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是谁演唱的(一听黄河大合唱DNA就动了)

“一听黄河大合唱DNA就动了。”近期,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掀起收视热潮。节目通过青年演员与老一辈艺术家对话的形式追问历史,重温经典。节目中既有从1939年至今不同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演奏画面,又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直播开国大典》等精彩片段,观众坐在家里就能欣赏到“文艺国家队”打造的顶级视听盛宴。节目开播后相关话题登上热榜30余次,引发网友热议。

黄河大合唱是谁演唱的(一听黄河大合唱DNA就动了)(1)

《从延安出发》预告片的微博截图

红色经典为何能让年轻观众动情走心?首先,这与当代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观密不可分。就像“国潮”流行一样,当代年轻人对于社会、国家的认同感推动了红色文化再掀热潮。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让“90后”“00后”成为红色文化的“新粉”。此外,年轻人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不再只是单纯娱乐,更看重艺术熏陶、精神满足和审美提升。用舞蹈、交响乐等艺术形式演绎红色经典,满足了年轻人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其次,以匠心打磨经典保证了作品较高的艺术水准。当代年轻人需要更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3年演出400场,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每一个舞蹈动作都经过仔细揣摩,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通过缜密的管理运营和舞台监督制度,确保“百场如一”的高品质演出,发挥了现象级剧目的文化引领作用。红色经典既要传承更要创新。话剧《直播开国大典》通过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改变过去“红色经典”单一的类型化面貌,让舞台艺术更加丰富饱满,打开了红色经典更广阔的创作空间。《黄河大合唱》之所以历经80多年依然常演常新、经久不衰,也离不开艺术家的突破和创新。

近年来,以红色文化为内核进行再创作的艺术作品好戏连台,既叫好又叫座,也成就了新的文艺经典。不只演出、影视创作热衷“红”中取材,红色景点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打卡圣地”。这说明,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只要坚守崇高的艺术理想,本着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对观众负责的敬业精神去诠释“经典”,就一定能找到令观众动情走心的密码。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更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当下,“红色经典”作为独特IP资源迎来了市场“井喷”,其商业价值不可避免地成为艺术创作需要考量的因素。应该明确,对红色IP的再创作和深入挖掘需要尊重原作的完整性和严肃性,绝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流量和票房,扭曲原著和史实,将作品过度戏说和泛化。红色经典再创作只有把握好文艺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才能立得住,走得远,留得下。

黄河大合唱是谁演唱的(一听黄河大合唱DNA就动了)(2)

转自/经济日报(作者姜天骄),原标题《红色经典靠什么圈住“年轻粉”》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经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