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被骗的真实案例(被骗老刘教你防骗)

一些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和防范技巧,揭秘电诈犯罪组织的层层伪装。

请看

当心被骗的真实案例(被骗老刘教你防骗)(1)

4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预防办法

·手段一 手机号呼叫转移诈骗 ·

骗子电话恐吓受害人,有人用其身份证办理的电话卡涉嫌诈骗,在银行骗取了资金,让受害人配合调查,需要下载并申请贷款应用APP,让受害人设置了呼叫转移,将电话和短信都转到骗子那边,以此实施转移资金的诈骗。

锦囊提示!

不要将自己的手机号设置呼叫转移给陌生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先向电信运营公司核实办理电话卡的真实性,认准三大运营商官方客服热线,担心涉嫌诈骗可致电跟警方核实。

不要相信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索要与知晓本人的动态验证码、银行卡等相关信息

· 手段二 网购退款理赔诈骗 ·

骗子电话、QQ或微信联系受害人,声称购买的XX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进行N倍理赔退款,需要通过支付宝的“备用金”(或称“理赔金”)进行赔付,在点开领取备用金500元后,对方声称多领取了***元,需要将不该领取的理赔金退回去。受害人在给对方转账后,骗子会称需要关闭这个临时理赔通道,不然每个月都会扣500元 。

接着,骗子会通过QQ聊天的屏幕分享功能(现在还有腾讯会议的屏幕共享),一步一步诱导受害人安装、申请各类借贷APP,去“申请关闭”通道,从而实施诈骗。

当心被骗的真实案例(被骗老刘教你防骗)(2)

当心被骗的真实案例(被骗老刘教你防骗)(3)

锦囊提示!

天上不会掉馅饼!

试问哪家淘宝店会主动联系客户要求退款,且退款购物金额的三倍费用?

网购出现质量问题、订单错误,要求退款退货时,请在官方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QQ分享屏幕极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造成后患无穷,正规公司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碰到可以断定为诈骗分子无疑!

· 手段三 冒充金融公司诈骗 ·

冒充金融公司的诈骗主要利用冒充“官方”应用APP、冒充催收人员、冒充客服工作人员等手段实施诈骗

① 冒充客服人员

骗子会冒充金融借贷公司的客服人员,声称利息多收了让关注公众号“线上整改服务”,给出财务的账号,需要立即转账还款,转账成功后钱会自动退回来。之后骗子会声称没写备注需要重新转账,又提供一个财务账号。

锦囊提示!

认准金融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如遇到有声称我公司工作人员要求转账,首先需核实清楚对方身份

② 虚假应用APP

骗子通过让下载安装短信链接中的应用包或非主流与官方的应用商城内的应用APP,此类应用的图标与名字会与金融公司的一致,但只有客服聊天功能或转载功能可用,其他界面基本就是假设。

当心被骗的真实案例(被骗老刘教你防骗)(4)

锦囊提示!

在贷款前索要费用的行为一律为诈骗行为!

使用应用APP,要从官方网站或主流第三方应用商店内(包括不限于华为、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等)下载安装

③ 冒充我司催收人员

骗子会通过冒充金融借贷公司,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

短信内容通常会声称XXX多次恶意拖欠、逾期,已委托相关部门,向户籍地与相关法院申请立案审核,如要撤案需联系XX手机号或座机号。

任何正常还款都需从金融公司自己的应用或公司官方客服人员提供的对公账户转账进行操作。

不可轻信任何所谓官方的转账还款方式

· 手段四 网络钓鱼诈骗 ·

骗子通过在百度、社交社区网站内,留下大量所谓的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诱导受害人主动联系。骗子通常会要求受害人向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

锦囊提示!

任何公司官方联系方式要认准带有百度认证的官方网站

要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与所查询到的信息,不可轻信任何所谓官方的联系方式,更不要向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

遇到一些觉得不太可信的事情时

拿不定主意的多问问亲朋好友,多咨询警方

建议大家凡是涉及到钱、转账的事情要多留个心眼

防止无辜上当,白白受骗

牢记以下六个“凡是”!

凡是自称“官方”要求转账汇款的

凡是叫你分享手机/电脑屏幕的

凡是理赔要你辅助借钱的

凡是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凡是让你点击不明短信链接的下载应用的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个人隐私信息的

坚决不要相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