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油的原材料(菜油----记忆的味道)

菜油的原材料(菜油----记忆的味道)(1)

01

记得小时候,提着油壶跟着妈妈去榨油坊里打菜油,看着棕褐色的散发着特殊香味的液体被老板用漏斗和油瓢灌进油壶,然后再哼哧哼哧的帮妈妈提回家,倒进厨房一角的大瓷缸中。接下来家中的厨房就会在做饭时散发出诱人的菜油香味,被煎的两面金黄的小鲫鱼、被翻炒炸香的肉块、那抹不去的菜油香味儿成了记忆中不能忘怀的味道。

说到菜油,南方的民众是绝对不陌生的,菜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从制取工艺来分,可分为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从原料是否为转基因来分,可分为转基因菜籽油和非转基因菜籽油;从脂肪酸组成的芥酸含量来分,可分为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酮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

2

菜油主要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作“青气味”。这种气体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比如高油酸菜籽油、双低菜籽油等。目前超市里桶装的非转基因菜油大多都是双低菜籽压榨而成的。

传统的油榨坊制作菜籽油的步骤:1

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箩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块),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

炒籽:采用夹层锅(也可用两个锅套起来用),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0.5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0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

3

磨碾: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或2%左右的3厘米长的草心混合,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厘米,掺入规定的粗糠或草心后,就可直接蒸坯。

4

蒸坯:头坯蒸2分钟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钟。蒸时要不断往锅内加水,以补充损失。蒸腰不得漏气,烧火加煤要均匀。甑底上要加一层棕,既能保护甑底,又不粘坯。此时要勤换蒸锅水。

5

包饼、上榨:头道打双圈,二道打单圈,分散包饼,集中装榨,包饼要快,饼要踩紧踩平。包饼以散草为好。

6

压榨:轻打、勤打。使饼迅速压紧,出油后轻压、勤压,1小时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压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匀。头道打3小时,出油90%,二道打4小时,第二天早晨出榨。为防止冷风吹,用保温板或麻袋盖榨。

菜油的原材料(菜油----记忆的味道)(2)

3

很多年前菜籽油是由白菜型油菜籽榨得,而现在种植的油菜大部分都是甘蓝型油菜。经过种质培育,很多品种芥酸含量低于3%,已经很少有以往的“青味”。产地不同的油菜籽脂肪酸组成由很大区别,一些油菜籽含油酸量超过50%。如今再想要寻找儿时的味道已经很困难了,不仅仅是由于品种的改良,更多的是来自于进口转基因菜籽和菜油的冲击,国产菜籽成本的增加及诸多因素影响,使得油厂纷纷选择价廉质优的进口菜籽和菜油进行生产销售。

2016年新季菜籽大幅度减产,市场预计较上年度要减产50%以上,种植收益的低下,农户积极性下降,来年油菜籽的种植已经开始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担忧。而今年来进口菜籽一直居高不下,对国内菜籽市场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菜油的原材料(菜油----记忆的味道)(3)

4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到5月期间中国菜籽油进口量为383,849吨,同比增长26.48%,其中从加拿大进口3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8.27%,从澳大利亚进口2.7万吨,同比增长61.37%;这也许只是现在某个数据带给我们的一个间接感受而已,但就是在这数据逐年的增长中,记忆中儿时的味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慢慢离我们远去了,多年后我们或只会细细给我们的孩子描叙那菜油煎鱼的香酥,那弥漫鼻尖的再难寻回的香味儿。

(中华粮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粮油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粮网》 :Cngrainwx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