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生活到底有多美(林下之风多超然)
当伏羲坐在山林大泽畔那一刻,天地万象从他脚下的草垫上一一升起,中华文明的脉络由这里开始了衍生与发散。
踱步于许由饮水的溪畔,徜徉于叔夷采薇的山脊,低吟着先贤留下的经卷,呼吸着松针的清香,这风曾经吹拂过陶令的篱笆,划过严子陵的钓台,菽粟悠悠摇曳,芝兰淡淡生辉。
山是中国文人推开窗户、脱帽看诗、放下行囊的地方。
很早以前,古人就将山视为先祖的栖止地,神仙的修炼场,那时的地府在山里,仙境也在山里。西王母居昆仑,东岳帝君守泰山,三十六洞天,七十二靖庐,无一不是修道之所、登仙之梯。久居山中,人与山、与天、与道浑然一体,物我两忘,庄生称之为齐物。
上古先民草衣木食,依山而栖质朴无华。自古以来,那些承上启下,溯本开新之士多出于山林,返于山林。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万物相生翻转四季的风走过山河,充塞于天地之间而不绝,老子将它命名为万物之母,孟子称其为浩然之气。
中国文化是从山水之中拔节而生的,儒道作为中国文化的两根支柱,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周有逸民,齐有高士,或为求天地大道而隐,游戏污渎,深明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的道理;或为万兆生灵而隐,垂钓渭水,怀揣重器待时而动,一出便是帝王师。
古人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天地万物,而是站在天地万物的角度来看自己,所以他们更容易看见生命的完整。
山泽是古人抚摸天地的琴弦,山脉将草木的语言凝结成了诗篇。桐君将星辰的轨迹写进了药方,尧舜把云露的秘密流传在了皋田之间。
足知林下风味,是安守住一颗含藏万有而如露珠一般美妙的心,在幽谷深处,松风起时,一切取足于自身。
常为五柳门前客,时访巢父泉边水。数千年来在中国人的眼里进一步天下就是江山,退一步桃源既是山水,城郭并不能阻隔四季,即使门墙之内一园花木,一盘之内亦不离山水,茅屋水榭。
山,是一座天然的藏书馆,那里有天地之心。栖止于山中的人们以万物为师,应造化之机,他们的画卷中升腾着云霞,他们的书籍里有隐隐可闻的松风......
在那里,他们流云惜月,给露支风,守护着人们与天地自然的最后一缕默契,保留着与万物展开的那一场最初的交谈。
关于山居,我愿意做山林这座天然藏书馆里的一位书童,用时光去收集所有云雨霜露、花草树木的语言,将他们化成一卷卷诗集,让山河大地,鸟兽虫鱼一起朗诵。
本文节选自《问道——山居终南》一书
更多内容请关注:终南大学堂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