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关的书籍(中秋节放假读什么)
作者是萧放,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社会学学位分会主席。
岁时,作为中国传统的时间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时间分隔的独特方式。
如风岁月,如梦年华,是人们对时间流逝的体验和感叹。
这本书通过对古代岁时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结合了田野考察,向我们解释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来由,体味到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感悟到民众情感的凝聚力和历史的传承。
书中介绍到中秋节一直到唐宋才出现,因此在此之前,还有皇室才有权力去祭拜日月这样通天的神明。
唐宋以后,人们的天文知识丰富起来,对天体也有了不一样的理性认识,日月不再变得神秘,老百姓才开始祭祀日月。
了解民俗知识,这本书值。
汪曾祺《梦故乡》
作者是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这本《梦故乡》,总共70余万字,基本囊括了他生前以高邮为背景的小说、散文、文论和诗联,另外还特别收录了汪老给高邮亲友的书信,其中有不少信件还是首次公开发表。
同时,书中还有汪曾祺各个时期的生活照、手稿和书画真迹。
故乡风物、故乡人、故乡回忆、故乡梦,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汪曾祺对高邮的深爱,不由地沉浸在温柔亲切的情境之中。
《中秋诗词》
吟诵与明月有关的古诗词,大概是古人中秋赏月时最浪漫的表达方式。
这本书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中秋前夕推出《中秋诗词》的,意与天下人共度中秋佳节。
这本书中,选取了历代吟咏中秋最为优美的八十余首诗歌,并有精彩注释,向我们讲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叙说了无数奇妙风趣的习俗和逸闻。
所选诗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中秋时节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王开生《寻味四季》
作者是王开生,青岛作家,兼具美食家与散文家的双重身份。
这是一本美食散文集,北方以青岛为代表,南方则以苏州为主,兼顾了扬州、镇江、岭南、西南、西北等地特色。
二十四节气的舌尖美食都跃然纸上,让人垂涎欲滴。传统与现代,故乡与远方,碰撞出一碗碗乡愁。
书中这样写道:
秋处露秋寒霜降,为秋之时节。一过秋分,海边林荫道上的法国梧桐树,叶子随风飘零,颇有几分凄冷萧索之感;另一边,城市市中心的农贸市场,却是一番瓜果飘香的丰收热闹景象。邻近的几个固定干果摊上,熟悉的糖炒新栗散发出撩人的甜香。
除了讲述美食之外,还包括知识点的普及。相信读完此书,一定会有所收获。
黄涛《中秋》
作者是黄涛,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曾在人大任教二十多年,传统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期刊《民间文化论坛》主编。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秋的古往今来、当今国内外有关中秋节日的现状。
在周代,有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但是并没有形成中秋节;
在汉代,月亮崇拜基本为皇家所垄断;
唐代中秋初步形成,唐玄宗游月宫,开始“八月望日”;
宋代已经开始兴盛,朝廷也会给放假,说明这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大节日。
这本书将不同时间、地区的风俗活动、历史典故、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穿插其中,并有精美配图,雅俗共赏,值得一读。
比尔·莱瑟巴罗《月亮全书》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历程,不仅揭示了月球的历史,讲解了其诞生、形成及构造,还展示了人类对月球探索的各个阶段及研究成果,包含近百张来自NASA等机构的图像,并对想要亲自观察月球的读者提出了实用的建议。
丰富的史实、宏大的叙事、过硬的知识、精美的图像,人类月球探索伟大瞬间全记录,带领你全面而充分地认识我们的月球。
袁枚《随园食单》
吃,是平凡生活中一件大事,一蔬一饭,用心对待,日常食物最易令人满足。
作者是清代才子袁枚,《清史稿》里面曾称赞他的诗“天才横溢,不可方物”。他24岁就中进士,却在37岁时辞官归隐,一边教诗文,一边表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索性做起了江湖游民。
而他的美食研究,最出名的就是这本《随园食单》,说它是“舌尖上的清朝”也不为过。
书中记录详细记录了14世纪到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小菜、点心、饭粥、茶酒应有尽有,是我国古代烹饪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之作,更是第一次系统全面总结了中国烹饪的成就,是每一位美食家都不能错过的作品。
我们中国人,对吃永远有着永恒地狂热,在吃中观察和体验生活,岂不快哉?
在书中看世界,过中秋,这也是一种浪漫[玫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