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缺水国家(亚洲最凄惨国家)

引言

纵观全球,约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上,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些国家横跨多洲大陆,濒临数个大洋,领土辽阔无比;而有些国家却又狭小异常,偏居一隅,被称为“弹丸之地”。

然而无论国土面积大小与否,都并不能判定该国是否拥有品类众多且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些国家辽阔无比,富含淡水资源,却缺乏石油资源;有的国家国土狭窄,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却又极度缺乏淡水资源。可见,世界各国的资源分布呈现出严重不平衡状态。接下来子渊要介绍的一个沿海国家,其领土内没有任何河流与湖泊,想要获得淡水资源,还必须从邻国采购,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度缺乏淡水资源的“无水之国”,如今国民却生活富足。

世界上最不缺水国家(亚洲最凄惨国家)(1)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

01

这个国家就是科威特,位于西亚地区波斯湾西北部,有1.7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413.7万人口(2018年数据),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科威特国土面积狭小,作为濒临波斯湾的国家,其境内竟然没有任何江河湖泊,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科威特有长达290公里海岸线,可惜海水并不能直接饮用,境内没有淡水,海水又不能直接饮用的科威特一直面临着极度缺水的生活状态。不仅如此,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科威特属于典型热带沙漠性气候,气候炎热干旱,全年降雨量不足110毫米,而全年蒸发量却高达为2000毫米。在这种极度缺水状况下,科威特想到开采地下水,然而因靠近海洋,境内的地下水都十分咸苦,也不能直接饮用或灌溉。

世界上最不缺水国家(亚洲最凄惨国家)(2)

▲左上角为科威特国

科威特在历史上曾经先后被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征服,后来又沦为英国殖民地。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正式宣布独立建国。面对一直困扰国民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科威特政府咬紧牙关开始积攒资金,用以购买国外先进海水淡化相关机械设备。在政府努力下,科威特逐步建立起海水淡化工厂,国民终于可以拥有稳定淡水的生活。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淡水资源,科威特政府有十分高效方便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淡化后的海水由水厂将其送至每户居民水箱中,供居民日常洗浴;另一方面,政府在各居民区设置饮水点,定期保量输送饮用淡水,这种措施极大减少了淡水资源浪费,保证了淡水资源的利用率。

世界上最不缺水国家(亚洲最凄惨国家)(3)

▲科威特海水淡化装置

02

作为世界有名的依靠海水淡化获取淡水资源的国家,如今科威特海水淡化量已经占据世界总量十分之一,每日有高达28万吨海水淡化量。然而,这些看似数量巨大的淡水资源也仅仅只能满足科威特100万人正常用水需求,许多国民依然无法正常用水。迫于无奈,科威特只得向邻国伊拉克购买淡水资源,伊拉克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国内水网密,河流众多,满足科威特国民的淡水需求可谓不值一提。

世界上最不缺水国家(亚洲最凄惨国家)(4)

▲科威特境内油田

在当今时代,海水淡化依然要花费极高成本,淡化出一吨淡水至少要花费三十美分。而将这些淡水进行分装、发配、运输,直到居民口中时,这一系列过程更是耗资巨大。作为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科威特淡水需求量巨大,尽管向邻国买水价格相对便宜,但加上长途运输,淡水管道铺设等相关基础设施完善,所花费资金依然十分高昂。一个小国,拿什么钱去支付这高额费用呢?原来,科威特国土面积虽狭小,但却有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现今探明的石油储备量约占全球总量十分之一有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科威特的国家财政自然十分宽裕,截止至2018年,科威特人均GDP高达3.42万美元,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世界上最不缺水国家(亚洲最凄惨国家)(5)

▲“海湾战争”科威特油田大火旧照

看到科威特日益富裕,作为邻国的伊拉克当然十分不满。不仅如此,由于1990年伊拉克曾通过战争手段将科威特设为本国第十九个省,所以在伊拉克眼中,曾属于自己的科威特,即使趁着“海湾战争”结束而独立出去,依然还是自己的领土。

结语

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国内一片废墟,再加上美国一直在背后支持科威特,所以面对科威特买水需求,伊拉克只得乖乖应允。科威特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加上获取了足够淡水资源,国民生活越发富裕舒适,早已将邻国伊拉克远远甩于身后。

参考资料:

《列国志:科威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