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

普通人如何才能够把握机遇,取得更大的历史性成就?范德比尔特正是帮助我们了解自我、战胜自我、成就自我的绝佳案例,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细细体会。——慕桥宸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大富豪——范德比尔特

提起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 似乎人们很难将他同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等世纪富豪联系在一起。没错,范德比尔特出生于1794年,算年龄,他要比上述几位大人物年长40多岁,可以说属于“父辈”级别的人物;算出身,范德比尔特属于荷兰裔美国人,自17世纪移民到美国后,家族世代依靠务农为生,家境艰苦。但尽管如此,这丝毫不影响他后来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2)

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

毫不夸张地说,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范德比尔特是掌控全美绝大多数铁路线路的超级大富豪。如果说卡内基是“钢铁大王”,那么范德比尔特就可以称得上“铁路大亨”——他在美国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甚至“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崛起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范德比尔特的身影。

直到如今,范德比尔特家族同洛克菲勒家族一样,能够深刻影响美国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那这位被称为“铁路大亨”的范德比尔特究竟有多么富有呢?据统计,1877年,82岁的范德比尔特去世时给子女留下的财富总额,就高达1.05亿美元。这些资产,是当时美国GDP的1/87,货币总量的1/20。

如果我们把购买力和通胀的因素算在内,1.05亿美元就相当于2007年的1430亿美元,这要比2018年亚马逊CEO贝索斯的身价还要多出310亿美元,并且财富的含金量要更高。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4)

亚马逊CEO贝索斯

但是,仅仅是这样还不能显现出范德比尔特传奇的一生,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范德比尔特在前69年做的并不是“铁路”的生意,而全部投身在“水运”上。并且在“水运”行业上,他也做到了足够优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水运大亨”。如果不是他在铁路的成就上更大,他更有可能以“船长”的名号被世人所知晓。

那么,范德比尔特是如何进军到“铁路”行业的呢?我们知道,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发展步入到快速工业化的历史潮流中,范德比尔特以敏锐的目光看到了铁路发展的光明前景。于是,他以近70岁“高龄”,毅然放弃了曾经取得的成就,果断转型,all in 铁路,在短短十几年的情况下,取得了直到现今仍被无数后人称赞的伟大历史成就,终成为仅次于洛克菲勒的世界第二大富豪。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5)

美国铁路

看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有着如下的疑问:

第一,范德比尔特是如何从穷苦落后的家庭走出,破除种种困难,从而成为水运行业中的大企业家的?

第二,在遇到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时,范德比尔特又是如何抉择,从而在铁路行业积累起如此巨量财富的?

第三,从范德比尔特身上,我们能够学到这位“铁路大亨”怎样的创业智慧与心法?

今天,我将以范德比尔特一路崛起的例子,来系统地探究、学习他的思维模型,从而更好地帮助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6)

01 找准新平台,成就新自我:从白手起家到成为蒸汽船企业家

范德比尔特是一个特别善于“借势”的人,这种“会找平台”的能力不仅帮助他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还让他一步一个台阶,快速进行着自我迭代。

他于1794年出生在纽约的史丹顿岛。作为荷兰裔美国人,范德比尔特一家人日子过得清贫且辛苦。由于老范德比尔特在务农的同时,还做着将客人或货物运送到曼哈顿岛的生意,因此范德比尔特从小就对水运行业异常熟悉。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7)

古老的帆船

要知道,在美国建国后的一百年的时间里,水运一直是大规模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1810年,年仅16岁的范德比尔特就洞察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向母亲借了100美元购买了一座帆驳船,便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所做的事情和他父亲做的差不多,就是将游客或者货物在史丹顿岛和曼哈顿岛来回运送,以此来赚取运费和差价。

但正是“借”着水运行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加之范德比尔特对水运有着独特的天赋和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这位年轻人就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小船队,财富也逐渐积累起来。1817年,范德比尔特就拥有了9000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可就当他认为自己的事业非常顺利之时,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彻底打破了范德比尔特的愿景。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8)

蒸汽船

蒸汽船相比帆驳船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这些优点是帆驳船远远不能相比的。同时,富尔顿还与当时的美国驻法公使利文斯顿强强联手,向州政府争取到了在特定水域运营蒸汽船的权力。一瞬间,富尔顿就将范德比尔特逼到了绝境之中。

范德比尔特一买不起蒸汽船,二没有政治能量,在帆驳船与蒸汽船的较量中,他注定失败。那么,他该如何应战呢?

范德比尔特没有选择以卵击石,也没有继续依靠着自己落后的帆驳船去与先进的蒸汽船进行竞争,而是用曾经用过的方式,再次依靠“借势”成就自我。他卖掉了自己的船队,寻找到了新的平台。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9)

蒸汽船

范德比尔特找到了当时的大商人托马斯·吉本斯,成为了吉本斯旗下的一艘蒸汽船船长。但是,想要打败富尔顿的蒸汽船公司,拥有蒸汽船仅仅是第一步,打破州政府赋予富尔顿的特许经营权,这才是最重要做的事情。

这时,范德比尔特想到了“媒体”和“法院”。范德比尔特认为,如果自身的声音不够强大,那么就说服大多数人,一起壮大诉求来达到自身的目的。而这本质上还是一种“找平台”的能力。

通过发起竞争、斥诸媒体、发起诉讼的方式,182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最高法院认定州政府授予公司特许经营权的合法性无效,推翻了富尔顿等蒸汽船公司在特定水域运营蒸汽船的权力,这一案例,史称“吉本斯对决奥格登案”。范德比尔特由此大获全胜。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0)

华盛顿的美国最高法院

1826年,吉本斯去世。3年后,范德比尔特成了自己的蒸汽船公司,并开始独立运营。从帆驳船队的老板,到蒸汽船公司的企业家,这位水运强人仅仅用了12年的时间。

通过找准新平台,借势成就自我,范德比尔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这样做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自身的发展永远超越不了平台的范围。范德比尔特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哪怕自己成为“平台”。

那范德比尔特又是如何做的呢?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1)

02 瞄准大市场,发动新竞争:通过反垄断和“航线掠夺”的方式,积累财富与能量

范德比尔特属于蒸汽船的行业的后来者,当他成立了蒸汽船公司、进军水运行业时,市场份额早已被大型的蒸汽船公司所垄断。到此时,范德比尔特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够打破垄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范德比尔特想到了两个办法。

  • 第一个办法,以“没有垄断”为旗号,发动民众向大公司施压。

范德比尔特再一次动用“媒体”的力量,在公众面前诉说“没有垄断、自由竞争”带来的好处。他曾这么评价自己的竞争行为:

“我将以一己之力向专横跋扈的庞大公司联合体发起反抗。竞争为公众带来了便捷,我所采取的行动将为公众带来收益。”

通过以利益反差来塑造“牺牲小我为大我”的正面形象,范德比尔特赢得了多数民众的支持,加之范德比尔特所定水运票价极低,大量的民众选择了他的公司,水运行业的市场份额发生了显著变化。

  • 第二个办法,利用“航线掠夺”的方式,积累财富,推动增长。

范德比尔特用极低的票价赢得了民心,同时也给予了大型蒸汽船公司极高的成本压力。这样的竞争方式,不断迫使竞争对手放弃了竞相降价策略,转而用收购运营权的方式,将范德比尔特“请出”这条航线,哪怕付出十万美元的代价。后来,这种方式被称之为“航线掠夺”。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2)

蒸汽船

通过“航线掠夺”,范德比尔特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资金,从此拥有了更大的能量去创新和发展新的增长模式,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本和金钱。

1840年,范德比尔特的公司发展成为了一支由100条蒸汽船所组成的大型船,其本人也成为了全美最大的船东,后来,范德比尔特被《商业日报》称之为“船长”。

等到1860年时,范德比尔特在蒸汽船航运业已经拥有了“国王般的权力”。但对于这位从小桀骜不驯、谋求更大成就的荷兰移民后代来说,远远不足以满足他的胃口。

1863年,他再一次瞄准了铁路行业。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3)

03 果断放弃存量,积极拥抱增量:从“水运大亨”到“铁路大亨”的华丽转变

1863年,南北战争还在进行时,范德比尔特就敏锐地意识到铁路在运输行业所孕育的巨大潜力。当做出了这个精准判断后,他便不再以幕后投资手的身份出现在铁路行业中,而是以哈莱姆公司总裁的身份,深入介入到这场还不为当时人们所察觉的商业机会中去。这一年,他69岁。

在这时,范德比尔特早已经在蒸汽船航运业叱咤风云,但是,过往所取得的成就,丝毫没能让范德比尔特起留恋之心。他陆陆续续将自己的所有资产卖出,全部投入到铁路行业。因为他知道,今后运输业的核心,不再是水运行业,而将会成为铁路行业。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4)

美国铁路

但是,投资行业容易,深入行业内部进行具体操作很难。在当时,也有商人看到了铁路行业的潜力,为什么他们没能取得范德比尔特那样的成就呢?

那时因为范德比尔特的做法和当时大多数人很不一样——他不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在修建铁路方面,因为那样做不仅耗资巨大,同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对新兴行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范德比尔特而是一直致力于购买已经修好的铁路,通过不断改善经营管理、降低价格,将通往重要城市的铁路线路打通,连成一座座铁路网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了东海岸的铁路网络。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5)

美国铁路

1864年,在经过“哈莱姆之战”后,范德比尔特实力大增。后来他通过类似“大量收购股票”的方式,控制了哈德逊铁路和纽约中央铁路等十几条铁路,终于构建成了一座属于他自己的“铁路王国”。

范德比尔特,也从“水运大亨”变成了“铁路大亨”,大量的财富源源不断向他走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富豪。

范德比尔特深度分析 从范德比尔特的崛起之路(16)

04 再论范德比尔特

范德比尔特的一生,跌宕起伏而又精彩纷呈。从一穷二白的农场子弟,到成为富可敌国的“铁路大亨”,他的一生,充满着勤奋与努力,智慧与勇敢,通过学习范德比尔特的一生,我们能总结出如下的创业智慧与增长心法:

第一,没有平台,就要学会“借势”平台。任何的个人成就,都是建立在某一平台之上的。只有学会“借势”,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范德比尔特的前半生,就是不断借势、不断寻找新平台,从而达到自我迭代的目的。

第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多维度竞争。竞争的本质是找准自身的长处,去与他人的短处进行比拼。通过范德比尔特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找到他人的弱项,我们才能有获胜的可能。

第三,看准大势,果断投入。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大势来临之时,不要被眼前和过去的利益所蒙蔽双眼,要不惧未来,百分百投入,这样我们才拥有了取得更大成就的底气与自信。


看了范德比尔特的故事,你有没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欢迎写在留言区,与我进行交流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