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

娱乐圈近来不太平。

惊雷迭起。

画风挺像是玩「下一个轮到谁」的游戏。

一夜之间,娱乐圈纷纷爆雷。

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1)

一、赵薇的微博超话被封,多部影视剧被瞬间除名,包括《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经典影视剧,相关的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演员请就位》等有赵薇参加的也被下架,爱奇艺中搜索赵薇名字已经看不到相关资讯。赵薇旗下艺人开始纷纷删除与她相关的内容,王智连夜删除跟赵薇一切相关的社交动态;

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2)

二、郑爽的微博超话、影视剧、综艺等也被全部下架,和赵薇如出一辙。

三、郑爽的前男友张恒的微博也被禁言。

四、林心如工作室被注销。

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3)

五、霍尊的微博超话也被封。

六、高晓松的节目《晓松奇谈》被全部下架。

七、吴亦凡、霍尊、张哲瀚相继凉凉。

......

目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整治不良粉丝文化,引导“饭圈”文化健康向上发展,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4)

“饭圈”的混乱大部分归因于粉丝们对明星的无止境追求,以及对明星、人设和形象的无条件信仰,颜值就是正义。我曾经认为,如果你喜欢这个人并关注他,你就是他的粉丝。现在,在"饭圈"文化的影响下,你要花钱付出才能叫做粉丝的"饭圈"文化,影响最多的当属尚未形成三观的未成年人,这也让大多数家长头疼。

说到偶像明星,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兴高采烈,为偶像应援、打榜、打赏也成了“饭圈”的日常。但当被问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榜样时,他们却犹豫了。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理智追星?什么样的明星,才值得孩子去追?

一、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孩子在青春期比较叛逆,大多数的家长都没有运用足够的沟通技巧让孩子敞开心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做的是告诉他,你愿意陪伴他、理解他,给他一个拥抱 、一张笑脸、一句暖心鼓励的话;也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力所能及的支持,和他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体会到更多家庭温暖的孩子,就不会把情感寄托在某个明星身上,追星的负面效应就会有所减少。家长需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好好与孩子沟通;社会主流媒体、公众人物需要发挥影响力,合理引导,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文化环境。

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5)

二、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参与中小学生的偶像学习过程。

由于偶像崇拜是大多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成年人不应该缺席,而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追星”过程,敢于与他们谈论偶像,不要沉默。在周末的闲暇时间,父母不妨和孩子们谈论他们最喜欢的偶像。教师也可以在课间休息时停止忙碌,倾听学生们叽叽喳喳的讨论:他们崇拜哪个明星?欣赏明星有哪些方面?他们做什么来表达他们的崇拜?成年人的积极参与不仅协调了代际关系,还疏通了中小学生对偶像的认知,规范了偶像崇拜行为,并告诉孩子,每一个时代,都有星,也有追星的人。到了近现代,明星(偶像)这词渐渐明晰,社会多样化,人们的追求也多样化。我们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就有很多“星”,那就是那些为了国家命运而上下求索的人,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更是时代的大明星。有了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使偶像崇拜行为适度、合理、健康,逐渐把偶像变成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6)

三、偶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完美”的人,而是让他们在对美好的人和事的追求中不断“完善”自我。

榜样教育要更接地气。如果人为拔高使榜样过于完美,过分凸显其道德高尚的一面,只讲述其杰出事迹,忽视了其作为一个人的真性情,反而会导致榜样脱离普通生活,让青少年觉得榜样距离自己太遥远,只点赞却不去效仿、学习。中小学生偶像崇拜具有娱乐性特点,虽然榜样教育中所说的榜样通常不是娱乐明星,但是多挖掘展示榜样接地气的生活,也会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使榜样学习变得比较轻松。另外,伟人、英雄、先进人物等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榜样,身边的家长、老师、同学也是青少年的榜样。

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独特性,包括外表、性格和能力水平。结合他们对偶像价值的理解,他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明星都会对赵薇的评价(赵薇等娱乐圈明星频频爆雷)(7)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可以从偶像身上学习他们努力、为梦想坚持的一面。但盲目地追星,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一些明星艺人是被打造出来的,真实情况可能与其展露出来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当真实情况揭露时,可能会对追星者产生巨大的认知失调和心理落差,容易使其丧失对人的信任。

对于学校而言,要以平视的眼光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正视青少年的利益诉求,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此外,全社会需要共同参与,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法治化路径加以规制和引导,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