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

1、可转债打新实操教学

可转债打新的意思就是在xx转债发行当天,在券商软件选择申购可转债。顶格申购的意思就是申购10000张,可以得到1000个连续配号,每个配号如果和抽签的中奖尾号对上了,就是中签1签,需要在交易时间缴款1000元。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1)

中签的话大多数是1签,最多2-3签,由于是连续配号取尾号选中签,不可能全中的,所以不要觉得申购10000张需要100万就不敢顶格申购。不顶格申购是中不了签的,一定不要忘记!

中签后一般券商都会给你发短信提示,也可以自己登录券商app查看,缴款方式就是缴款日收盘16:00前账户有闲置资金即可,中多少留多少钱。

注意一点,自己名下的多券商不同账户申购可转债只计算最早的那一次,提高中签率的唯一办法就是全家出动。不同券商账户和不同时间申购对中签率是没有影响的,都是玄学。因为转债中签尾号的摇号就和类似,你要是觉得门店和买时间对你是否中奖有影响的话就当我没说。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2)

由于可转债打新中签时,你的成本是100元,在正常行情下,可转债都会以110 的价格省事,只不过由于行情不同和公司质地不同,导致不同可转债之间赚多赚多少有差异,平均中1签都能赚个200元左右。随着大家对于可转债下有保底的认知不断进步,目前已经没有上市首日破发(跌破100元)的情况,所以大家大胆打新即可。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3)

对于新手来说,对可转债打新的研究可止步于此,你要做的就是有新债就申购,中签了就缴款,然后等上市了卖出。从打新中签到可转债上市可以卖出,大概需要4周左右的时间,对于新手来说,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上市首日卖出,当然,如果觉得可转债对应正股很有前景,也可以留着等待更高的价格卖出。可转债上市首日估值需要考虑大环境、同行业转债以及是否可能被炒作,想得到卖出估值参考,也可以关注海螺复盘的每日文章。

2、可转债打新估算中签率

可转债最终大概率转为股票,所以会摊薄原有股东权益,为了让原股东不吃亏,发行可转债时在股权登记日持有股票的股东可以获得转债的优先配售权。配售完剩下的部分才会给大家打新抽奖,所以分蛋糕之前需要让股东切蛋糕,剩下不吃的才给打新的人分,这个股东切走的部分就是股东配售比例。

那么最终可转债单配号中签率计算公式为:

单配号中签率=发行规模X(1-股东配售比例)/申购总金额X100%

可转债申购又分为网上申购和网下申购,网上申购也就是大家都在操作的可转债打新;网下申购是机构户操作的方式。近两年发行的可转债基本上没有网下申购环节,所以大家仅考虑网上申购即可。

当可转债仅有网上申购时,申购总金额=申购户数X网上单账户申购上限

所有可转债单账户顶格申购上限都是10000张(1000手,1手=10张),每张面值100元,所以单账户申购上限是100万元。由于现在除去那些怕中100万缴不起钱的新手,可转债打新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该顶格申购,所以近期申购户数也就是差不多1000万户。

那么对于近期发行的可转债来说,申购总金额也就是差不多10万亿。如果以后打新人数更多,这个总金额就会更多。

最后中签率计算公式为:

单配号中签率=发行总规模X(1-原股东认购比例)/10万亿X100%

每个人有1000个连续配号,近期计算单账户中签率为1000倍:

单账户中签率=发行总规模X(1-原股东认购比例)/100亿X100%

最终计算就变得很简单了,看一下可转债发行多少亿,原股东认购比例近期粗略可以估算为70%。单账户中签率就很容易估算,例如一家公司发布2亿可转债,那么单账户中签率可能就只有0.6%。

一般来说,好的可转债十大股东认购比例会比较高,毕竟大家都想赚钱。需要注意的是,前十大股东里的沪(深)股通、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证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汇金)等机构是不会参与认购的。

3、可转债网下打新

至于网下申购,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如果有网下打新,网上申购中签的比例就会更低了,21年的杭银转债发行时就有网下打新。 网下打新:8570个账户参与,所获转债约占本次发行总量的 27.71%。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4)

而这里的机构投资者,并不一定是金融机构,只要是公司的法人户,交50万保证金都可以去网下申购可转债,申购下限1000万,申购上限是15亿,根据杭银转债公布的中签结果,中签的机构户每户中了900多手,缴款93万,如果上市卖出,一手可赚120 ,这一通操作就赚了10万。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5)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6)

我去看了一下中签结果,第一个公司查了下注册资金只有8万元,想必也就是个人的小公司。网下打新只需要是法人户去银行开个证券账户就行,不需要是金融机构。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7)

19年证监会3月25日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可转债发行承销相关问题的问答》,强调网下投资者申购可转债时应合理确定申购金额,不得超资产规模申购。同时明确,同一网下投资者的每个配售对象参与可转债网下申购时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网下投资者申购可转债时应结合行业监管要求及相应资产规模,合理确定申购金额,不得超资产规模申购。承销商对申购金额应保持必要关注,并有权认定超资产规模的申购为无效申购。显然在实操层面上,8万元注册资金的公司也能顶格申购15亿,可能相关承销券商也没有仔细核查吧。所以之后如果有可转债网下发行的话,名下有公司的读者也可以咨询下银行和券商能不能操作一波,是个赚钱的机会~

机构户网下打新要点如下:

1、机构户可转债网下打新不需要开权限,只要是法人户就行。

2、申购T-1日,要在主承销商网站下载网下申购表(EXCEL版),还要在发行公告上下载网下申购表盖章扫描版(PDF版),一并填写寄送主承销商。

3、申购T-1日17点前要缴纳50万保证金。每个账户所缴纳的申购保证金须一笔划至联席主承销商指定账户。

4、中签了没钱缴款,50万保证金不退。

4、可转债上市首日估值

有的债上市首日卖只赚100,有的能赚300。肯定会有些人比较好奇,明明都是中签,凭啥别人一签抵我三签。这里就详细展开讲讲新债首日上市怎么估值,帮助大家对手里中签待上市的转债有个合理估值预期。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8)


首先估算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叫转股价值,这个可以很方便的在集思录APP里待发转债一栏里查到,这个指标是随着正股价格在随时变化的。由于转债中签缴款后还需要等到4周左右上市,因为太早去估上市价格也没啥意义。等上市前一天去估值就行,这样才相对而言比较准确。转股价值=正股现价比转股价*100。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9)

转股价确定的原则是:把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和公司发布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算术平均收盘价格来比较,价格较高者,称之为转债初始转股价。

由于可转债募集与首日上市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现价比转股价大致反映了正股这段时间的涨跌幅变化,所以相应转债也会进行补涨补跌。这就是拿这个数值作为基准的原理。

除了这个基准,还需要考虑上市溢价,这就是另一个指标,上市溢价比例。例如一个转债上市前一天转股价是100,我给它上市溢价比例是30%,那么预估价格就是100*(1 30%)=130。

最后所有的问题就来到了,怎么确定上市溢价比例?

可转债打新中签技巧(2022年可转债打新教程)(10)

显然这个问题是很看个人经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方面:

1、近期上市转债平均价格

这个很容易理解,近期上市的转债能看出目前市场对于新债的态度,19年行情好的时候,基本上转债各个都是300的大肉,那么给到的溢价就是30% 。目前转债上市平均价格可能只有120,那就只能给到20%溢价。

2、同行业转债溢价率

同行业已经近期上市的转债可以很好的看出市场对于转债的预期。

3、发行转债公司质地

一般来说,行业龙头发债时,由于可转债里有看涨期权属性,上市首日溢价都会给的比较高,这就是为啥当初闻泰科技、东财财富,韦尔股份的转债上市都能卖个好价钱。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要看当下行情。隆基股份的隆22转债,通威股份的通22转债,科沃斯的科沃转债等等上市表现都比较差,就是因为近期A股里这些基金重仓的大盘股不受待见,市场对于他们的预期也很悲观,所以公司质地并没有给到一个加成的效果。

4、可转债新债炒作

可转债炒作主要看以下几点:

1是转债发行规模,如果在3亿以下,由于还有持股5%以上股东限售部分,可能上市首日流通盘会小于1亿,对于游资来说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如果监管过于严格,这部分溢价就会消失。

2是正股对应题材,如果蹭到热点概念,是能多些溢价的。

5、过高和过低价格的修正

对于过高或者过低的估值是需要修正的,如果你算出来价格低于100,由于可转债是有债底和下修条例保护的,所以上市首日价格不在大熊市,没有违约危机的情况下都是会大于100元的。这时候可以直接参考同行业的转债价格进行预估,就不用考虑溢价率。溢价率过高的事留给市场去解决吧~

6、其他因素

转债评级等。但是我个人认为转债评级对于上市首日估值没啥影响。只能说最高级的AAA级转债债底要稳一些。当时信用债违约潮,当年有些人敢于逆势抄底本钢转债,大概率就是看中了它是国企AAA级债。

可以说上市首日估值的确还是很看个人经验的。如果你懒得琢磨的话,记得关注我,转债上市前我都会分析估值供大家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