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死后有什么传说(韩信这样埋葬自己的母亲)

韩信,西汉时期有名的“战神”,位列“汉初三杰”之一。因其识兵法,善谋略,勇武兼备,受刘邦重用,助其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韩信一生功勋卓著,封王拜将,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刘邦评价他:“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北宋大文豪苏轼对他的欣赏溢于言表:“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他的才能也深受同为三杰之一的萧何盛赞:“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就是这样一位“国士无双”、受后人敬仰的人物,为什么会“活埋”自己的母亲?

韩信死后有什么传说(韩信这样埋葬自己的母亲)(1)

(韩信剧照)

韩信埋母亲的过程,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韩信为何会那样给自己母亲选墓地?他有什么目的?

关于韩信埋母亲的事,后世还有一个更离谱的传说。

传说某日,韩信路过嵩县九里山,偶遇一童颜鹤发的仙道。仙道称,此山左倚青龙,右靠白虎;前眺朱雀,后枕玄武。山间云雾常呈祥瑞之气,乃龙脉宝地。如若将祖辈葬于此,必将光宗耀祖,非富即贵。

韩信早年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极度渴望改变现状。于是将信将疑,四处寻找到了已去世多年的父亲遗骸,然后诱骗双目失明的母亲,到仙道所指的九里山龙穴处,将父亲骸骨埋在此,又将母亲一并活埋。

这会是真的吗?我认为,这应该属无稽之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韩信。

韩信死后有什么传说(韩信这样埋葬自己的母亲)(2)

(胯下之辱)

其一,韩信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极深。

韩信年幼丧父,与瞎眼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常靠别人施舍救济活命。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年月里,母子俩以钓鱼砍柴为生,度日如年。可想而知,韩信和母亲的早年经历如此凄惨,他们之间的感情当何其深厚,他会活埋自己的唯一亲人?

其二、韩信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

“一饭千金”的故事就足够说明韩信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河边洗衣的老妇人接连十几日给他一口饭吃,还用朴素浅显的话语教韩信做人:“给你饭吃,并非图你来日回报,只愿你大丈夫在世,顶天立地,成就事业。”后来当韩信功成名就后,特地找到老妇人,赠与千金。据说老妇人死后,韩信还专门为其建墓立碑。

当年,韩信受淮阴屠户“胯下之辱”,传说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时,非但没有报复此人,还给他封了一个小官。

直至后来,韩信在项梁、项羽处郁郁不得志,经萧何力荐,转投刘邦,随汉高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传说刘邦曾立誓“三不杀”韩信,但他最终食言,经吕雉之手除掉了韩信。韩信早已觉察到刘邦意图,但他至死不反,仍对刘邦忠心耿耿。

这样的人,会活埋自己的母亲?

韩信死后有什么传说(韩信这样埋葬自己的母亲)(3)

(封王拜将)

其三、韩信是名人,自然传说多。

韩信之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妇孺皆知。他的名气,不仅仅源于他的功名,更在于他的励志。他是屌丝们的偶像和楷模,他时刻激励着那些出生寒门,却胸存大志的人。因此,在他几乎“神”一样的光环下,难免有较多失真的传说。名人多绯闻,这是常理。

韩信不会活埋自己母亲,那他那样选墓地,有什么想法呢?

其实,这里体现的,应该是韩信的孝心。

韩信即便无钱厚葬母亲,但仍极力为母亲寻找一块敞亮的地方,让母亲在“阴间的生活”会更好一点。这还不是孝道吗?

或许正是韩信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很多相信“神灵”的人,才把韩信的孝心,理解成行事“诡秘”,从而演绎出韩信“活埋”母亲的无稽之谈。

(参考资料:《史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