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消失的传统手艺(晋城史话之九头十八匠)

在晋城,带“头”带“匠”的村子很多,人们统称为“九头十八匠”。在历史上,“九头十八匠”的名头很响,均以传统手工业见长。

“九头十八匠”主要分布在城区和泽州。现在以“头”字作村名的有:尧圣头、二圣头、王圣头、冈头、道头、佛头、花园头、椿树头、谷堆头、谷洞头、庄头、寺头、望头、章头、泉头、治头、坛岭头、上寺头、西岭头、横道头、石河头、将军头、大施头、望兴头、石井头、坂头、密头、坡头、马坪头、马窑头等。以“匠”字作村名的有:夏匠、郜匠、苗匠、东吕匠、西吕匠、西马匠、南马匠、孔匠、牛匠、段匠、司匠、东谢匠、西谢匠、郝匠、苇匠、西武匠、东武匠、金匠、申匠、孟匠、江匠、王匠、左匠、岳匠、侯匠、祈匠等。

关于“九头十八匠"的来历,人们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后周与北汉巴公原之战时,后周在泽州城的周围和太行大道的附近,建立27座简易寨子打造兵器,在全州范围内挑选能工巧匠并举家迁来,每寨由一名技术高超的铁匠负责。27寨分为9组,每3个寨子编为一个组,一组设一头领。头领的主要任务是分配原材料,验收、保管兵器,提供后勤服务。头领住的地方为“头”,匠人住的地方叫“匠”,形成了“九头十八匠”。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头”以“圣”字相排,如一圣头、二圣头……后一圣头演变成尧圣头,有的演变成以地名相称;“匠”以领工匠人的姓氏相排,之后寨子人口增多,有的逐渐分成了南、北、东、西,如东西谢匠、东西吕匠等。故历史上有“不带圣字不为头,不是姓氏不为匠”、“两字不为头,三字不为匠”之说。一种说法是,始建者是“行头“和“匠人”。唐代手工业的发展,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出现了手工业行会组织。《长安志》载,唐代的长安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每行都有特定的行规,并推举“行头”。“行头”负责规定与协调商品的价格,主持对官府的纳税等其他交涉事宜。“行头”住的地方为“头”,匠人住的地方为“匠”,形成了“九头十八匠”,每逢战争年代,都以打造兵器为主。还有一种说法,金元时实行匠户制度,将匠人集中起来,由官府统派人管理,自此形成了“九头十八匠”。

山西晋城消失的传统手艺(晋城史话之九头十八匠)(1)

不管何种说法,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匠人集中居住的村落。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村庄古代都有治铁的历史。东谢庄以苇编出名,老人们没人记得炼过铁。但是村里现在还存有年代久远的老炉址和炉渣堆成的炉圪堆坡。因此,并不能排除“九头十八匠”古代以打造兵器为主的传说。至于“九头十八匠”的确指,尽管人们说法不一,但也有点相同。这就是离古泽州城近的村应该在数,稍远一点的村,起码要在古太行道边,大体上也就是分布在今城区以及泽州县的南村镇、金村镇、大箕镇一线。有些村名另有来历,如坛岭头,是古代设坛祭天的地方。北义城镇所居的那道山岭古称天坛岭,坛岭头村正居岭的最北面,故称坛岭头。像这类带“头”的村名不应计算在其中。按此分析,“九头”应在今市区内,像尧圣头、二圣头等“头”应包括在其中;“十八匠”中,把东西南北带匠字的村一合并,并把远离太行古道的村子一剔除,大体上也就有了个眉目。民间流传有一副关于“十八匠”的对联,上联是:冯昌苗部夏马牛;下联是:孔申司孟谢武候;模批是:金江郝段。

到明清时,这些村庄仍是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并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

尧头村原以治炼为主,后转为陶瓷生产。在村中的化河边先后办起了17家窑厂,均以生产“化河碗”为主。无论粗瓷碗还是细瓷碗,最大的优点是耐用,大冬天用开水也不炸不裂,这是外地的瓷碗很难相比的。“化河碗”曾经风靡一时,成为晋城一种响当当的产品。在晚清民国时期,晋城方圆百里,甚至与太行山邻近的河南几个县提起化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东谢匠古代也是以铁为业,后来瞄准市场搞起了苇编。旧时这里的芦苇很多。村里的洪沟、尖沟、里沟、老窑沟、上河、枣园沟全部是芦苇。不过,这里的芦苇和其他地方天然生长的芦苇不一样,不是让其任意生长,而是精心管理。年年要用盘锄做,越做芦苇越粗,长得又高又直,骨节也小,苇质柔韧,是编席的好材料。编制的苇席色泽明亮,拉力性强,柔软平滑,知名度很高。村里几乎家家都会编席,人人都要参与。每到秋冬季节,白天编席,晚上破苇备篾,夜晚一片通红,户户围着火进行夜战。用完本村的芦苇之后,还要到二圣头、上庄、苇町、山沟、水磨头等村购买。

申匠是晋城“三大铁钉中心”之一。旧时,晋、冀、鲁、豫、皖等省所用铁钉,大多来自于晋城“三中心”。申匠村以申氏匠人立村,从古至今与铁有不解之缘,与铁打交道有上千年历史。明清时打钉、贩钉的人很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是靠钉过日子。一座钉炉6个人,生5炉火,除一人煽风厘外,每个人一炉火。一进村子,到处都是叮叮当当的声音。到战乱时打钉也未停,还有30多座钉炉。铁钉品种有几十种。村子里还有一些人专门从事販钉生意,规模较大、家有驮队的有3家。有驮队的一般不零卖,运到河南清化等批发市场、再由其他商贩往南转运。不会打钉,家里也无牲畜的人,就挑着担子下山贩钉。

在“九头十八匠”的带动下,晋城许多地方形成了“一村一品”“一街一品“”一片一品”的经营格局。如城区南寨以生产刀具为主,包括刀、菜刀、铡刀、剪刀、屠宰刀、修脚刀等,一应俱全。兴盛时各种刀具炉子有600多家。黄华街以生产皮金为主,兴盛时有皮金字号27家。皮金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市场,各地都知道晋城有条“皮金街”。泽州县南村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锅鼎产区。以南村镇为中心的锅鼎生产区,连同周围一带的村庄,锅鼎生产有数十个村子、几百家作坊。在锅鼎生产中,也有分工不同,一个作坊或一个村都是以生产一种产品为主。如司匠专以生产罗锅为主,南马匠专以生产撇锅为主,裴圪瘩专以生产耳锅为主。清同治九年(1870),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到南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他所写的《中国》和《书信集》中可以看出南村锅鼎的盛况。进入村中,“数以百计”的铸造厂、化铁炉令他目不暇接,尤其是那种“直径二至四英尺,深六至十二英寸的大铁锅”,更让他非常惊叹。南村铁锅的特点是皮薄、底光、边沿齐整、不炸底、不黑饭、沙水漂亮、轻巧耐用,很受用户的欢迎,不仅供应着中国上亿人口的需要,并且出口到欧洲,“由于铁非常之薄而耐久,极获欧洲行家们的赞许”。

来源:晋城史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