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对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学校管理以及教师队伍都做出了很多的调整和改革,目的当然是希望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和机会。

“县管校聘”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县管校聘了,学校推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利弊,也让有些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1)

什么是“县管校聘”?

简单来说,县管校聘就是对所有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和校长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这样的意义就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也就是说实行县管校聘后,所有教师包括校长从原来“某校某老师”变成了“县义务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

将定期强制老师和校长流动到县区域内的任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任职,不再有一位老师或校长终生在同一所学校任职的情况出现了。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2)

“县管校聘”实施后,好处显而易见

一线教师有危机感,教育教育竭尽全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占比很大,在这样庞大的队伍中鱼龙混杂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样一来就会有两极分化的现象:没取得职称的教师倾尽全力教学而获得职称的一线教师“偷奸耍滑”不仅占用教师职称的名额,还耽误了学生的学习。

实行县管校聘后,对于那些评上职称但“德不配位”的教师来说危机感更强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更加积极努力,这对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3)

让乡村学校看到希望,缩减教育差距

乡村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但因为各种现实因素,乡村教育并不能像城市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导致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但县管校聘推行后,老师有了流动性,城镇中优秀的老师就可能会到乡村学校中来,这让乡村学校和学生看到了学习的希望,也能促进教育平衡,缩减城乡教育差距。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4)

学校校长有了话语权,更利于管理学校

虽然是一校之长,但校长实际上是没有太多实权的,尤其是基层学校的校长,几乎没人愿意当,这也导致学校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问题。

实行县管校聘后,在管理学校时,校长的权利更大、对于资深但德不配位的老教师也不再“放任不管”,使学校管理趋于合理化。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5)

学校推行“县管校聘”,有利也有弊,老教师苦不堪言

县管校聘实施虽然好处很多,但弊端也要本看到,尤其是很多老教师在这样的管理下“苦不堪言”。

  • 弊端一:教师难安心教学,学生需要时间适应

县管校聘的流动性很大,对于教师而言虽然在哪里都是上课,但是经常调任让老师离开当前的工作岗位,很难保证老师能安心教学。

而且一部分老师还会产生“过段时间我就走了”的心理,有可能不对教学负责,影响的是学生。换个角度想,频繁更换老师,学生需要不断适应,也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6)

  • 弊端二:不利于教育事业长久发展

教育的目的当然是全面发展,但是县管校聘模式下,老师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大搞题海战术,用机械记忆训练学生达到“催熟”的目的。

如果仅仅以学生成绩对老师的工作评价进行“一刀切”,那么短时间内学生的成绩确实会得到提高,但从长久来看,破坏了教育生态平衡,不一定就是好事。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7)

  • 老教师成为“弱势群体”,直言:我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从知识结构、学历层次、教学观念、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综合来看,老教师几乎不占任何优势,甚至上课不如年轻老师有趣,在学生眼中也不那么受欢迎。

这些条件都让老教师有“落聘”的可能,甚至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那么所谓的终生从教就真的成了一句口号。

这也让老教师着急了,已经要进入退休年龄的他们在身体心理上都承受不了这份打击,而且如果不及时调整,老教师的今天就是你们年轻教师的明天。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8)

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县管校聘”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也要看到实行以来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教师队伍的组建,更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说得直白一些,教师是一个“良心活”,除了外界看到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做法,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老师,无论在哪里都会尽可能发光发亮。

县管校聘真会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吗(县管校聘实施后)(9)

写在最后:

想要发展教育事业,学生、老师、学校三方面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不能保证优质的教育,这也需要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调整为教育事业服务。

【今日互动】

你认为实行“县管校聘”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