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新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分类从未如此简单)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新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分类从未如此简单)(1)

前言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呀!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融资产应按照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这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业务模式分为三类:

① 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② 出售金融资产;

③ 两者兼有。

合同现金流特征一共两种:

① 符合基本借贷安排;

② 不符合基本借贷安排。

通过两次判断,我们就可以完成金融资产的分类。


分成几类

3X2,一共能配对出6种不同的组合,其中

符合基本借贷安排 收取合同现金流=

第一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符合基本借贷安排 两者兼有=

第二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其他的全部归为一类

第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是的,金融资产的分类就是这么的简单。

三句话就完事了!

那准则里,这幅复杂的流程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新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分类从未如此简单)(2)

我们会发现,按照这个决策树的逻辑,在得到最终的三分类之前,准则已经对金融资产进行了一次预分类。

分别是,债务工具投资、权益工具投资、衍生工具投资。

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

小伙伴们还记得阿黄养鸡的故事吗?

阿黄为了更好地规划养鸡场的后续安排,预先将鸡分成了公鸡、母鸡和鸡蛋。

同理,预先把金融资产分成这三大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梳理头绪的路径。

而准则之所以将金融资产分成了这三类,也不是随随便便拍脑袋决定的。

这里我们先挖一个坑,后续聊到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时候再揭晓。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结合最底层的判断逻辑,来梳理一遍这个决策树。

我们对底层知识架构的理解深度,将决定所能达到顶层的高度。

认真看完本文,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温馨提示:在阅读后续的内容之前,建议小伙伴们先瞅一眼下面这个养鸡的故事。

知识链接:新金融工具 | 人人都能听懂的金融资产分类


衍生工具投资

先聊聊最简单的衍生工具投资。

衍生工具的基本概念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介绍。

知识链接:新金融工具 | 人人都能听懂的衍生金融工具讲解

由于杠杆会导致合同现金流量的变动性增加,这不符合利息的经济特征。

因此,此类合同不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直接将其分类成第三类。

这类资产对应养鸡故事的皮蛋

皮蛋作为鸡蛋的衍生品,它存在的意义就只有交易。


权益工具投资

权益工具投资,就是我们常说的股权(股票)

炒股的风险,懂得都懂

保本是不可能保本的,没亏完本金谁都不许走!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新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分类从未如此简单)(3)

虽然有些股票每年都会有分红,美其名曰“股息”。

但是这种分红往往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挂钩,它并不“纯粹”。

所以,无论是从本金还是利息的角度来看,它都不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很显然,权益工具投资也应全部分类为第三类。

但是,准则给了这类资产一个特权——人为指定。

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① 指定这件事只能发生在初始确认时。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② 这项权益工具投资必须是“非交易性的”。

换句话说,就是持有这项金融资产不是为了短期出售的,而是长期持有的。

但是,又不是只有“长期”就够了的,而要从“持有目的”这一角度进行判断。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新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分类从未如此简单)(4)

在实务中,这类资产一般是指持股比例较小的“战略投资”。

因为持股比例再大一些可能就变成长期股权投资了,那就不归我们金融工具准则管了。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新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分类从未如此简单)(5)

企业持有这类资产,往往是为了经营上的协同,不太关心资产本身的价值变化。

所以,准则给了这类资产一个小特权。

虽然你无法通过现金流量测试,还是让你破格进入了原本不属于你的圈子,那自然也是有代价的

这里再挖一个坑,我们聊到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时再揭晓。

这类资产对应养鸡故事里的公鸡

买入公鸡,一般是打算养肥了作为肉鸡进行出售。

但是有一些“天赋异禀”的公鸡可以人为指定为种鸡,但是这种指定一经做出不能改变。


债务工具投资

债务工具投资是这三类中最复杂的,常见的包括债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它是唯一有可能符合基本借贷安排的资产

首先,通不过现金流量测试的那一部分,仍然是先丢到第三类去。

符合的,才进入到业务模式的讨论。

三类业务模式,正好对应三类金融资产。

① 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这类资产,企业最关心的就是能否按时收利息收本金,不太关心外面的花花世界。

在记账方面,最关注的自然是人家到底还欠我们多少钱。

到了对方该付利息的时候,在账上添上一笔;当人家支付了利息或者归还了本金,我们就给他减少一笔。

这种记账方式就叫做“摊余成本计量”。

② 出售金融资产

这类资产,企业最关心的就是市场行情,也就是资产本身的公允价值。

在记账方面,关注点就应该落在资产的价值以及持有盈亏上了。

资产价值的变动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盈亏的变动体现在利润表。

这种记账方式就叫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③ 两者兼有

这类资产,企业既关心人家欠了自己多少钱,还在乎自己的这张欠条值多少钱。

那在记账方面该咋办呢?

要不怎么说准则的制定者是真的牛逼!

他们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招:

平时先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到了期末(报告日)再按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而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就计入到其他综合收益。

这可谓一举两得

这种记账方式就叫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这类资产对应养鸡故事里的母鸡

另外,债务工具投资这类资产还有一个消除会计错配的问题。

这个我们暂时不去管它,至少在金融资产分类的舞台上,它不是主角。


总结

最后,我用一张重新绘制的决策树,来总结一下本文的全部内容。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新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分类从未如此简单)(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