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化学知识点(初高中化学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为理性认识这一条来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初高中衔接化学知识点(初高中化学衔接)(1)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例1】

⑴什么是含氧酸和无氧酸?一元酸和多元酸?

答案:含氧酸与无氧酸是根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进行分类,含有氧元素的酸属于含氧酸,没有氧元素的酸属于无氧酸;一元酸和多元酸是根据在酸电离时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个数进行的分类,电离出一个氢离子的酸属于一元酸,电离出几个氢离子来,属于几元酸。

⑵.下列属于含氧酸的是_______,属于无氧酸的是________,属于一元酸的是_______,属于二元酸的是_______,既属于含氧酸又属于二元酸的是________。

a.h2so4b.h2sc.hcl

d.h2co3e.hno3f.h3po4

答案:adef;bc;ce;abd;ad

【例2】

⑴.盐类的分类方法很多。从组成上分,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复盐,什么是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复盐?从酸根离子分,可分为无氧酸盐和含氧酸盐;从酸和碱的强弱分,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等。

答案:

正盐: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根离子的盐?,如nacl;

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 )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如nahco3;

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 )的盐,如cu2(oh)2co3;

复盐:是指由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kal(so4)2。

⑵.下列既属于正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的是__________,属于含氧酸的酸式盐是__________,属于弱酸的酸式盐的是_________,属于复盐的是___________。

a.na2so4b.nahco3c.nahso4

d.kal(so4)2e.caco3f.nacl

答案:ae;bc;b;d

二、物质的反应类型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例3】对于如下反应:

fe2o3 3co=■=2fe 3co2

⑴.从初中学习过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析此反应属于其中哪个吗?

答案: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⑵.从初中得氧与失氧分析,fe2o3→fe属于______反应,co→co2属于______反应,整个反应fe2o3 3co=■=2fe 3co2

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还原;氧化;氧化还原

【例4】从上述反应:

fe2o3 3co==2fe 3co2

⑴.从fe2o3→fe变化来看,fe元素化合价从______价降低到______价,发生反应,从co→co2变化来看,c元素化合价从______价升高到______价,发生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⑵.从电子得失来看,■2o3→■,化合价降低,_______(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中______电子的反应,叫________反应;

■o→■o2,化合价升高,______(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中______电子的反应,叫

_______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答案:⑴. 3;0;还原; 2; 4;氧化;氧化还原。

⑵.得到;得到;还原;失去;失去;氧化;氧化还原。

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有机地贯通,对氧化还原反应加深理解,还必须归纳如下:(见图三)。

三、化学反应规律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例5】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进行分析,你认为下列化学反应规律成立吗?正确的在()内打“√“,错误的打“ד。

①微溶于水的盐可制取难溶于水的盐;如ag2so4 2nacl=2agcl na2so4()

②难挥发的强酸可制取易挥发的酸;如2nacl h2so4(浓)=■=na2so4 2hcl↑

()

③强酸可制取弱酸;如hcl ch3coona=nacl ch3cooh()

④强碱可制取弱碱;如naoh nh4cl=nacl nh3·h2o()

答案:√;√;√;√

【例6】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前的活泼金属(除k、ca、na外)可以从含后面不活泼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即“金属性强的金属可置换出金属性弱的金属”,这是众所周知的化学反应规律。

那么,已知几种非金属的活动顺序为:cl2>br2>i2>s,现有下列反应:

①cl2 2nabr=2nacl br2

②i2 2nabr=2nai br2

③br2 na2s=2nabr s

④cl2 2nai=2nacl i2

⑴.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

⑵.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

答案:⑴.①③④;⑵.②

四、物质结构知识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例7】已知原子的基本结构如图,质子是正电荷的基本单位,电子是负电荷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h 就是质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没有核外电子,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故称为“裸露”的质子。

⑵.为什么在原子中存在下列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核电荷数指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原子核内只有质子带电,故前两者相等;原子是电中性的,故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目相同,故后两者相等。

⑶.一个质子的质量近似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都是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请你理解回答:

①为什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在化学计算中不必考虑原子的相对质量变化?例如我们认为钠原子(na)与钠离子(na )的相对质量都为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电子质量与质子、中子相比太小,故忽略不计;②同上。

⑷.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都为1,那么一个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又称质量数(a)。即:质量数(a)=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质量数(a)与质子数(z)和中子数(n)存在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n z。

⑸.为了用一种符号表示某元素的某一种原子,通常的做法是:

①用元素符号代表此元素;

②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标出质子数;

③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标出质量数。

某一个钠原子中含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请你写出这个钠原子的符号___。

答案:■na

【例 8】我们熟悉的氢元素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它们分别是11h,21h,31h,这是因为这三种氢原子中_______(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不同引起的。这种同一种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原子的现象,叫做同位素现象。而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1h,21h,31h就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中:质子数______(相同、不同),中子数______(相同、不同)。

⑵.我国富有稀土元素。下列有关稀土元素■sm与■sm的说法正确的是()

a.■sm与■sm互为同位素

b.■sm与■sm的质量数相同

c.■sm与■sm是同一种核素

d.■sm与■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答案:中子数;⑴.相同;不同;⑵.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