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哭得那么伤心吗(人真能把自己哭中毒)

来源:湖北经视还哭还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必要哭得那么伤心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必要哭得那么伤心吗(人真能把自己哭中毒)

有必要哭得那么伤心吗

来源:湖北经视

还哭!还哭!

熊孩子被揍

还不让哇哇大哭

只能强憋着抽抽

这场景~

小编实名感叹: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

辅导作业的家庭都是一样的

但是!

“揍”作业的老父老母们可知道

你们还真不能把娃揍成这样——

哭得抽抽搭搭停不下来

因为,这么哭下去娃可能会中毒

哭到抽抽、身体发抖?

真不是装的!

哭中毒?一点都不夸张!

哭着哭着就抽起来,呼吸频率加快、身体不自觉发抖,手脚发麻、头晕甚至抽搐、不能呼吸……这些症状,都是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表现,而过度通气,则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什么意思?

人的呼吸,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

吸气时,空气进入肺泡,肺泡旁边附属的毛细血管网把空气中的氧气(O2)带入血液中,同时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CO2)排出到肺泡中。呼气的时候,把肺泡中的CO2与残余的空气一起呼出。

这样一呼一吸,维持生命的新陈代谢。

呼吸不足会出现缺氧和CO2潴留,危害生命代谢,反过来,呼吸过度也不行。

呼吸频率过快、或者呼吸深度加大,这时吸入、呼出的气体过多,通气量增高,肺泡换气也增加。

肺泡换气增加有什么后果呢?就是二氧化碳(CO2)排出过度。

CO2是酸性气体,CO2排出过度,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迅速降低,在身体还没有来得及调节的时候,血液中酸性的碳酸(H2CO3)快速降低,碱性成分(主要是HCO3—)没有同步下降,形成“碱性血症”,或者称之为“低碳酸血症”。于是,血液的PH值快速升高。

此时,血液中的某些金属阳离子(钙、钾、钠等)会更容易与蛋白质结合。

进而导致钙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和钾离子同理),引起轻微的电解质紊乱。

当血浆中钙离子含量不足时,肌肉会出现抽搐现象;

当血浆中钾离子含量不足时,就会出现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血浆中的钠离子严重不足时,人就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呼吸性碱中毒”。

所以现在明白了吧,哭到抽抽、哭得手脚麻木、头昏无力,可能真不是“演技炸裂”,而是已经“中毒”了。

新闻上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女大学生看《复联4》“暴风哭泣”3小时送医院急救、小伙和女友吵架吵到手指痉挛、民警追嫌犯狂奔1公里抽搐昏厥、孩子被揍大哭不止手脚僵硬、男子遇堵车心情烦躁开车途中呼吸困难……这些都是过度通气引发的呼吸性碱中毒案例。

什么人容易呼吸性碱中毒?

引起“过度通气综合症”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如过度焦虑、紧张、情绪激动。

那么,排除疾病因素,哪些人更容易中招呢?

女性。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以女性为主,20-40岁上下最多见。多有明显的激动、生气、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作为诱因,起病和应急事件有明确的关系。情绪不稳定,学习、工作紧张者更容易发病。

另外,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较弱,他们会越哭越凶,所以,家长们也需要引起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呼吸性碱中毒的这些症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抽搐、晕厥……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前两者使机体代谢加快,可以产生更多的CO2,晕厥使呼吸减慢甚至短暂停止, CO2排出减少,从而纠正这种病理状态,使身体恢复。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病可以自然恢复,但是,对于特殊人群,最常见的是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是有致死可能的。比如,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导致死亡,也可能因为电解质紊乱诱发室颤而猝死。

学会这个急救方法!

医生提醒,由于过度通气的患者多没有器质性疾病,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但呼吸性碱中毒有可能引起大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减少,从而出现昏厥、跌倒,甚至手足、全身抽搐,未经缓解的还是要尽快就医。

从预防角度讲,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和紧张,遇到不顺心的事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

那如果遇到轻微呼吸性碱中毒怎么办呢?

分享一个小窍门。

用口罩或塑料袋围在患者口鼻处,吸进自己呼出来的空气。

身边的硬质的购物袋、硬纸盒、塑料盒、大水杯、饭碗(汤盆最好)等等都可以利用,罩住口鼻呼吸,一般3—10分钟就可以缓解症状。

实在无物可用,也可以用一张报纸卷成一个锥形纸筒,罩着口鼻呼吸。这些办法的原理都是回吸收呼出的CO2,限制CO2丢失。

医生提醒!

如果患者已经昏厥,则要尽快就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