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县香菇种植产业助力脱贫(信宜洪冠林下掘金)

深耕南药产业,引进大型药企,发力电子商务和消费扶贫……自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信宜市洪冠镇党委政府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推动产业扶贫助贫困户增收随着南药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洪冠镇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皮山县香菇种植产业助力脱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皮山县香菇种植产业助力脱贫(信宜洪冠林下掘金)

皮山县香菇种植产业助力脱贫

深耕南药产业,引进大型药企,发力电子商务和消费扶贫……自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信宜市洪冠镇党委政府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推动产业扶贫助贫困户增收。随着南药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洪冠镇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深耕南药产业助力区域“造血”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近年来,洪冠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足“林下”文章,打好“生态牌”,卖好“原生态”,引进大型药企,成立合作社,积极发动群众种植南药,现全镇南药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其中益智有5万多亩,南肉桂、巴戟、八角、牛大力、钩藤、砂仁、生姜、佛手等有1万多亩。镇党委政府将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长久之策,每年联系医药企业和帮扶单位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益智苗10万株、肉桂苗3万株、钩藤苗3万株,惠及有劳力贫困户二百多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益智、肉桂、钩藤等中药材走上了脱贫的道路。

依托南药特色产业,采取“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帮扶机制和土地流转增收、务工增收、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帮扶模式,该镇有劳力贫困户中的200多户近千人参与南药种植,公司或合作社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该镇6万多亩南药获得丰收,其中益智每亩的产量350至500斤左右,总产量达到1万多吨,全镇南药年产值达到3亿多元,南药深加工产值1.2亿元,预计能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收入3000多元。

引进龙头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近几年,洪冠镇党委政府制定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南药种植、加工、销售提供便利条件。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市冠源药业有限公司、信宜市康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信宜市华洪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分别在洪冠建有南药种植基地,累计打造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优质药材生产基地10个,总规模合计达到20000多亩,公司优先聘用贫困户劳动力参与南药基地的种植、管理和采收,薪金约100元/天,通过基地建设,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形成区域化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益。

云丽村山多地少,有种植益智的传统。该村因地制宜将益智作为扶贫产业推广发展,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1000亩的益智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种植的同时,还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云丽村支部书记潘绵良说:“云丽村有贫困户40多户,种植益智156亩,每亩产量350到500斤,净收益两三千元。”

信宜市康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直接在洪冠镇设厂,在打造种植基地的同时,延伸益智产业链,开发益智系列扶贫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康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村民种植益智只有益智仁有收益,现在公司会收购村民采摘的益智花、梗和叶,益智花可以做成益智花茶,益智梗打碎后可以做成饲料养鸡,益智叶则可以用于做益智粽。

据悉,仅益智花晒干后就能卖到250元左右一斤,每亩益智花收入能达2000元左右,另益智叶每斤收购价也达到4元。此外,康源公司基地现在日常用工需求在80人左右,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事种植、除草、施肥等工作。该公司在种植、初加工、深加工、销售、批发等方面带动就业人数达到3000多人。由康源公司开发的益智鸡也深受市场欢迎,全镇养殖益智鸡10万只左右,其中贫困户养殖规模达到近5万只,极大地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近年来,洪冠镇党委政府出台了奖补的措施和办法,鼓励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创建就业扶贫车间,使贫困群众就近安心就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出了一张“产业 消费 就业”扶贫良方,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电子商务 消费扶贫助力奔小康

洪冠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农产品资源丰富。为推进贫困户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参与产销活动、农产品推介会,组织组织商会、企业走进洪冠开展消费扶贫集中采购活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茂名供电局等单位和各地餐饮行业进行了大宗采购,每年采购金额100多万元,这些单位和企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洪冠贫困户,支持消费扶贫。

在传统销售渠道之外,洪冠镇积极完善特色农产品终端销售环节。去年1月,该镇建设了基于“电子商务 消费扶贫”机制的电商孵化基地,基地以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55户1635人为重点支持对象和服务对象,优先销售他们的农副产品,促进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据了解,基地运营一年多以来,先后进驻公司(合作社)和个人学员100多间(人),成功孵化企业和创业青年60多人。目前在运营的团队有30人,培育企业(合作社)达到15家,销售的产品主要有南药、益智鸡、益智粽、益智饮料、氹仔鱼、粉蕉、百香果、黄谷米、番薯、芋头、金砂石、竹编等特色产业,电商创业人员月收入数千元到万元不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

今年6月,洪冠镇电商孵化基地入选为广东省人社厅第一批“E网兴农” 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该基地培育了一批本地“网红”,不断提高全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洪冠镇党委书记黄雪锋说,未来一段时期镇委将发展电商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加大电商人才培训,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通讯员】黄钰洲 张建强

【作者】 杨建雄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