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对话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郭亚丽)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的“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对话沙龙及先进事迹展在成都举办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是国家“万人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以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为遴选标准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今年3月,共有195名教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本次活动共展出了其中90位名师的先进事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第一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对话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第一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郭亚丽)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的“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对话沙龙及先进事迹展在成都举办。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是国家“万人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以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为遴选标准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今年3月,共有195名教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本次活动共展出了其中90位名师的先进事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在讲话中表示,面对新形势首先要准确把握教育的责任使命,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明确大学的责任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守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此外,学校要准确把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全面把握师德的内涵,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认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集中宣传报道名师先进事迹,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对话沙龙中,五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经历。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四川大学教授傅其林就如何培育高质量人才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建设一流本科、一流学科的关键是培养一流人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帮助学生迅速走向学术前沿,就要以学术为导向,并把学术的引领作用内化到各个环节之中,通过持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推广非标准化考试等方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也是几位名师共同的心声。“教师要牢牢守住课堂教育的底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要不断夯实专业基础,丰富知识储备,不断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山东大学教授王俊菊在对话中对山东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予以介绍。她表示,全人教育理念培养的是既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又有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教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一辈子努力。”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张先亮认为,教师教好书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二是要不断提升自身学术修养,三是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的天职是育人,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教学与育人不能分离,育人要体现在教学之中,传授知识不能代替育人。”

“教师要做人讲情义,说话讲依据,做事讲信誉。”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巴登尼玛同样认为,教师要有人的观念,即懂得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并将之转化为对国家和社会的信念;要有师情,通过与其他老师和同学的交往获得满足感;要有完善科学的素养,即有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擅长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的研究,以及淡泊名利的态度。

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名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张东明表示,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直接服务生产和工作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要让学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会实践中的本领。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从毕业到工作的空窗期,让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

活动中,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处长黄小华介绍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具有三个特点,即规格高、定位准、支持力度大。立足于教师本职工作,是对教师教书育人成果的认可与检验,也是对广大教师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的激励。黄小华表示,希望入选的名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做好精神引领,把教学名师多年的积累更好地传播出去,切实发挥好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并鼓励教学名师组建团队,切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