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贺岁片(二十年前的贺岁片大腕)
看贺岁片,尤其是看冯小刚的贺岁片,曾经是每个人过年必备的习惯。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冯氏喜剧走过了数十载。在这多部冯氏喜剧当中,恐怕还要数2001年上映的《大腕》为最佳。
《大腕》 一片叙述了一个热爱中国的大导演泰勒在中国进行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与国内摄影师尤优结成了忘年交。然而泰勒突然病重,尤优不得不完成他答应泰勒的一个承诺:为其操办一出盛大而又喜庆的葬礼,即喜葬。电影重点描绘了准备葬礼的过程,在这个筹备过程中,尤优的“机智”和伙伴王小柱的贪婪使得电影妙趣横生。
至今,大腕中的许多台词仍然以表情包的形式广为流传。《大腕》造就了诸多经典语录。“不求最好,但求最贵。”,“4000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至今,大腕中的许多台词仍然以表情包的形式广为流传。
那么,究竟是什么魔力使得《大腕》能够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这还得归咎到《大腕》所具有的的三重属性:现实性,预见性,电影性。
现实性,使《大腕》足够接地气。在《大腕》前三年,冯小刚分别拍摄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在这些电影中,冯小刚凭借自己出色的想象力,独有的语言幽默创造了贺岁档的概念,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电影市场的票房传奇。
从冯小刚《大腕》前的三部电影中,我们能够很明确地从语言中捕捉到属于普通百姓,尤其是北京地区百姓的特征。有别于其他导演,冯小刚下沉到平民阶级,与同期的电视剧《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京味影视景观。
而在《大腕》这部电影中,冯小刚做出了些许突破。在形式上,他引进了泰勒这种西方式的面孔,在语言上他也引用英语,在往常的语言中增加了一个维度。
在《不见不散》中,也曾经出现过葛优教洋人说中文的景象。然而与《不见不散》中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同,在《大腕》这部电影中,更多的是两种语言近似的融合。因此在这部电影中,“I love you 您”,“no good”这些“洋夹土”的中式英文,成为了电影的笑点之一。
葛优扮演的尤优在电影中是一个普通的摄影师,也是冯氏电影中的一个典型的人物。这已经是葛优与冯小刚合作的第四部贺岁片,也延续了葛优在前三部中的贫嘴,北京腔。
葛优成为了冯小刚作品中市井文化的代表,他与泰勒,露西这些成功上层人士形成了对比,作为一个不懂英文的普通市民,尤优却能通过他的形体语言,甚至能与泰勒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是冯氏喜剧对精英文化的一次戏弄,也让观众在影视作品中找到自己。前些年风行的“葛优瘫”足以证明葛优形象在观众眼中的成功。
在这部电影中,尤优成为了一个具有英雄与骗子双重性的结合。在电影的前半段,泰勒是真正的大腕,而到了后半段,则成了泰勒通过电视观看尤优的“演出”。尤优的英雄形象通过传播媒介的变化建立,其骗子形象则是通过结尾疯人院的一幕幕衬托的。通过装疯来躲避责任,则是一次对当时金融市场乱象的一次讽刺。
如果说尤优还略显机智,那么王小柱简直就是大众身边的商人形象。他的投机,狡猾在言语和一举一动中显得淋漓尽致,做事也经常伴随着假大空的口号。尤其是在引进广告时的贪婪,更是将他逐利的形象展示到极致。其实,这充分地体现了冯氏电影的一贯风格和做派,即一种对主流精英文化的平民式调侃。
影片上映时,正值中国加入WTO的节点。《大腕》也对当时的情绪刻画到入木三分:中国市场做好准备了吗?中国电影做好准备了吗?《大腕》来了,国际的市场也来了。
在冯小刚的前三部电影中,葛优都能凭借自己小聪明化解矛盾,抱得美人归。在《大腕》这部电影中,却要借助外人之手解决问题了。冯小刚借电影之口喊出来一句句口号,也足以彰显当时社会的焦虑。
预见性,使《大腕》仍未过时这种预见性,或者也是当时的冯小刚所未能预料到的。但《大腕》这部电影确实照进了2001年之后直到现在的经济市场。
从最浅显的角度来说,《大腕》中葬礼广告的疯狂,在如今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从谷歌的广告营收,到如今各大视频网站见缝插针的广告投放,广告深入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正如《大腕》所展示的一样。
片尾疯人院的对白也被看作是《大腕》中最有预见性的一段话。“网站就得拿钱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体现的是互联网时代的烧钱大战,“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则体现了暴发户的心态,而“4000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则是真正成为了现实:现在的放假,何止4000美元?
电影亦对消费文化进行了解构。消费文化的符号充斥着电影:大片,广告,被恶搞的文化品牌。我们可以将泰勒的创作疲乏看作是主流文化的衰败与困境,那么之后的片段则可以是作为是消费文化的大行其道。
影片以“喜剧”和“葬礼”结合的无厘头形式,将消费文化的负面作为重点表现对象进行刻画。这一文化的主导者是尤优,因为没有了主流文化的包袱,尤优发扬了“一不做二不休”的精神,将泰勒葬礼上的广告招标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这个阶段,冯小刚将消费文化的荒谬通过尤优展现。在这个展示的阶段,尤优抛出了多个包袱,以展示的方式来体现消费文化的荒谬。而尤优在消费主义与现实生活寻找平衡点的过程,譬如公益广告的出现,就是一个发掘生活价值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重建的过程。
如果说第一次小皇帝喝可乐的画面,预示着消费文化开始入侵人们的生活。而在结尾小皇帝演员喝可乐的画面,则预示着消费文化与社会的完全结合。这也是在过去二十年间不断发生的事情。
电影性,使《大腕》真正受人欢迎作为一部电影,《大腕》自然归根结底需要通过电影性来保证视觉上和精神上的娱乐,用电影独有的视听语言来吸引观众。
与冯小刚之前的喜剧片不同,《大腕》加入了国际化的制作方式。在面向国际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讲好一个国际化故事的问题。冯小刚在《不见不散》中的处理方式是让葛优教美国警察英语,然而这种贬低的方式在国际电影中却难以奏效。
于是,冯小刚选择将泰勒的葬礼作为主要的内容,并以其“复活”作为结尾。转悲为喜,也皆大欢喜。
在叙事结构上,冯小刚将葬礼翻转成喜剧。先是通过葛优之口将这一翻转合理化,再通过王小柱的商人形象操办婚礼。这两者本可以合为一体,也更加简练。但正如卓别林在《孤儿寻亲记》中小偷的处理一样,两个角色更能形成影片的合理性:一个用于引出叙事,一个用于升华叙事。
《大腕》的戏中戏结构也令人惊艳,当闯祸的尤优和王小柱被关进疯人院,难道整部电影要以悲剧结尾?在疯人院的混乱之后,结局揭示了:尤优并没有疯,他成了泰勒新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广告商们也被泰勒完美地解决了。
此外,尤优与露西的关系则是冯小刚驾轻就熟的男女配,在他的前三部贺岁戏剧中,这样男女插科打诨,逗笑观众的情节简直屡见不鲜。
除去叙事,作为商业娱乐片无疑应该注重影片的视听效果。在视听语言上,《大腕》也比前三部喜剧片有了一些进步,甚至用到了当时最流行的电脑FLASH。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则是疯人院里的长镜头。整个镜头中包含着丰富的景别,广角镜头对着侃侃而谈的疯人进行特写。广角镜头产生的畸变显得夸张,扩大了疯人疯语的张力。
这种广角镜头并非仅在疯人院中出现过,在太庙的多处场景中,广角也利用王小柱的点衬托出整个建筑的宏伟。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则是《大腕》中的音效。《大腕》中的音乐从电子乐到“夜上海”,十分丰富。音效也与音乐进行了有趣的结合。在尤优拍卖广告的开场,镜头从打鼓切到发布会现场,音效也运用鼓声与敲击键盘的近似声音,完成了镜头与音效的完美切换。
结语:相对于近年来轰轰烈烈的明星堆砌,这部二十年前的喜剧却在现实中蕴含了预见性。冯小刚曾称这部电影不是荒诞风格,也不是正剧,而是用比较严肃的方式拍一个喜剧。
当我们谈到贺岁片,就绝对绕不过冯氏喜剧,也绝对绕不过《大腕》。冯小刚并非在贺岁上下完全的功夫,而是在喜剧的外表下包含哲理性的探索。在现实性的地基上不失电影性,又饱含预见性,这是贺岁片的一次突破,也是冯氏喜剧的一次巅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