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端午节风俗(潮汕端午节风俗简单介绍)

潮汕粽潮汕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从中原传下来的清雍正《海阳县志》载:“端午插艾蒲于门,艾形虎,又设角黍”宋明时期,已有不少中原人落籍潮汕,食粽之俗,也应早已有之初时应是家庭制作,作为祭祀之用,逐步推广为市场销售食品,而且质量不断提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潮汕端午节风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潮汕端午节风俗(潮汕端午节风俗简单介绍)

潮汕端午节风俗

潮汕粽。潮汕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从中原传下来的。清雍正《海阳县志》载:“端午插艾蒲于门,艾形虎,又设角黍。”宋明时期,已有不少中原人落籍潮汕,食粽之俗,也应早已有之。初时应是家庭制作,作为祭祀之用,逐步推广为市场销售食品,而且质量不断提高。

真珠花菜煮猪血汤。潮汕旧俗认为,端午节是“圣日”,吃了草药汤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著。这一天潮汕人除了吃各种粽外,潮汕不少地方还会用伸骨节、使君子叶、真珠花菜、鸡蛋、猪肉、猪血等一起煮汤吃,能起明目、去热毒、驱腹虫的作用。据说吃真珠花菜能明目和清除腹内毒质,使君子叶能杀死腹内蛔虫,伸骨草能强筋壮骨,几种草药合煮能互相补充。农村家庭常于端午日用使君子花炒蛋给小孩吃,对治小孩疳积效果甚好。也有用使君子叶和薏米、赤豆熬汤饮吃,除病健身,放点红糖,颇为适口。

五果汤。五果汤是潮汕民间传统的保健食品。潮俗以桂圆(龙五果汤眼)、白果(银杏)、莲子、薏米、百合为补中健脾食物,合煮为甜汤(也有换入柿饼、芡实者),很多潮汕家庭平时也有吃五果汤,但由于旧俗认识,认为吃药最有效,这一天很多家庭会特意煮一锅五果汤全家共享。 在夏日里,五果汤里加上薄薄碎冰,冰凉凉以及淡淡的甜更有如沐春风的美妙。

潮汕扒龙舟。赛龙舟是潮汕人民喜爱的活动,历史悠久,而潮汕各地的龙舟形状也各有千秋,大体分为 大真龙、小真龙、假龙、土船龙和国标龙,还有比较特别的游旱龙。

悬插“五瑞”。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