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悲剧故事(公案故事门外雨滴声)
虚堂雨滴声,
作者难酬对。
若谓曾入流,
依前还不会。
曾不会,
南山北山转雱霈。
——雪窦重显
公案说,镜清问一僧人:“门外是什么声音?”僧人回答:“雨滴的声音。”镜清说:“众生颠倒,迷己逐物。”意思是众生皆有颠倒妄想,不识自性,而去追逐外在的声色。僧人问:“那和尚您是怎么认为的?”镜清回答:“洎不迷己。”意思是直到不迷失自性的时候自然就领会了。僧人问:“洎不迷己,意旨如何。”镜清回答:“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意思是突破身心的障碍比较容易,但是要透脱禅的旨趣很难。
“虚堂雨滴声,作者难酬对”,“虚堂”即“厅堂”,这句颂词是说这个“雨滴声”的公案太难,即便是大宗师也难以应对,这里如果回答是“雨滴声”,那就是迷己逐物,但是回答的不是“雨滴声”,又要怎么去“转物”呢?修行者的心地不被外物所惑动,能够随处做主,无所挂碍,即为“转物”。所以这位僧人将问题抛回镜清,逼得镜清入水粘泥。古人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另外,南院慧颙禅师曾说:“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这位僧人就是这样,抓住师父的漏洞不放,步步相逼,一箭还比一箭深。
“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这一句出自《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原句为:“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意思是菩萨最初修持时是用耳根圆照、返闻自性的方法,将整个身心置于能闻声音的法性当中去,“亡所”就是外境全部消融,能够进入“亡所”的境界,那么妄心与静寂的相对就都不存在了,此时就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状态。但是“若谓曾入流”,即便是到了这样的境界,依然还是没有领会禅旨。如果回答“雨滴声”,也不对,如果回答的不是“雨滴声”,也不对。之前颂睦州和尚的公案里写的“两喝与三喝,作者知机变”,也和这句颂词有同样的含义。如果说是“入声色之流”,也不对。如果叫做“声色”,也是不能领会禅旨。这就像是以手指指示月亮的位置,但是真正的月亮不在指尖。不论“会”与“不会”,都是“南山北山转雱霈也”。
“雱霈”,滂沱大雨也。南山北山同时在大雨之中,请问南山之雨与北山之雨是同是别?若落于两端,即使门外雨歇,但内心的“雨滴声”永无间断。若能认识到一切现成,在声色中超越声色,于无心处听雨,则雨滴声依然历历分明。大慧宗杲有言:“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正是如此。
——摘自刘松林《碧岩探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