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什么区别(差价好几倍怎么选)
每次谈到机油(发动机润滑油),大家会被一些专用名词所迷惑,比如API等级(例如SL、SM、SN等)、SAE粘度等级(例如0W-30、5W-40、10W-50等)和各种标准。也常常能听到老司机说什么“矿物质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机油”(以基础油分类)。而坊间还流传着“全合成机油好”,这些都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下机油的基础油,读完本文你会了解:
1. 机油的构成到底是什么?
2. 全合成机油到底如何判断?
3. 全合成机油到底怎么好?
4. 全合成机油到底适合什么车?
机油的构成到底是什么?
关于机油的作用,我这里不做赘述,一句话“凡是开车不换油的司机,都是拿自己的生命在耍流氓”。说到机油的构成,其实也不是那么复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础油和添加剂。这就好像“龙珠”中的悟天和特兰克斯的合体:
我们今天主要谈的是基础油,所以,添加剂部分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大致上的成分配方是这样的:
机油添加剂成分比
机油的添加剂旨在加强机油的几大功能:润滑功能、清洁功能、冷却功能、抗氧化功能等。虽然添加剂很重要,但添加剂到底不是机油的主体,基础油占了整瓶机油85%左右的重量……打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
给你一包可乐添加剂,然后倒入了洗马桶的水,还是可乐味,可是这水……真的咽不下去啊!
而这个水是马桶水还是依云水,就是我们讲的基础油。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好的基础油是一瓶高质量机油的基础,基础油不好,添加剂配方再好也是白搭。
好的基础油带来的是机油在极限温度时是否能保持优秀流动性和相对粘度的保障。简单地说:老铁,你的爱车发动机能不能稳,就看机油了;机油能不能稳,就看基础油了。
全合成机油到底如何判断?
其实早在1919年美国就成立了为基础油制定标准的组织——美国石油协会(API),当时它由近400家从事石油勘探、运输、炼油和销售的企业组成,目标是为了规范整个成品油的质量,此后他们将机油的基础油分为五类:
买机油时要问“这是几类机油?”算了,还是别装了
矿物质基础油(一类和二类)的天生劣势在于它是直接从天然资源中提炼的机油,有些杂质也在所难免。而全合成机油是全人工合成的,相当的纯净。不过近年来随着工艺的提升,矿物质机油杂质含量已经很少了,但在整体稳定性上,终究要低全合成机油一档。如果还是以“悟天克斯”为例,矿物质、半合成和全合成之间的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当然,世界上永远不缺牛人,比如壳牌的超凡喜力系列(灰壳)就是个例外。因为这个系列的机油本质上来讲是属于矿物质基础油加工后添加各类添加剂组成的半合成机油;但是,壳牌公司利用其专利技术XHVI(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黏度指数)使此系列机油达到了类似四类PAO型全合成机油的性能,所以壳牌公司坚持认为此机油包装上注明“合成机油”(三类)是合适的。
壳牌机油系列
壳牌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办法搞得四类和五类的机油在命名时就很尴尬,不是说好矿物质就是矿物质,合成就是合成的嘛,于是润滑油厂商的市场部一拍脑袋:“不能这样便宜了壳牌,我们要发明一个新的词来区分”——【全】合成或【100%】合成(full synthetic)
嘉实多机油系列
严格意义上全合成机油指的是100%用四类基础油PAO(聚a-烯烃)或者五类基础油(人工合成的酯类)的产品。那么这两类基础油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四类PAO
四类基础油是将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最终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你可以这样理解:将原油拆成分子,然后把混乱的分子重新组装成一排排整齐的分子,于是结构就非常稳定了。因此合成油体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的多。
五类酯类
五类基础油是通过提炼动、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化学合成的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由于酯类本来的油脂特性,更容易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属表面,而其他基础油(包括PAO)要通过添加剂实现这个性质,所以论润滑性能,酯类是最好的。但是,它真的是比较娇贵,因为酯类基础油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生产成本较高。所以,购买了五类基础油的朋友,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密封。
那么“全合成基础油就是好”到底是否真的是这样呢?我们“不看广告看数据”
全合成机油到底怎么好?
我们以美孚旗下的两款机油为例:
*数据源自美孚官网
同为美孚,同为5W-30,全合成的美孚1号(银装)相比矿物质的力霸到底是否真的强了呢?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些数据:
1. 运动粘度
- 40ºC运动粘度表示机油在常温环境低剪切速度下的润滑性能,在此项上,美孚1号与力霸差距不大。
- 100ºC运动粘度是机油润滑性能的核心指标,即在暖机后,润滑油需要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同时也要兼顾一定的粘度,100℃的运动粘度从5.6cst-26cst区间进行了分级:
SAE粘度与100℃运动粘度对应表
我们可以看到美孚1号与力霸都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特别是美孚1号,粘度还是偏高的,这体现了它更倾向带涡轮增压的欧美车型。
2. 高温高剪切粘度
机油在曲轴颈、凸轮轴等润滑关键部位暖机状态的润滑性能。相对于100℃高温低速剪切的运动粘度,高温高剪切粘度更能准确的表达曲轴箱内关键润滑机件的润滑效果是否理想。我们看到两款机油的数值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款机油在高温运作时,润滑保护性能基本相同。
3. 闪点
通俗的理解是机油的沸点,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了这个温度,机油就开始气化并失去润滑效用,当然啦,具体判断应该参考机油消耗量,比较复杂,不展开细说。简单的说,闪点越高,也就代表着机油在极限高温方面的包容度越广,此处显然是全合成机油占有优势。
4. 倾点
用来表达低温冷车启动时,机油润滑性能的主要指标,大家可以理解为水的冰点,当达到这个极限温度时,机油就会凝结,发动汽车时,机油就没法到达润滑部位。当然专业的考察方法是在同样的低温下(-35ºC)进行流动性的测试。简单来说,同样情况下,倾点越低,说明了机油在极限低温方面的包容度越广,在这点上全合成机油同样占尽优势。
5. 粘度指数
最后,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项——粘度指数,它是衡量机油粘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重要指标。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流体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粘度对温度越不敏感。在这一项上,全合成机油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 “稳”!
总结全合成的主要优势就是:
1. 高里程的稳定性,性能随里程增加而逐渐衰退得更缓慢;
2. 更宽泛的适用性,性能随发动机温度变化而发生效用下降更缓慢。
全合成机油到底适合什么车?
这个问题也是个坑,谁答谁躺枪。就理论而言,什么车都能用全合成油。但以下车型尤其推荐使用全合成机油:
· 带有发动机增压技术的车型
这类车型当增压部件开始工作时,发动机扭矩会成倍增加。此时覆盖在发动机曲轴上的机油膜要承受着比先前高出数倍的剪切力,而品质较高的全合成机油就能完全满足油膜的要求。
· SUV和大排量轿车
这一类车的共同点就是自重远大于普通小轿车,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非常高,这样发动机及机油的工作温度也就很高。为了保证机油性能的稳定性,就有必要选择高温性能更稳定的全合成机油。然后附上三大品牌的主要机油款,以及其特点和适用车型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