速把部队撤走。上海绝不像济南、沈阳、徐州、平津等地,共军可以把我们的部队卡断、包围和整个吃掉。”

蒋介石坐镇复兴岛,亲自部署上海防御。5月7日,蒋介石离开上海,把防守上海的任务交给了汤恩伯。

5月11日,上海四川路,“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

汤恩伯正在主持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防守上海的司令、军长等几十人。

汤恩伯说:“大家都准备好了吧?总裁让我转达各位,我们在上海一定要好好打一打。只要我们坚持半年下来,那么国际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

汤恩伯转过脸来问工兵司令傅克军:“傅司令,上海的城防工事修得如何?”

傅克军回答:“按你的指示,我们在上海修建了许多“钢铁阵地',共军是攻不破的。”

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5)

解放军在上海街头休息

为了守住上海,国民党早在1949年1月就着手修建工事。他们在上海的四周构筑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地堡,地堡与地堡之间用交通壕相连接,大地堡四周还设有许多小地堡,形成暴露与隐蔽相结合的子母堡式的交叉火力网。

1949年4月24日晚,香山双清别墅。

毛泽东得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浮想联翩,心潮澎湃,他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恢宏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又过了一周的时间,毛泽东同军委其他领导聚在一起,毛泽东说:“想不到形势发展这样快,下一步要考虑解放上海了。”

周恩来说:“上海是我党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下可以回到人民的怀抱。”

刘少奇说:“上海也是蒋介石起家的地方,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是冒险家的乐园。那里情况很复杂,现在还有好几万外侨。”

“上海可是我国工业精华的所在,千万不能打烂了。”任弼时担心地说,“现在看来,打下上海不算问题,难就难在要使这个大上海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并且管好它。”

朱德说:“总前委已经来电询问,何时可以对上海发起进攻。”

毛泽东说:“解放上海,主要不是军事问题。上海已成孤岛,解放军占有绝对优势。何时向上海发起进攻,主要是政治上、经济上,甚至是国际上的问题,要作充分准备!”

毛泽东接着说:“解放上海需考虑几点:第一,会不会引起美帝国主义的介入,直接武装干涉。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上海是我国的第一大城市,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更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蒋介石准备在上海进行最后赌博,拉美国下水。第二,解放上海,必须完整保存这个城市,不使上海受到破坏。打上海,不仅要军事进城,而且要做到政治进城。第三,解放上海,必须把这个全国的第一大城市接收好、管理好。”

这次会后,中央军委给总前委、华东局和粟裕、张震发出一封电报,要求他们:

“上海在5月10日以前确定不要去占,以便有10天时间作准备工作。在5月10日以后,则应作两方面的计划。(甲)即去占领上海,这是假定汤恩伯在10天内由海上退走,上海成了无政府状态,迫使你们不得不去占领。你们的准备工作主要应放在这一点上,否则你们将陷入被动。过去你们在三个月准备渡江期间,没有抽出一个月时间令部队学习政策和接管城市事项,没有作很快占领诸城的精神准备和组织准备,吃了亏。现在只好在10天内补足此种缺点。(乙)拖长时间至半个月或20天或一个月再去占领。只要汤恩伯不走,就应如此。

5月23日夜,解放军向上海发起总攻。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沉浸在迷蒙夜色中的上海市区,映射一片片耀眼的红光。

军长聂凤智走出临时设立在虹桥路的前沿指挥所。当上海海关大楼的钟声清脆地响过九下,向市区的总攻开始了。聂凤智兴奋地拿起电话,接通了直通第79师前沿指挥所的电话,找到师长肖镜海。

“部队打得怎么样?”聂凤智关切地问道。

“军长!冲进去了,敌人退却了,我们正顺着南京路、林森路(今延安路)向市中心追击!我们的指挥所马上就要搬进市里去了!”肖镜海兴奋地回答。

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6)

解放上海海报

聂凤智又分别要通了第80师、81师指挥所的电话,了解了他们的战况。敌人的防线,南起徐家汇,北至苏州河,已被解放军全线突破,现在正进行巷战。

在市区的一些主要街道上,敌人安置在路中心的坦克和装甲车,像一个个钢筋水泥筑成的地堡,不时地向外喷射着道道火舌。

在另外一些街头、广场上,敌人又以麻包和铁丝网作障碍,妄图阻止解放军前进。整团整营的敌人,隐蔽在高大建筑里困兽犹斗。

聂凤智率第27军在南部市区打得非常顺利,可是没想到一条窄窄的苏州河却挡住了他们的攻势,各部队从拂晓一直攻击到中午,也没有攻过河去。

苏州河仅宽30米,横穿上海市区。敌人凭借高大楼房和工厂,居高临下,以稠密的火网封锁住整个河面和南岸的一条宽阔马路,桥头构筑了碉堡,并配备有坦克、装甲车巡逻。

24日上午10时,陶勇率领部队赶到苏州河南岸。

只见敌人在桥上布满了铁丝网,桥头设有碉堡,岸边用沙袋密密麻麻地堆垒成工事,并派兵防守。上海大厦、邮政总局,凡可利用的高大建筑物上都有敌人的火力点。坦克、装甲车在北岸沿河的道路上来回巡逻。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不仅封锁了河面,就连南岸沿河的通道也在其火力控制之下。

陶勇认为硬拼不行,他命令部队在四川路桥至西藏路桥一线,展开对北岸守敌严密监视。

侦察处通过侦察找到了易于自己突破的苏州河北岸地段的具体地点:在上游距部队位置15公里的西站附近,虽有国民党军重兵把守,但河面只有十几米宽。

陶勇掌握这一情况后,下令部队绕道西站渡河。当日深夜,先头部队向西站迅速前进,后续部队紧紧跟上。

先头部队以迅猛的动作抢占了管家渡方平轿,避开大路,隐蔽向西站运动,消灭纱厂守敌,乘胜直扑苏州河北岸,敌弃阵而逃。解放军逼到河边,一看没桥,赶忙找了两条船,搭成“船桥”渡过苏州河,直插对岸。

25日拂晓,陶勇率部已把国民党苏州河防线拦腰斩断。北岸的国民党守军顿时军心动摇,无心恋战。陶勇率部穷追猛打,国民党军精心部署的苏州河防线全线崩溃,在一片混乱之中向吴淞口逃窜。

与此同时,敌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在我军的策动下,于5月25日率第21、第51、第123等3个军的残部4万人撤出防地,向江湾方向移动。次日清晨,刘昌义率领部队到江湾体育场南面,遭到北面国民党第54军和侧翼第37军的围攻,刘部给予还击。此时,解放军第26军从西南方向赶来,把国民党军击退。

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

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为市长,曾山、韦悫、潘汉年为副市长。

28日下午,陈毅等人来到上海市政府大厦,国民党代理市长赵祖康率人热烈欢迎。

陈毅来到市长办公室,听取赵祖康关于上海市旧政府的工作情况介绍。接着,在会议室大厅召开市府职工、包括勤杂工警人员在内的大会。陈毅市长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陈毅说:“诸位朋友没有去台湾,我们表示欢迎。这次解放军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与过去改朝换代不同。国民党统治22年,搞得民不聊生······”讲到这里,陈毅指了指墙上挂的孙中山先生像,说:“怎么对得起他!上海的解放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在国民党几十年统治下的上海,今天已成为人民的城市。改造旧上海,建设新上海,是人民政权的根本宗旨。”

陈毅市长勉励大家:“各安职守,努力学习,改造世界观,为革命、为人民,多作些贡献。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埋没人才的。我们一定要按照“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既定政策执行。希望大家与人民解放军切实合作。”

陈毅就任市长后,上海的接管工作顺利展开。

1959大上海(解放大上海)(7)

上海回归人民怀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