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学做圣贤(王阳明不但是个圣贤)
战场上,王阳明用兵如神,所向披靡。
他除了有过硬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外,还有一件终极武器——致良知。
“臣以为兵无常势,在因敌变化而制胜。”
——王阳明
1.不能简单地进行善恶分类
皇上为什么迟迟不给王阳明答复,因为皇上正“头疼”呢。原来近年来南赣汀漳地区土匪横行。那些土匪各自占据一个山头,互通有无,彼此勾结,又仗着地势之利,一点都不把剿匪的官军放在眼里。朝廷每年都派军队前去剿匪,但是土匪越剿越多。土匪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朝廷又总是剿匪失败,最后连那些本分的穷苦人也纷纷跑到了土匪的队伍里跟土匪成了一家人。
有一天,兵部尚书王琼走进豹房,对懒洋洋的皇帝说,南赣汀漳等地土匪猖獗,原本任命文森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前往南赣汀漳等地剿匪,可他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一再找借口拖延到任的时间。
皇上一听,顿时火了,立即命令王琼把文森换了,但是不能轻饶他。至于换谁,其实王琼心中早就有合适的人选了。王阳明的才能,王琼早有耳闻,所以他极力向皇上举荐王阳明前往南赣汀漳等地剿匪。这样一来,王阳明辞官回乡的奏疏哪里还会有回音呢。
于是,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王阳明接到新的任命,任命他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同时担任南赣汀漳等地区的巡抚。接到新的任命后,王阳明犯了愁,他已经无心官场,于是前往浙江省杭州府,找机会推脱。
平心而论,这么多年王阳明一直不被朝廷重视,总是在闲职上逛来逛去。这次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一职,可是个既掌握地方政权又掌控军政大权的要职,按理说王阳明应该欣喜才对。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王阳明已经做到宠辱不惊了。再加上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很想回家修养,因而他十月再次上书《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乞求去职回乡。
但是兵部连下两道命令,催促他赶紧赴任。王阳明心想:既然推脱不掉,便安心前往吧。但是其他人可不这么想,一些平时看不惯他的人对他进行各种诽谤。只有他的好友和弟子们打心底里为他担心。他从杭州出发时,他的好友及弟子们为他送行。他的一位朋友断言:“守仁兄此番前去,必定立功。”另一位朋友问:“为什么?”该朋友回答:“从他的淡定从容的态度上,就可以断定。”
他此次上任,人们众说纷纭。面对别人的盛赞他只是以浅笑回应,面对别人的诽谤,他就像没听见一样。他的一个弟子曾问他:“孔子可是大圣人,为什么还不能避免被诽谤?”
王阳明回答说:“如果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圣贤,纵然人们都诽谤他,也诽谤不倒他的。这就好比浮云蔽日,浮云怎么能掩盖得了太阳的光明呢?可反过来,如果自己是个内心空虚无德的人,纵然没有一个人诽谤他,他潜藏的恶总有一天也会暴露的。所以孟子说:‘有出人意料的赞扬,也有过于苛刻的诋毁。’毁誉来自外面,怎么能够逃避呢?只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外来的毁誉又能怎么样呢?你们只需怀着‘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之心,不管别人是否嘲笑自己,不管别人是否诽谤。久而久之,一切外事都不能使人动心了。”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已经扎根于心底了。不管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习惯性地用心学思想去分析。就这样,他带着他的心学思想前去赴任了。他带了大小官船数条,从杭州起程,走水路从长江入赣江,往江西省府南昌而去。
没过几天,王阳明的官船就到了江苏万安县境内。万安县地段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险滩乱石到处都是。万安县令提前得知新上任的江西巡抚即将经过本县,早早便在岸边码头等候了。王阳明的船队到达后,万安县令将其请上岸盛情款待。酒足饭饱之后,虽然天色已经晚了,但是王阳明还是带着船队出发了。
船队离开万安县地段后,很快便进入到一段宽阔平坦的江面。当天夜里,风平浪静,繁星满天。王阳明站在船头看了一会儿夜色,顿时觉得心里很舒畅。
在船头站倦了,王阳明便回到船舱休息。不知睡了多久,被手下叫醒,原来江面上出现了情况。王阳明走出船舱,只见有很多船停在江面上,隐隐传来嘈杂的说话声。王阳明的心不由地提了起来。江面上忽然聚集了这么多的船,一定是出了什么情况,急忙派手下前去打探。
很快,派去打探的人回来了。原来,到福建一带去做生意的商船,行到此段江面时被江匪劫住了。江匪们把自己的船横在江面上,有过来的船只便上前抢劫。因此,江上的船都不敢过去,船越聚越多。
眼前的江匪忽然激起了王阳明想要排兵布阵的欲望。多年来,他一直研习兵法,却始终没有用武之地,如今正好可以派上了用场。
看着那些商船,王阳明突然有了主意。这大大小小的商船有三百多条,上面的水手加起来有上千人,而且多是一些青壮年。这么多船,这么多人,竟然被几条江匪的船挡在这里数日。可见,群龙无首,只能是一盘散沙。
于是,他立即派人到前面的商船上,告诉那些商人他是新上任的巡抚大人,一切都要听从他的指挥。这些被困数日的商人们一听到新上任的巡抚大人到了,都像看见了救星一般,哪有不服从的道理。他们曾向万安府报案,万安府却以人手不够、江匪太厉害为由不管,让他们去找新上任的巡抚大人。没想到居然让他们在江上遇见了。
王阳明将商船召集在一处,让商人们掩盖好船上的标记,将商船伪装成军船。又让三十多个“将士”上岸,与江里的“军船”遥相呼应。
然后,他所乘的官船上竖起“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官旗。他穿上官服,搬了把椅子坐在甲板中央亲自坐镇指挥。他的手下,全副武装站于左右两边。另外两条官船,一左一右分列于大官船的两边,每条船上都站了十几名“士兵”,“巡抚南赣”“肃静回避”的大旗迎风呼啦啦地响。官船的后面,紧跟着伪装过的三百条商船。因为怕惊扰到沿岸的百姓,一路上王阳明都非常低调,不肯挂官旗,不肯穿官服,不肯摆任何排场。但是此时,他一改低调的作风,大张旗鼓起来。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江面上突然战鼓齐鸣,呐喊声不断。三条官船带领着三百多只“军船”,以排山倒海之势往前冲去。那几百名江匪原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今见打着官旗的官船浩浩荡荡地杀过来,顿时吓傻眼了。反应过来后,江匪们纷纷往岸上逃,却被派遣到岸上的“将士”统统拦了回来。无路可逃的江匪只得下跪求饶。
这些江匪们说,他们原本都是一些灾民,因为难以吃饱肚子,迫不得已才沦为江匪。王阳明见他们各个面黄肌瘦,也不像撒谎的样子,便不打算对他们进行惩罚了。于是对众人说:“念及你们都是为饥寒所迫,又都是初犯,这次就不予追究了,就此各自归家,做点正经事,等候官府的安排吧。”
当时商船中,有运粮的,也有运各种日用品的。王阳明与商家们商量,请他们分拨一些食粮、日用品给这些人,先让他们填饱肚子再说。至于商家的损失,等他日后到赣州府再想办法进行补偿。商家钦佩王阳明的智谋,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这帮江匪听了王阳明的教诲,又得了些物资,纷纷向王阳明保证,即使饿死以后再也不会做江匪了。他们的保证让王阳明感到很欣慰。
对于王阳明放了江匪的行为,很多人不能理解。在大多数眼里,江匪就是恶人,对恶人怎么能手软呢?
在王阳明看来,想要实现致良知,首先要做的便是存善去恶,但是对任何事物都不能简单地进行善恶的分类,而是要“循天理”,对于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理”就是先吃饱肚子。一旦吃不饱肚子,他们也就不管什么善恶了。
2.他人狂欢时,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阳明一行人到达了赣州。
赣州好出土匪,地利因素非常明显。赣州地处四省(江西、福建、广东、湖南)交界处,情况非常复杂。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经常会发生互相推诿的情况。再者这里到处是高山密林,洞穴随处可见,不熟悉地势的人的走进去很难走出来。所以,那里成了土匪们的乐园。
当王阳明还是懵懂少年时,就有着一个驰骋沙场的梦,他曾出居庸关视察边塞,还曾幼稚地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破格提拔他。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褪去了年少的轻狂和幼稚,变得成熟和稳健了。如今朝廷任命他为南赣汀漳巡抚,也算是圆了他年少时的一个梦。因此,来到赣州后,他一扫之前的不情愿,立即投入到摸底工作中。
他首先做的就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土匪们的盘踞位置、地形状况、民俗风情等,尽快掌握土匪们的情况。
在调查的过程中,王阳明发现每次官军进山剿匪,土匪们都对官军的作战计划和行军路线了如指掌。总是能够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让官军们无功而返。
在王阳明看来,世界上根本没有未卜先知的人,只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内鬼。要想成功剿匪,必须要找到内鬼。
内鬼一般都隐藏得比较深,不用点计策是很难挖出来的。他想来想去,决定采用打草惊蛇的办法,让内鬼现出原形。
因而王阳明开府办公几天后,便召集全体地方官参加他的军事会议。在会上,他信誓旦旦地说:“匪患猖獗,明天早上大家早点起床,我们去剿匪。”可第二天,官员们一直等到中午,王阳明才哈欠连天走出来,说道:“不好意思啊各位,昨天晚上思考问题思考得太久了,起来晚了,今天就不剿了。明天吧,明天中午我们去剿匪,希望大家都不要迟到。”
第二天,临近中午,官员们陆续到场,发现王阳明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有人小心翼翼地叫醒他,他睡眼朦胧地说:“今天起得有点早,现在有点犯困了,今天就不剿匪了。明天,明天一定去剿匪。”而且与众人拟出了一份详尽的剿匪计划。
可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王阳明的手下便去敲各官员的门,一遍一遍重复道:“王大人说了,今天不宜剿匪,改日再说。”官员们听了,哭笑不得,这是什么巡抚大人啊,简直就是一位糊涂大人嘛。
王阳明糊涂吗?其实一点也不糊涂。这几天,王阳明的亲信们正不分昼夜地行动着,他们要观察谁形迹可疑,谁在找机会往外传递信息。经过一番调查,还真把这个内鬼给揪了出来。
内鬼被带到王阳明面前时,吓得瑟瑟发抖。王阳明虽然没说话,但是一身正气是掩不住的。待到一张口,更是吓得内鬼面无人色,这就叫做不怒自威。内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断地求饶。见他是真心悔过,王阳明决定将计就计,命内鬼反过来窃取土匪的情报。
紧接着,王阳明制定了“十家牌法”,就是十家为一牌,开列各户籍贯、姓名、年貌和职业。每天轮一家,观察动静,遇到陌生的面孔,形迹可疑的事,需要马上报告官府。如果隐匿不报的话,一牌连坐,都要受到惩罚。
王阳明的心里很清楚,光靠“十家牌法”是铲除不了匪患的。要想彻底铲除匪患,必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要想主动进攻,必须要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朝廷多次剿匪失败,足以证明大明朝廷的军队战斗力太差。王阳明决定亲自挑选壮丁,组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民兵。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战斗力强悍的民兵队伍便组建了起来,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军事才华。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几大土匪头子,该向哪一个开刀呢?思来想去,他首先盯上了漳州土匪头子詹师富。
这个詹师富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当地老百姓一提起他就恨得牙根痒痒。詹师富的匪巢在象湖山,那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险地,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山上。仗着自己的人马越来越多和地势险要,詹师富越来越嚣张。近年来,时常下山盘踞在长富村,那里成了他们的一个据点。朝廷数次派兵围剿詹师富,却动不了他的分毫。若是官兵人少,他便率兵出来激战,将官兵打个落花流水;若是官兵人多,他便率兵回到山中,严防死守,不给官兵任何进攻的机会。
摸清了詹师富的情况,王阳明很快就制定出了一套剿灭詹师富的计划。但是湖广方面的巡按御史陈金根本不把王阳明放在眼里,认为王阳明剿匪必定失败,以往的剿匪结果很轻易就让他得出了这个结论。
陈金的轻视,王阳明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的。但是对于詹师富这种土匪,他是绝对会放在心上的。
他先派出被他搞定的内鬼给詹师富传消息,说王阳明准备先打江西的横水和桶冈,暂时不会对詹师富动手。那段时间,詹师富总是收到新来的巡抚要率兵收拾他的消息,可最后都证实是假消息。这一次,他虽然也收到了王阳明要率兵收拾他的消息,但是他认为这消息未必可靠。再加上被王阳明搞定的内鬼送来的消息,所以他并没意识到他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就在詹师富胡思乱想时,王阳明率兵突袭了詹师富经常盘踞的长富村。但是攻打象湖山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王阳明率兵发起了几次进攻,都没有攻下来。王阳明正准备再次发起进攻时,詹师富的援军突然杀到,象湖山里的土匪也乘机从高处杀出。
王阳明见胜算不大,被迫撤了下来。他手下的一名军官建议道:“大人,我们还是等援军来了再说吧。”王阳明说:“用兵要懂得随机应变,战场上瞬息万变,哪里能死等援军?我们已经撤退了,很明显我们的力量不够,正是敌人攻打我们的好时机,但这个时候,敌人容易轻敌,也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啊。”
王阳明准备与詹师富打一场心理战。于是,王阳明让人散布说,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之时,不适宜动刀动枪的,还是等秋后再卷土重来吧。为了表明自己真的准备打道回府了,他还举行了一场浩大的送行大会,官兵们互相祝贺拿下了长富村,同时,哀悼那些攻打象湖山时死去的将士。
詹师富很快便得到了王阳明要撤退的消息。他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这样的事他经历得太多了。所有来剿匪的人来的时候都趾高气昂,走的时候都灰头土脸。他并不想趁着王阳明势单力薄去攻击,只想占领一个山头耀武扬威。就这样,象湖山的警戒渐渐松懈了,土匪们开始杀猪宰羊,开始狂欢。
就在他们开怀畅饮时,王阳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兵分三路进攻,在詹师富老巢附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杀。王阳明训练的民兵,有着以一敌十的战斗力。最终,詹师富放下了武器,举手投降。但是王阳明认为,他作恶多端,良知已经难以唤醒,命人砍了他的脑袋。
詹师富是漳州土匪头子,他一死,各处的土匪乱了阵脚,被王阳明逐个击破。从二月出兵到四月收兵,不过三个月的时间。王阳明就解决了困扰了朝廷很久的漳州土匪。
平定漳州土匪后,久旱的福建南部连降三场大雨,百姓们弹冠相庆,都称王阳明为“及时雨”,王阳明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从漳州之役来看,王阳明极具军事才华,战术灵活多变,战法虚实结合。说王阳明用智慧平定了漳州土匪,倒不如说他是用心学打败了漳州土匪。漳州之役的胜利,验证了知行合一的正确性。
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胜利的捷报传至朝廷,朝廷上下大为震惊,因为朝廷屡次出兵,均以失败而告终。而这一次,还没等朝廷发兵之前,就已经取得了胜利,王阳明非凡的军事才能显露无疑。
但是,多数人在赞叹其军事才能的同时,也有少数人恶意诋毁,可能是出于嫉妒之心,也可能是由于过往的恩怨。因此,对于如何回复王阳明的奏疏,朝中各大臣争执了起来,意见很难统一,没想到一争执就拖了三个月之久。三个月后,朝廷决定让王阳明著领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
这样一来,王阳明的权力更大了,因为只有提督军务才有权力调动军队。他拥有了军队调动的权力,便可以根据军情来确定作战方略了。同时,也可以对地方官进行督促,还可以对不听号令、违反军纪的人进行军法处置。像军马钱粮等事宜,也都能够自己做主了。只有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才需要请求朝廷进行裁决。拥有了自主权的王阳明,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了,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全部展现出来。
平定了漳寇之后,使得屡战屡败的官兵大受鼓舞。他们意识到王阳明不像之前的那些无能的将领一样,是有勇有谋的军事能人。自此以后,王阳明在将士们心中的威望一下就树立了起来,这让王阳明感到很欣慰。
但是在整个作战的过程中,王阳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军队的纪律性很差,士兵们的战斗力太弱。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整顿训练的话,他再有才能,也难以驾驭这一盘散沙。
发现了问题所在,王阳明便立即着手军队的整顿工作,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整顿措施,提升士兵们的战斗力与凝聚力。针对士兵们们纪律性比较差这个问题,他颁布了一则《兵符节制》,用以督促各级将领严抓军纪,加强军事训练。
针对士兵们作战能力差这个问题。王阳明一方面要求各新编军事单位到赣州城内的教场进行军事操练,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一方面又从民间选拔一些身强力壮的百姓子弟组织成为民兵。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经过一番整顿,军队纪律涣散、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差等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那只民兵队伍,被王阳明训练的极为强悍。
军队训练好了,转回头看那些漳州百姓。匪患铲除了,他们过上了安定祥和的日子。但是如何保证能够此地的长治久安呢?怎样才能杜绝土匪再次聚集起来呢?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王阳明认为,只有在此地设县治理,方可保护当地的百姓长久地幸福下去。正德十二年(1517年)五月,王阳明奏请朝廷于河头大洋坡设立清平县。朝廷的办事效率一向不高,直到正德十三年(1518年)三月,清平县才正式建立。
多年以来,在江西横水、桶冈有两伙土匪,无论对江西还是对湖广,都可谓是心腹之患。他们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根深蒂固。没有十足的把握,王阳明不准备与之开战。但是铲除他们,是必须要做的事。究竟该怎么铲除呢?王阳明认为,再凶猛的鸟儿,失去羽翼,便难以再折腾了。
王阳明的作战思路是这样的:先让这两伙土匪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让他们聚到一起,不让他们有联手的机会。
对于作战顺序,王阳明是这样想的,横水距江西军最近,先攻打横水,再收拾桶冈。为了彻底切断横水、桶冈土匪与外界的联系,王阳明把目光投向了广东龙川的土匪。
盘踞在龙川的是一位叫卢珂的土匪头子,但是此人与其他土匪头子不太一样。他原是广东流民,为生活所迫才上山为匪,他的手下多是他的同乡。虽然占了一个山头为匪,但从不祸害百姓。也就是说,这个土匪心中还是有良知的。
王阳明心想:攻人要攻心,对付卢珂,可以先来点软的,拂去掩盖他良知的尘埃。如果他希望自己的良知被尘埃掩盖的话,才采取军事行动也不迟。如果能够成功劝服他,他希望顺从自己的良知,那就好办了。于是,王阳明写了一篇《告谕巢贼书》,派人给卢珂送去。在这篇告谕中,王阳明围绕着“人人皆有良知”这一中心思想,推心置腹地掏出自己的心里话,一步步循循善诱,旨在唤醒卢珂的良知。并且随信让人带去了一些吃的、银子和布匹,以示诚意。
这卢珂本就不是恶人,读了王阳明的劝降信,心底的良知彻底被唤醒了。他立即带领着他的人马归顺了王阳明。
在龙川附近大庾岭附近,还有一伙土匪,土匪头子叫陈曰能。王阳明如法炮制,给他也写了一封劝降信,但是他却冥顽不灵,根本不吃王阳明这一套。良知在他这里早已丧失了,王阳明便不准备手软了。使出了“以贼攻贼”的策略,让刚刚归降的卢珂带领着人马前去攻打。王阳明认为,卢珂曾为土匪,应该非常了解土匪陈曰能。派卢珂去作战,利用的便是“知彼”这一点。事实证明,卢珂没有让王阳明失望,很快便将陈曰能这伙土匪拿下了。
龙川附近的土匪铲除了,王阳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盘踞横水多年的谢志珊了,他以“征南王”自居,很多土匪都以他马首是瞻。“征南王”虽然名不副实,但与其他的土匪相比,的确更有头脑。
早在王阳明攻打漳州詹师富时,谢志珊就预测到了自己的危险。于是,他命人制作一种大型攻城器械——吕公车。此车有数层,内可藏士兵,外用皮革遮盖。此车可以用牛拉或者用人推走。因楼层与城差不多一样高,因而士兵可以直接攀越城墙,进行作战。谢志珊的作战思路是:先发制人,打王阳明来个措手不及。
为了实现自己的作战计划,谢志珊召集土匪们前来开会。在会上,他与众土匪说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可是众土匪一听,很多人都不赞同。在他们看来,能保住自己的土匪窝就不错了,还谈什么主动出击。谢志珊认为他们说得也有道理,于是暂时搁置了这一计划。
思来想去,王阳明决定对横水采取突袭的策略。他先派出四百余人化妆成土匪,混入谢志珊的土匪群中。然后,在约定的时间,率兵从山谷处敲锣打鼓地推进。谢志珊见来的官兵不是很多,便决定前去迎战,打官兵个落花流水。
刚与官兵接触,先前潜伏进来的官兵立即冲了出来,摇旗呐喊:“胜利了,胜利了!”并将旗子插到了谢志珊老巢的最高处。谢志珊的人马一看,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哪里还有心作战。就这样,在内外夹击之下,谢志珊很快便被活捉了。
王阳明本着唤醒贼首良知的可能,亲自审讯谢志珊。王阳明问道:“你不过是一介草民,为什么能召集这么多的土匪?”
谢志珊听了,哈哈大笑:“这还不是容易的事吗?每当我发现英武、神勇之人,决不肯轻易错过,或请他们喝酒吃肉,或以财物资助他们,直到他们对我感恩戴德。此时,我再将自己的真实目的告诉他们,他们通常就会答应的。”
谢志珊的一番话,让王阳明连连叹息。谢志珊说起自己的为匪之事,没有丝毫的悔意,而且还洋洋得意,看来其良知已经完全被掩盖了,胸中只装着一颗虎狼之心。对于这样的人,是难以令其弃恶从善的,于是王阳明命人将其拉出去砍了。
在攻打横水时,王阳明在给他弟子的信中感叹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认为,“山中贼”来自心之外,很容易就会被人铲除。但“心中贼”却在心之深处,很难被除掉,要把“心中贼”除掉,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4.兵亦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扫清了横水的土匪后,王阳明想到了“兵贵神速”这个词,于是将目光对准了桶冈的土匪,准备尽快拿下他们。
桶冈在横水背后,是出名的险绝之地。它面朝江西,背靠湖广,土匪头子蓝天凤心狠手辣,带领着众土匪作恶多端。周围的百姓都惧怕他,整日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官军们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拿他没办法。江西官军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中间又有横水的谢志珊隔着,所以朝廷多次派江西的官军前去剿杀,但都动不了他分毫。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怎么了解桶冈的真实情况呢?王阳明想到了抓喽罗的办法。一番努力之下,还真抓到一名桶冈的喽罗。当时,他正准备下山来打探横水方面的消息,却被王阳明派出的人逮了个正着。在王阳明威逼利诱之下,这名喽罗很快便将桶冈土匪的情况全都倒了出来。
桶冈地势险要,进出的路仅有锁匙龙、葫芦洞、茶坑、十八磊、新池五处,而这五处要塞的关隘都设在悬崖峭壁之上,要想进入此五塞,只能借栈梯攀缘而上。自从王阳明剿匪后,桶冈的土匪们便加强了戒备。在王阳明剿灭了横水后,蓝天凤不但加强了寨内外的巡逻,还在各大关隘处加重兵严防死守。
王阳明心想,若真是如此的话,贸然强攻胜算不大。王阳明决定避其锋芒,使用“曲径通幽”的策略。王阳明一面让士兵们做好随时进攻的准备,一面私下里找人前去劝降蓝天凤。能不动用一兵一卒便能剿灭匪患,当然是最好的。
经过调查了解王阳明得知,蓝天凤这个人与其他的土匪头子不同,其他的土匪头子多可用“胆大包天”形容,但是蓝天凤只能用“胆小如鼠”来形容。也就是说,此人做事非常谨慎,每一个决定都会深思熟虑。鉴于此,王阳明决定先利用攻心术,派亲信前去说服蓝天风。对他说,如果他率众土匪归顺朝廷,必定会给他安排个好地方。同时还提醒他,如果负隅顽抗,朝廷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此举可谓一举两得:如果成功劝降蓝天凤,那便再好不过了。如果劝降不成功,那便刀兵相见,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很快被派去劝降的亲信捎回来消息:蓝天凤说有意归顺朝廷,但是要与手下的人商量商量。此消息传来,王阳明便清楚了,这只不过是蓝天凤的拖延之辞,根本没有要归顺的意思。
十一月一日,与蓝天凤谈判的亲信还在贼巢里周旋,王阳明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恰好那天天降大雨,无形中助了王阳明一臂之力。还没给予王阳明准确的回复,再加上天降大雨,蓝天凤做梦也没想到,会有官兵突然杀上山来。
当时,蓝天凤正在帐内开怀畅饮,只听得寨外喊杀声四起。他出门一看,顿时傻了眼,只得仓促应战。
这些土匪,本是一些乌合之众。突然见官兵杀来,都被吓懵了。仓促应战,哪有什么战斗力可言,比划了几下便丢盔弃甲逃命去了。王阳明趁机命令官兵全力攻打,很快便攻入了蓝天凤的老巢,最终蓝天风被活捉。王阳明很清楚,蓝天凤这种毫无悔意之人,是不可能唤醒其良知了,于是命人将其斩首。
当时,湖广统兵参将史春率兵还在赶往桶冈的路上,才行至省界郴州,已经获悉王阳明拿下桶冈的消息。这让史春很震惊,没想到王阳明竟如此厉害。为了这次剿匪,湖广方面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备,即便如此,还担心准备不足,难以拿下桶冈呢。可王阳明,居然没等援军赶到,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将桶冈匪患铲除了。
王阳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肃清了盘踞在江西境内多年的匪患,朝廷对王阳明的战斗结果非常满意,没想到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如此出神入化。在当地老百姓的眼中,王阳明几乎等同于神明,他不管行至何处,都会受到当地百姓的顶礼膜拜。当地百姓甚至为他建立了一座祠堂,名为“都宪王阳明公祠”。
面对朝廷官员的盛赞,百姓的爱戴,王阳明不敢居功。他将胜利归功于作战的将士们,以及当地的各级官员,在《横水桶冈捷音疏》中,他将有功的将士,以及官员的名字尽数列出,请求朝廷对他们论功行赏。
平定了漳寇之后,王阳明曾奏请朝廷在河头设立了清平县。平定了横水、桶冈的土匪后,王阳明上书《立崇义县治疏》,请求朝廷从上犹、大庾、南康三县各划分出一块土地,以设立崇义县,并在横水镇设立县治。这一次,朝廷的办事效率还比较快,很快便做出了回复。
在人们都称赞王阳明用兵如神的时候,王阳明却说:“兵亦凶器也,不得已而后用。”在王阳明看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应该用兵的,因为兵也是凶器之一啊。
然而,现实总是不能如人所愿。这世间有太多的人昧了自己心中的良知,执意沿着一条道走到黑。例如,谢志珊和蓝天凤等。对于这样的人,王阳明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纵观王阳明剿匪的经历,但凡有一线劝降招抚的希望,他都会尽力去争取的。
5.无法拯救,便只能毁灭了
几大土匪头子,皆被王阳明拿下了。只剩下浰头的土匪头子池仲容、池仲安两兄弟了。
浰头隶属广东龙川县,包括上浰、中浰、下浰三个地区。此地山岭众多,地势险要,历来为土匪藏身的好地方。池氏兄弟占据此地后,势力不断壮大。王阳明想对他们动手时,他们已经占据了三十八个寨。
与其他贼首不同,池仲容是一个善用计谋的人。多年来盘踞在浰头,每每出去打劫,都要深谋远虑一番。所以,官府根本奈何不了他。这使得他的气焰越来越嚣张,根本不把官军放在眼里。对于这样的土匪,王阳明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为斩断广东浰头与横水的联系,王阳明曾以一篇《告谕浰头巢贼》劝降了广东龙川的卢珂。这篇告谕也曾送到过池仲容的手上,但是他对手的人说:“咱们做土匪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官府来招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那些投降的人,多没好下场,所以咱们千万不要被官府迷惑了。”池仲容深知自己罪大恶极,朝廷根本不可能宽赦他,所以,他决心与官府对抗到底。
自王阳明剿匪开始,池仲容便密切关注着剿匪情势的发展。王阳明一举荡平横水土匪,连心狠手辣的谢志珊和蓝天凤都拿下了。消息传到池仲容那里,着实把他吓了一跳。在他的脑海里,朝廷派的那些将领都是草包,不管带多少兵来,都会被他打得丢盔弃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战略战术可言。看来这个王阳明跟那些人不一样,这一次,他算是遇见高手了。
惧怕归惧怕,但是池仲容不打算接受劝降。该怎么办呢?一口回绝势必会遭到王阳明的猛扑。举双手投降那更是不可能的,最好想个两全之策才好。
一番思虑之后,池仲容想到了一个妙招。先派他的弟弟池仲安前去归附王阳明。为了表达诚意,还让弟弟带去了两百多名老弱病残的士兵。
池仲容的算盘打得精,你王阳明不是想让我归附嘛,那我就把我的亲弟弟送过去,而且还带着两百名士兵,够有诚意吧。其实,他这样做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他将池仲安送过去的真实目的是做他的眼线,随时留意王阳明的动向。时机一旦成熟,他便与弟弟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官军。
池仲容的这点阴谋,怎么能瞒得过王阳明的火眼金睛,他决定将计就计。池仲安到来后,王阳明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与信任。不仅每天好酒好肉招待他,在剿灭桶冈土匪时,还给他派了任务,让他带着自己的人马前去作战。池仲安自然不肯尽全力,当然这不足以影响最终的战斗结果,因为作战部署王阳明早就布置好了。池仲安这颗老鼠屎,不可能影响到全局。
湖广大军还未抵达,王阳明便拿下了桶冈,这让池仲容再不敢掉以轻心,于是抓紧时间进行准备工作。池仲容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但是王阳明还想再劝劝试试。于是,他再次派人把牛马、酒肉等东西送到浰头各寨,顺便探听一下对方的情况。
使者到达后发现池仲容的山寨戒备森严,不禁惊讶道:“你不是要归顺吗?为何戒备如此森严呢?”池仲容说:“卢珂和我有宿怨,他现在弃暗投明了。但是我听说他在加紧训练军队,准备要来攻打我,我不能不做防备啊。”
使者将池仲容的话传给了王阳明,王阳明决计来个将计就计。王阳明向池仲容承诺,若情况属实,一定会严惩卢珂。并告诉池仲容,一定要加紧防备,不可掉以轻心。
池仲容对王阳明的话将信将疑之际。恰好手下人捉住了王阳明的一位使者,从那位使者身上搜出一封王阳明写给卢珂的信。信中要卢珂速速前去,听候处罚。而且还威胁卢珂说,如果不去,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池仲容接到情报:王阳明的军队正在伐木开道,目标正是卢珂驻军地。如此一来,池仲容便有点迷糊了,他不知该相信王阳明,还是不该相信王阳明。头脑不明时,人要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智慧和阅历,还有强大的内心,坚持自己良知判断的。但池仲容的良知早就蒙了尘埃,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当时,池仲容唯一相信的就是他弟弟池仲安了。王阳明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决定在池仲安面前演一出好戏。
王阳明派人将卢珂请了来,将池仲容的情况说明后,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你配合我,演一出戏,给池仲容的弟弟池仲安看。”卢珂说:“演戏?需要我演什么?”王阳明在卢珂的耳边耳语一番,卢珂不断地点着头。
待到池仲安到场后,王阳明佯装大怒,对卢珂吼道:“你既然已经归降,为何又惹是生非?池仲容已经答应归降了,你为何要前去攻打?”随即,命人将卢珂打了三十军棍。随着棍子的起落,卢珂哇哇大叫,这场戏演的得很逼真。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池仲安见识了王阳明的真诚,快马加鞭派人把这个消息送给了池仲容。池仲容还未来得及思考这则消息的真假,王阳明的劝降信又来了。在信中王阳明摆事实讲道理,给他列出了归降的种种好处。信的最后还说,如果你想明白了,就来我这里。我就在城外接待你,你不必进城,我不带军队。
王阳明的这封信让池仲容犹豫了,还没等他想明白,王阳明的信又来了。王阳明在信中对他说:春节快到了,请你前来观灯。但是你的部队不要解散,卢珂虽然在狱中,但是他的手下也有对你下手的可能,所以你还是要加强防备。
收到这封信后,池仲容渐渐倾向王阳明是个好人了。于是,池仲容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四十余人下山赴会。王阳明一边忙着接待池仲容,一边加紧部署兵力。对池仲容这种奸诈之人,王阳明一定会做两手准备的。
与池仲容见面后,王阳明几乎天天陪伴在他的身边,陪他喝酒吃肉,陪他到外闲逛。他一面劝池仲容浪子回头,一边悄悄地观察着池仲容的一言一行。结果让他非常失望,从池仲容的脸上,没有看到半点诚意。
池仲容等人一到繁华之地,便失去了理智,喝酒吃肉玩女人一样不落。王阳明稍有疏忽,他们就跑到街上胡作非为。后来王阳明对他的弟子说:“我原本打算是用良知感化池仲容,但是我发现,他的良知尘埃沉重,无法拯救,只能毁灭。这不是圣人的残忍。圣人是要为天下大多数人谋福利,而不是为了拯救一个人,而去毁灭很多。”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池仲容要回他的老巢,王阳明为他举办送行会。在送行会上,王阳明让早已埋伏好的士兵把池仲容和他的手下悉数拿下。匪首池仲容悄然被擒,前面又制造了种种招抚的假象,浰头群匪如丈二和尚一般,摸不到头脑,在防备方面自然就松懈了,接下来的剿匪行动势如破竹。官军们一路过关斩将,直冲进池仲容的老巢,很快这场战斗就结束了。
平定浰头匪患后,王阳明又奏请朝廷在那里设立和平县,以此保本地的长治久安。
南赣地区破贼的几大战役,是王阳明的兵法理论与实战能力的完美结合,更是阳明心学的胜利。每一次战役,都是一场心理战的较量。
6.有汤武,也一定有伯夷和叔齐
南赣汀漳的匪患虽然铲除了,但是江西的祸患却依然存在,这个祸患就是南昌的宁王朱宸濠。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幼子朱楠夭折外,其余的二十四个儿子皆被封为藩王。在这些儿子中,四子朱棣骁勇、十七子朱权最有谋略。朱权被封在大宁(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所以被叫做宁王。朱标死后,朱允炆继位,开始大幅度地削藩。燕王朱棣联合宁王朱权发动了靖难之役,将皇位夺了去。可是朱棣夺得天下后,并没有兑现“同富贵”的诺言,而是将朱权迁到了南昌。
弘治十年(1497年),宁王朱权的五世孙朱宸濠继承宁王之位。宁王府里的历代宁王都有一股怨气,因为他们不是名正言顺被封到南昌的,相当于被发配到这里的。到了朱宸濠这一代,这股怨气不仅没有消散,而且越来越盛。好好一个大明朝,被武宗皇帝搞得乱七八糟,有着皇室血脉的朱宸濠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朱宸濠虽然在富贵乡里成长,但身上却没有那些纨绔子弟的毛病。据和他相处多时的唐伯虎讲,朱宸濠眉宇间有一股英气,气度不凡。而且为人谦虚,能够礼贤下士,与其交往的人,都对其赞不绝口。在皇室众血脉中,朱宸濠算是出类拔萃的。
朱宸濠虽然对朝廷不满,但并没有觊觎皇位的意图。坏就坏在身边的人上,一直在他身边煽风点火。术士李自然和李自芳见到朱宸濠后,极尽奉承。李自然说:“王爷,您有贵不可言之相啊。”李自芳说:“南昌城有天子之气啊。”这二人拍马屁的招数并不高明,但是朱宸濠听了却很受用。由此可见,在朱宸濠的内心深处,也觉得自己不同凡响。
心中的欲望一旦被点燃了,行动上便也做出了反应。首先,朱宸濠积极拓展人脉。其实,在刘瑾专政时,他便开始与刘瑾进行结交了,据说他给刘瑾送礼的车辆络绎不绝。刘瑾倒台后,他又与朱厚照的亲信钱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钱宁被朱厚照的另一位亲信江彬取而代之后,朱宸濠又以最快的速度把一车珠宝送到了江彬家中。朱厚照身边的人都喜欢和宁王交往,因为他为人仗义,出手阔绰。
已经退休的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正自愿投到宁王府中,为朱宸濠出谋划策。他们听到术士对朱宸濠讲的话后,也不甘落后。李士实说:“江西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盛产天子。”刘养正说:“夜观天象,我见到帝星出现在浙江之西,湖光之东,这个地方就是南昌城啊!宁王,有些事情是上天注定的啊。”朱宸濠一听,这不是正印证了术士的预言吗?心中更为确信自己有当天子的命了。
从此以后,朱宸濠对刘养正和李士实更加信任。此二人发誓,一定要助朱宸濠登上皇位。
朱宸濠认为要登上皇位,必定要经历各种障碍,远的障碍暂且不说,现在眼皮子底下就有这么一个障碍,让他甚为头疼。这个障碍就是南赣巡抚王阳明。
江西境内所有的官员朱宸濠都没有放在眼里,唯独对王阳明刮目相看。是因为王阳明只用很短的时间,便扫除了困扰了朝廷多年的匪患。其超乎寻常的智谋,出色的军事才能,朱宸濠都看在眼里。
朱宸濠对李士实说:“王阳明离咱们太近了,一旦我们有动作,如果被他掣肘,恐怕大事难成。即使大事可成,也必然要费一番波折。所以我们要把问题早点解决掉。你们二人去一趟,探探他的意思,如果能够拉拢过来,那真是一大幸事。如果拉拢不过来,我们再想办法对付。”在朱宸濠的授意下,李士实和刘养正来到赣州拜见王阳明。
其实,王阳明在南赣剿匪时,就曾多次收到王琼的密信。叮嘱他要注意南昌城内宁王朱宸濠的动向。当朱宸濠开始拉拢朝中臣子,笼络地方官员,暗地里招兵买马,打造兵器时,王阳明慧眼如炬,自然知道王琼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因而李士实和刘养正一来,他便猜出了他们的意图。王阳明对他们的态度不冷不热,所谈皆是良知,李、刘二人本就是俗不可耐之人,可不想听王阳明侃侃而什么良知。刘养正实在听不下去了,对王阳明说道:“大人您初来乍到江西,可能还不太了解我们宁王。在我们江西,宁王可是如商汤、周武一般。听说您精通圣学,宁王想向您学习。”
王阳明诚惶诚恐道:“我岂敢做王爷的老师,难道王爷是想舍弃王爵,来做我的弟子吗?”刘养正被问愣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士实说道:“爵位宁王自然是不能舍弃的。但是当今天子昏聩,国事荒废,这样下去,大明江山就要被他葬送了!”王阳明立即严肃地回道:“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岂是我们这样的人可以说的。”李士实冷笑道:“有桀纣,就有汤武。难道当世就没有汤武了吗?”
王阳明冷笑道:“有汤武,也一定有伯夷和叔齐。”伯夷和叔齐都是宁可饿死,也食不食周朝粮食的忠心之人。王阳明以此表明自己忠于朝廷之心。
李士实一听,鼻子都快气歪了。听王阳明这意思,不管当今天子如何无德,他都要做那卫道士了。他俩在王阳明这里碰了一鼻灰,只好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与此同时,江西一些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官员,暗地里把朱宸濠要谋反的密报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师。这其中就包括江西副使胡世宁,他曾多次冒死向明武宗上疏,把宁王的劣绩一一列举,并提出宁王谋反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朝廷要早作防备。宁王得知后大怒,发誓要置胡世宁于死地。
当时,朱宸濠平日里结交的在朱厚照身边的人起了作用。江彬对武宗皇帝说:“这些地方官的密报未必属实。宁王如果要谋反,肯定加强戒备,怎么可能有人将密报源源不断地送出来?”皇上认为江彬说得有道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决定派人去视察一番。
皇上派出去的人还没到达南昌城,朱宸濠已经开始行动了。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是朱宸濠的生日。他以生日的名义把江西所有地方官员召集到自己的王府。席间,他忽然拿出一道圣旨,说:“当今圣上昏庸无道,已经无法守护好大明江山。太后传密旨于我,命我起兵监国。”
江西巡抚孙燧质疑道:“既然有太后的密旨,请拿出来让大伙看看。”朱宸濠一听,立即咆哮起来。
孙燧是王阳明的同乡。还记得当年王阳明参加乡试的前夜,巡考人员在巡视考场时发现两个巨人东西相向而立,大声讨论道:“三人好做事!”那次乡试,王阳明、孙燧和胡世宁同榜中举。孙燧发现朱宸濠蠢蠢欲动后,曾屡次向朝廷上书朱宸濠要造反之事。
朱宸濠早就想收拾他了,没想到今天他自己跳了出来。他决定杀孙燧以出心中这口气,更主要的是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于是命人将孙燧拉出去砍了。
堂堂江西巡抚就这样被砍了,望着那血淋淋的场面,剩下的官员们吓得浑身颤抖。他们纷纷向朱宸濠表示愿意臣服,愿意拥护他起兵造反。就在这一天,朱宸濠宣布成立北伐军。
宁王起事这一天,王阳明也收到了请柬,但是福建发生军官叛乱,兵部尚书王琼派其前去处理。因此,王阳明躲过了受胁迫一事。王阳明知道朱宸濠造反是早晚的事,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更让他惊讶的是朱宸濠居然公然杀了孙燧,这就等于断了自己的退路,准备与朝廷对抗到底了。
朱宸濠在南昌迅速建立起他的伪政权,并将年号由正德改为顺德。他任命途钦、万锐等为御前太监,尊李士实为太师,刘养正为国师,参政王伦为兵部尚书,就连土匪头子吴十三、闵廿四、凌十一等人也被安排了重要官职。建立起了自己的伪政权之后,朱宸濠就开始肆意散布推翻武宗的檄文。
7.疑心生暗鬼,其实就是动心了
得知朱宸濠起事后,王阳明心里很着急。很快朱宸濠的北伐军出了南昌城,王阳明得知后,已经顾不得太多了。毫不犹豫地调头北上,前往南昌南面的吉安府。为了多争取一些时间,在去往吉安的路上,王阳明想出了一个计策。
王阳明命人制作了数百封朝廷下发的假文书,文书的内容是:已知宁王造反,命令两广、福建、江西各路兵马星夜兼程,赶往南昌剿灭叛匪。与此同时,王阳明花重金找了一些人,让他们把这些假文书缝到内衣中,火速赶往南昌。
朱宸濠捉住这些人后,从他们内衣中搜出了这些假文书。不看倒好,一看大为吃惊。但是李士实说:“王爷,不要中了王阳明的计策。王阳明喜欢使诈,这肯定是他搞得把戏。朝廷不可能这么早知道咱们造反的事,从北京到南昌可是很远的路啊。所以不必在意这些文书,咱们还是全力直捣南京吧。”
朱宸濠手上捏着那些假文书,说道:“非常时期,我们必须万分小心。”王阳明命人制造的这些假文书起到了作用,朱宸濠疑心了,王阳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心学是一门使人内心强大的学说,以让对手动心为秘密武器。俗话说,疑心生暗鬼。在王阳明看开,朱宸濠生疑了,其实就是心动了。良知会告诉他是非对错。如果他明知道是错的,却不想改正,那么便无可救药了。他会越来越多疑,所有活动都会瞻前顾后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做坏事的人总是疑虑重重,做好事的人总是心怀坦荡的缘故。
王阳明通过制造混乱信息,让朱宸濠的乱了心,从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六月十八日,王阳明抵达吉安府。吉安知府伍文定得知王阳明来了,喜出望外。王阳明在吉安府继续上疏朝廷,并着手准备工作,等朝廷派的官兵一到,即可领兵平叛宁王之乱。
用了一招故布疑云计后,王阳明决定再用一招反间计。根据朱宸濠已经生疑的情况,王阳明又伪造了一些书信,这些书信当然很“巧妙”地又落到了朱宸濠手上。这些书信的作用就是让朱宸濠的疑心更重,对他的得力助手产生怀疑。信中说,刘养正、李士实均给王阳明送来去密信,还有凌十一、闵廿四等也派心腹传来消息,他们都说自己是被宁王裹挟的,愿意归附朝廷,愿意戴罪立功。
刘养正、李士实曾在宁王的授意下见过王阳明,所以拿他俩做文章合情合理。为了做足他俩与自己交好的假象,王阳明特意派人将刘养正的妻女请到府中盛情款待,并让他们把一些信息传递给刘养正。一连串的假公文、假书信使朱宸濠乱了分寸。刘养正、李士实建议他直捣南京,他不想听从他们的建议,觉得那样做太过冒险,决定先对安庆进行围攻。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初一,朱宸濠率兵乘船顺赣江直扑安庆。留守南昌城的只有他的儿子宜春王、王府太监万锐等人。
王阳明的奏疏很快到了武宗手上,他没想到朱宸濠真的反了,而且还这么快。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调京城的官军前去平叛已经来不及了,江西一省官员、军队又几乎被朱宸濠控制了。现在能用的只有王阳明了,于是下令王阳明尽全力平乱。
得到皇帝命其平乱的旨意后,王阳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征集各领兵官员的意见。大多数官员认为,应该迅速北上,绕过南昌城,先解安庆之围。因为安庆很关键,朱宸濠一旦拿下安庆,那么南京城就危险了。
王阳明认为众官员说得有道理,究竟怎么解安庆之围,需要深谋远虑。他对众官员说:“朱宸濠得知我们赶往安庆,肯定会命令围困安庆的兵调转头来和我们大战,而九江城里宁王军以及南昌城中的宁王军亦会出动,攻击我军的背后,这样就会使我军腹背受敌。按照我军现在的实力,后果不堪设想。”
众官员一听是这个道理,忙问怎么办。王阳明说:“我们可以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去攻打南昌城,南昌城的主力军都被宁王带走了,很容易拿下。只要安庆那边能守住,不被攻破,宁王必定回兵来救。这样安庆之围便被解了。如果在回南昌的路上,宁王的兵将们听说南昌已经被我军拿下了,士气必然低落,这样就好办了。”
南昌是朱宸濠的大本营。占据了南昌城,不仅能够从侧面解除安庆被围困的境地,还可以反过来牵制朱宸濠,解除南京之险。这一策略,可谓一举多得。
朱宸濠领兵来到安庆后,本以为只要派人去劝降即可。因而他特意挑选了安庆知府张文锦的同乡潘鹏前去劝说。他低估了张文锦对朝廷的忠心,在大是大非面前,张文锦一点都不糊涂。他不仅拒绝投降,还将潘鹏的人头砍下来,挂在了城墙上以示决心。
然后,他又让人写了一些辱骂宁王的条幅挂在城墙上,又派出士兵轮番对宁王进行辱骂,大骂宁王大逆不道。朱宸濠彻底被激怒了,决定派兵猛攻。可安庆城布防严密,派兵苦苦攻打了七天,也没能拿下。宁王苦战安庆之时,王阳明带兵赶到了南昌城。
在对南昌发动进攻之前,王阳明向南昌城里的百姓发了即将要攻城的告谕。说朱宸濠谋反是大逆不道之举,必将受到朝廷的镇压。百姓不要惊慌,跟随宁王的人或官员也不要惊慌,只要迷途知返,开门投诚,都可以网开一面,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七月十九日夜,先头部队到达南昌的广润门外。王阳明亲自到广润门外誓师,颁布并申明了军纪。命令部队听鼓声而行动,一鼓附城,再鼓登城,三鼓拿不下斩队长,四鼓拿不下斩将领。
第二天黎明,一阵阵鼓声的响起,各部队发起了对南昌的进攻。早已经被告谕书弄得军心涣散的守城军队,虽做了抵抗,但是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何况王阳明的军队来势凶猛。到了中午时分,王阳明的军队便占领了南昌城。
宁王府的人一听到南昌城失守了,便纵火自焚了。霎时间,疯狂的火势蔓延到了周围的民居。在王阳明的指挥下,攻城的士兵立即投入到救火的队伍之中。在王阳明有条不紊的安排下,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控制。
很快,南昌城陷落的消息传到了正在苦攻安庆城的朱宸濠的耳朵里。南昌城是他自幼生长的地方,也是他的大本营,怎么能弃之不顾呢?于是,他决定回兵营救!
李士实劝告说:“王爷,我们当前的目标不在南昌,而在南京啊!只要我们拿下安庆,就可以顺长江东下,迅速占领南京。只要您在南京登基称帝,还怕南昌不会臣服吗?”朱宸濠怒视李士实,突然从身上抽出王阳明挑拨他们关系的那封书信,重重地摔在李士实的面前。
李士实傻了眼,刘养正急忙出来劝说,他的观点与李士实一样。没想到朱宸濠大声斥责他吃里扒外,还列举出了他的妻女就在王阳明府中的事实,这让刘养正无言以对。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都是王阳明使得诡计,但是当时朱宸濠已经昏了头,已经失去了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立即派先遣部队去救南昌,自己率领大部队随后就到。王阳明得到朱宸濠迅速回兵的消息后,立刻命令军队进入备战状态。
七月二十三日,朱宸濠的先遣部队已经逼近南昌城。二十四日,朱宸濠所率领的大军已经到达南昌城外的王家渡。王阳明派吉安知府伍文定率领军队同朱宸濠的军队进行正面的进攻。战了一会儿败走,部分敌人紧追不舍,就这样把他们引入了早已设好埋伏的埋伏区。伏兵杀出来后,致使朱宸濠的军队损失惨重。如此一来,朱宸濠不得不又从九江、南康等地调集军队前来支援。
王阳明得知朱宸濠将九江、南康的守城军队调出后,立即派兵前往这两座城,迅速收复了这两座城市。朱宸濠得知后,懊恼不已。
在与朱宸濠的较量中,王阳明通过使手段令朱宸濠动心了。朱宸濠之所以动心,是因为心中生疑了,良知已经被蒙蔽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良知,那便等于失去了主心骨,像个木偶一样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朱宸濠的身体没有被王阳明牵着走,但他的心已被王阳明牵着走了。
8.尚功利,祟邪说,是谓乱经
从出兵到拿下南昌城,王阳明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场大火烧尽了宁王朱宸濠曾引以为傲最为稳固的根据地。对于那些愿意臣服朝廷的人,王阳明并未进行责罚。对于生命,王阳明始终怀有敬畏之情。取人性命,很多时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二十五日,王阳明正忙着战后的安抚工作,忽有探子传回消息:朱宸濠的先锋部队——大约两万人已由凌十一和闵廿四率领往鄱阳湖而去。
王阳明知道,宁王朱宸濠一定不甘心,准会找机会反扑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虽然水战是他的弱项,并且军中没有一艘战船,有的只是一些商船和渔船,但是他心意已决,准备来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
王阳明的军事才能朱宸濠算是领教了,为了防范王阳明的偷袭,派了几百艘战船组成船队,每日在宽广的鄱阳湖湖面上巡游。这其中就有土匪出身的凌十一、闵廿四二人。一天夜里,巡逻队发现了一队“偷袭官兵”。巡逻队朝着“偷袭船只”猛发几炮,听见落水的官兵在水中发出凄惨的哀号声。
没有被击中的“偷袭船”掉头就跑,巡逻队乘胜追击,紧紧地跟在“偷袭船”后面。一直追出了十余里,眼看就要追上了。本以为能大获全胜的宁王巡逻队,被一声炮响猛然惊醒,原来中计了。还没等他们看清眼前的情形,只见四面八方冒很多小船,接着双方便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凌十一在战争中丢掉了性命,闵廿四侥幸逃脱。
本以为能够大获全胜的,却没想到损失惨重,宁王愤怒了。他找来李士实和刘养正,想听听他们有何退敌策略,谁知二人一致认为弃船逃生是上策。宁王听了很生气,骂他俩是懦夫。他决定与王阳明于鄱阳湖决一死战。
七月二十六日,宁王命人将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浩浩荡荡地向王阳明的渔船、商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激战的过程中,伍文定的船被一颗炮弹击中,伍文定的头发和胡子都被烧焦了,但是他依然指挥部下奋力进攻。他的这种精神大大鼓舞了士气,没有人轻言撤退。
早在开战之前,王阳明便让人做了一批小木牌。正面刻着:免死牌。背面刻着:宸濠叛逆,罪不容诛,胁从人等,弃暗投明。手持此牌,既往不咎。
开战后,王阳明派人将小木牌放入河水中。宁王的士兵看见了,纷纷跳入河中,去抢夺那块能保全自己性命的小木牌。其实,这些士兵心里很清楚,宁王的行为大逆不道,他们也不想跟着宁王去送死。如此一来,他们只顾保命,哪还有奋战之心。
战了一段时间,王阳明命人在其指挥船上升起一块写着“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的条幅。朱宸濠的军队看到后,不知道是真是假,立刻乱了阵脚。
连老天似乎都在冥冥之中帮助王阳明,原本宁王船队顺风顺水,忽然风向调转,变成了逆水行舟了,而王阳明的船队则顺风顺水起来,很快小船队便将宁王的船队围了起来。
小船上装满了浸过油的芦苇、干柴和硫黄,官兵们将芦苇和干柴点燃,纷纷向宁王的战船上扔去。与此同时,带火的弓箭如雨点般射入战船之中。很快宁王船队便着了起来。火借风势,越着越旺。士兵们顾不得打仗,只顾着抱头鼠窜了。
见到此情此景,朱宸濠知道大势已去,唯有摇头叹息。远处的官军大喊着:“活捉宁王,赏赐万金!”逃生的欲望使得他于匆忙间跳上一艘小船,但因为自己不会划船,迟迟逃离不出险境。正在焦急之时,他发现前面恰好有几艘渔船,他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急忙喊渔夫们将渔船划过来。渔船靠近后,他立即对渔夫们说:“我是宁王,快将我运送到安全地带,必有重赏!”渔民们听后,二话不说便让他上了船。还没等他坐稳,渔民们便用绳索将他牢牢地捆了起来。原来,这些渔民都王阳明让士兵们假扮的。
败局已定,这让朱宸濠想了在未起兵之时,其妃子娄妃的劝告。娄妃曾劝他不要有非分之想,安心做自己的王爷就好了。当时朱宸濠觉得娄妃不过是妇人之仁,现在想起来,要是听娄妃得就好了,但是为时已晚。
虽然已经被擒,但是气势上仍不能输。当朱宸濠被押至王阳明面前时,大声道:“我们朱家的家事,何烦你这般费心!”
王阳明说:“天子的家事,就是国事。”
朱宸濠又说:“你尽管拿去我的头衔、家财,只求你留我一条命!”王阳明见朱宸濠嚣张的嚣张气焰有所缓和,冷冷地说:“国有国法,怎么处置你,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到了最后,朱宸濠气势更弱了,诚恳地请求王阳明帮他收敛娄妃的尸体。说到此处,王阳明倒是动了恻隐之心。
这位娄妃,贤惠端庄,知书达理。她是上饶大儒娄谅孙女,王阳明与娄谅是忘年交,曾一起探讨过学问。看在娄先生的面子上,王阳明立即派人去寻找娄妃。找到娄妃的尸体后,王阳明按照礼数将娄妃厚葬于湖口。
震惊朝野的宁王之乱,在王阳明的指挥下,就这样迅速被平定了。七月三十日,王阳明将胜利的捷报上报给朝廷。同时,还罗列了这次战争中的立功人员,希望朝廷能对他们予以嘉奖。随后,王阳明便投入到了战后安抚军民的工作之中。
堂堂大明朝的王爷,最后却成了阶下囚,这让王阳明心生诸多感慨。如果宁王早日消解心中的怨气,不听那些术士们的吹捧,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了。但是说到底,宁王还是败在了自己的手里。王阳明在《尊经阁记》中说:祟邪说,是谓乱经。在王阳明看来,祟尚功利,祟信邪说,这些都会导致自己的内心发生混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世事难料,康庄大道与万丈深渊也许就在一念之间。
面对着横七竖八的士兵们的尸体,王阳明更是百感交集,在《鄱阳战捷》中他写道:
甲马秋惊鼓角风,旌旗晓拂阵云红。
勤王敢在汾淮后,恋阙真随汉江东。
群丑漫劳同吠犬,九重端合是飞龙。
涓埃未尽酬沧海,病懒先须伴赤松。
9.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武宗皇帝自幼不愿意受束缚,养成了任性妄为的个性。在执政初期,宠信刘瑾等“八虎”,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刘瑾为他建立了豹房,供他玩乐,极尽荒唐之事。刘瑾死后,他又宠信钱宁、江彬等奸佞小人,依然做着各种荒唐事。
武宗自幼尚武,有一个将军梦。他曾经化名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朱寿”,到宣府、大同、延绥去巡察西北边境。在巡察的过程中,与鞑靼小王子所率大军相遇。小王子得知明朝边防守备森严,赶紧下令撤兵。武宗见鞑靼兵撤了来劲了,下令全力追赶。追了好久,才追上一小股鞑靼兵。双方打了起来,官兵力弱只杀死十六名鞑靼兵,官兵却死伤数百人之多。武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凯旋”的姿态,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
另外,武宗皇帝还让吏部加封“朱寿”为太师。群臣见皇帝如此荒唐,有失体统,便联名上奏劝谏。没想到惹恼了武宗。他下令将上奏的官员逮捕的逮捕,杖毙的杖毙。这样一来,群臣们再不敢多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胡闹。
当朱宸濠谋反的消息传来后,朱厚照在震惊的同时,“将军梦”又被挑起了。这么好的一个显示自己的机会,他怎么可能轻易就放过。再加上平日里和自己舞刀弄枪的陪练们不断唆使,他决定御驾亲征。其实这些人哪里是想建功立业,不过是想去江南游玩罢了。
皇上要御驾亲征了,很多大臣是持反对意见的。原因有三:一是武宗皇帝是一国之君,不应该以身犯险;二是朝中将领可以替皇帝分忧,皇帝没必要亲征;三是皇帝出征南方,动辄数万兵马,劳民伤财不说,还会侵扰沿途的百姓。但是谁稍微一提,皇帝便会严惩,于是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了。
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王阳明耳朵中之后,他以为是胜利的奏疏在路上耽搁了,皇帝才会有御驾亲征的想法,其实皇上率军离京的第二天,王阳明的捷报便到了。正德十四年(1519年)八月十七日,王阳明再次上书朝廷,说宁王叛乱已平,请求皇帝返回京城。朱宸濠及其他俘虏,他会亲自押解送往京城的。
结果,王阳明的奏疏,在半路上便被许泰拦了下来。许泰是皇帝御驾亲征的随行人员,此人心术不正。他看出了皇上想要出风头的心,他对皇上说:“战功不能被王阳明这样一个文人抢了,可以将王阳明胜利的消息封锁起来,假装不知道,继续前进。”
武宗皇帝认为许泰的建议非常好,于是下令封锁胜利的消息,带着十万精兵和将帅浩浩荡荡地赶往江西。八月骄阳似火,这些人即便是能走到江西,恐怕也没有了力气做别的事情了。将帅们建议皇上放弃走陆路,改走水路。这样可以免受舟车劳顿之苦,也可以凉爽一些。皇上认为这个建议很不错,于是改走水路。
王阳明这边,将奏折派人送往京城的后,便押解着宁王朱宸濠向京城出发。行至半路,听说皇帝率领的军队早已出发了,王阳明又气又着急。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没过几日,皇帝一行人来到了扬州。再次收王阳明的奏疏后,许泰对皇帝说:“如今全天下人都知道您带着十万兵马御驾亲征,如果我们就这样回去,岂不是成了带着十万兵马外出游玩了?”皇上觉得许泰说得有道理,更坚定了不回京的决心。可是宁王之乱已平,还要去征什么呢?皇帝为难之际,许泰开口道:“皇上,臣有一计。您可以命令王阳明将宁王放了,然后您再亲率官兵与之大战一场,将其活捉,这样您的丰功伟绩便无人可比。”
皇帝一听便乐了,笑道:“妙哉,妙哉,就这么办了。”
王阳明押解着朱宸濠即将到达杭州时,遇上了锦衣卫。他们带来了皇帝的指令,让王阳明即刻将宁王押回南昌城,将其放回鄱阳湖,等“朱寿”大将军亲自去捉拿。王阳明很清楚,这位神秘的“朱寿”大将军,便是皇帝本人。如此荒唐的主意,也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
王阳明认为,战争不是游戏,不能由着皇帝的性子来,可是他又不能公然抗旨。怎么办呢?怎么做才能阻止皇帝的荒唐游戏呢?他想来想去,想到了京兵部尚书兼好友乔宇。他从乔宇那里得知了张忠、许泰、张永等人的动向。
皇帝御驾亲征后,与自己一向不和的张忠马不停蹄直驱南昌。如果自己真的将朱宸濠押回去,张忠会想尽一切办法整他,再者朱宸濠绝对不能放。深思熟虑一番后,王阳明决定将宁王朱宸濠交给太监张永,让他邀功的同时也为自己说说好话,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太监张永,在扳倒大太监刘瑾时起到过重要作用。相对来说,他还算一个正直的人,不愿意与张忠、许泰、江彬等人同流合污,但是也不想得罪他们。他曾在刘瑾身边多年,很懂得与奸佞小人相处。所以,王阳明前去求见时,先吃了一道闭门羹。
张永当初对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阳明镇抚南赣心存疑虑。后来王阳明先后平定了南赣汀漳的匪患,如今又平定了宁王之乱,张永也佩服起王阳明。他之所以不见王阳明,主要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他知道皇帝想要干什么,也知道知道张忠、许泰、江彬等想要干什么。他不想与他们之间产生任何的不和谐。
情急之下,王阳明硬闯了进去。他开门见山地对张永说:“江西的百姓已经饱受战乱之苦了。如今皇上让我押着宁王回南昌将其放了,皇上再与宁王大战一番,百姓们恐怕又要被逼上山当土匪了。”王阳明的一身正气和说辞慑住了张永。深入交谈后,张永又为王阳明的才学、眼界所折服。人人都想居功自傲,而王阳明却将自己生擒的战俘拱手送给他,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这是何等的气度!张永决定帮王阳明一把,收下了烫手山芋——宁王。并嘱咐王阳明,向武宗低头,不要与皇上与理据争,那样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一块烫手山芋终于送了出去,王阳明长舒了一口气。在与宁王作战时,他曾问手下兵法的要义是什么?手下想了半天都答不出来。王阳明当即说出了八个字: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是指绝对不动心的状态,没有任何动摇,不受任何的约束。随机而动,是指物来顺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实就是守住自己的主意,随机应变解决问题。这次在解决朱宸濠是放是留这个问题上,王阳明一直抱着“不放”的决心,随机而动最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10.—切得丧荣辱,犹如浮云过眼
王阳明听了张永的意见,决定北上面圣,向武宗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经过镇江时,顺便拜访了原吏部尚书杨一清。此人为官刚正不阿,在扳倒大太监刘瑾时曾与张永一起出了不少的力。
王阳明向杨一清道明自己决意到扬州面圣之事后,杨一清先是笑而不语,后笑着说:“守仁啊,你可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你可知功高盖主的道理?”杨一清这一问,王阳明怔住了。王阳明仔细一想,杨一清说得有道理啊。在无限风光来临的同时,无数诽谤也就随之而来了。越是关键的时刻,越要头脑清醒。此时前去面圣,说不准会让江彬等人抓住把柄。
决意不再北上面圣的王阳明,来到杭州西湖湖畔的净慈寺,一边休养,一边等待张永的消息。王阳明认为,皇帝的目标是朱宸濠,只要张永把朱宸濠交给他,他便不会率大军继续前进了。张永的官高于张忠等人,有他压着这帮小人,应该不会有大问题的。
但是形势的发展并不像王阳明想的那样。在净慈寺休养期间,他没有等到皇帝返京的消息,反而听说皇帝早已派张忠、许泰领着官军挺进了南昌城,而御驾则继续南下。得知这个消息后,王阳明拖着病体离开了杭州城。
到达镇江时,接到皇帝任命他为江西巡抚的圣旨。王阳明只好逆水而上,赶往江西。
十一月,王阳明到达南昌城。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南昌城刚经过一场战争,本来就满目苍夷,没想到过了几个月后,不但没有恢复,反而更加惨不忍睹了。
原来许泰和张忠带着两万精兵来到南昌后,打着“扫平宁王的余党”的口号到处胡作非为。其实南昌城里并没有太多宁王的余党给他们抓了,于是他们到处栽赃陷害,一个不顺心,就会给人扣上“宁王余党”的帽子,有钱的人家动辄被敲诈勒索,没钱的人家只能被抓到军营去被打被骂。
就连在鄱阳湖一战中英勇无比的吉安知府伍文定,王阳明的学生冀元亨,也都被当作宁王余党抓了起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伍文定的罪名是身为吉安知府,长期留在南昌,图谋不轨;冀元亨的罪名则是出入过宁王府,给宁王讲过课。王阳明再三交涉,却只救出了伍文定一人。冀元亨在世宗即位后才被放出来,遗憾的是出狱五日便去世了。
尽管王阳明心中非常气愤,但是他认为不能因小失大,而应当从大局出发,安抚这些从北方来的官兵,并想办法让他们尽早离开南昌城,给这里的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在王阳明的安抚下,北方官兵逐渐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敬佩起来。到了冬至这个传统祭祀亡灵的日子,王阳明命人挂上白幡进行祭奠活动。这激起了那些远离故土的北方官兵的思乡之情,纷纷要求北归家乡。
张忠、许泰见官兵们已经被王阳明感化了,再继续待着南昌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但是,他们不甘心就这么走。临走之前,想弄难为一下王阳明,让他丢些颜面。许泰提出要与王阳明比试射箭。许泰是武将,骑马射箭自然不在话下。王阳明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很多官员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怕他在靶场上出尽洋相。
许泰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如果王阳明拒绝,会被人讥笑没有胆量。如果王阳明接受,那必输无疑,肯定会出丑的。
众人都觉得王阳明可能会拒绝,没想到王阳明爽朗一笑,应邀入靶场。连发三箭,箭无虚发,箭箭都中靶心。在场的人,一片欢呼。一个文人居然箭术如此了得,官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就连心术不正的许泰也暗暗佩服起王阳明。看来王阳明能平定南赣汀漳匪患及宁王之乱,确实有真材实料。张忠、许泰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南昌城。
正德十四年(1519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皇帝一行人到达南京。南京的繁华让这些人大开眼界,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的夏天,皇帝都没有离开南京。张忠等人见到皇帝后,自然说了不少王阳明的坏话。但是,当时皇帝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体验南京的新奇上,再加上那段时间张永一直在他身边为王阳明说好话,皇帝实在不想为王阳明的事情操心。
但是,张忠等人不弄倒王阳明不甘心。想来想去,他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一天,张忠对皇上说:“皇上,我们不妨来做这个游戏吧。您下旨召王阳明来南京,如果他真的有问题,肯定会因为害怕而不敢来。他敢来就证明他没事。”一听是游戏,皇上顿时来了兴致,于是下旨命王阳明火速赶往南京。
在此之前,张忠等人曾多次假传圣旨让王阳明前来,都被王阳明识破了。张忠等人认为,这次真圣旨,王阳明依然会认为是假圣旨,不肯前来。这样一来,他便落入了他们的圈套。其实,王阳明早就想面圣了,只是苦于没找见合适的机会。
这一次,皇上的圣旨一下,张永就派人将确切消息告诉了王阳明。王阳明接到圣旨后便立即启程,并派人前去报告自己的行程。王阳明的做法,出乎张忠等人的预料。
得知王阳明已经从南昌出发,张忠等人慌了。王阳明抵达芜湖时,许泰、张忠等人担心王阳明来了他们遭殃,竟然向王阳明发出伪诏,命令王阳明停止前行,在芜湖待命,等待新的旨意。
王阳明不知道是假圣旨,一等就等了半个月。他前进不得,后退不得。迟迟没有等来新的旨意,王阳明的热情渐渐磨没了。没想到自己一腔热忱,却难以面圣表达。没有办法,他再次去了九华山。在山中寻了一处草庵,每日静坐,修炼起了道术。过了一段时间,张永捎来口信,让王阳明再次上书,把这次平乱之功归于皇帝,并要尊称皇上为大将军。王阳明知道张永是好意,是为了他好,但是这种做法还是觉得不妥。
在平定朱宸濠之乱后,王阳明已经多次上书。不仅把整个平定叛乱的过程写得很详细了,就连有战功之人的名字都罗列了出来。事情的来龙去脉皇上应该早已清楚了,但是他还是执意御驾亲征,看来不不送出战功他是不打算回去了。
皇上不急太监急啊,皇上这一出征就是一年,回京该如何向朝中的文武百官交代啊。于是,张永顺应皇上的心思,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其实,他这也是在帮王阳明。顺着皇帝的心思,皇帝高兴了,才能够早日率领大军回京城。将功劳让给皇上,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王阳明不是贪恋军功之人,既然皇上想要,那就给他吧。于是,他听从张永的建议,再递上奏疏,说此次平定叛乱完全是奉旨行事,正是在皇帝的指挥下,才顺利平了宁王之乱。实则皇上是这次平乱的大将军。
看到这份奏疏,皇帝兴奋不已。为了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功绩,他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收服俘虏朱宸濠的仪式。心满意足之后,皇帝便率领军队风风光光离开了南京城。
很多人为王阳明感到委屈,明明是他的战功,怎么生生就被皇上夺了去?对此,王阳明倒是看得很淡。在回顾整件事时,王阳明说道:“经过这种大的利害、毁誉的考验,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从耳边吹过,不足以动摇我的想法。今日我取得如此功绩,只不过是一时的良知随机应对罢了,犹如浮云过眼,转瞬就忘掉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