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手术定义(外科手的形成)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各种先进手术器械和技术设备层出不穷,传统的外科手技面临挑战如各种吻合器、订皮器的出现,可能让外科医生的传统缝合技术变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微创外科中腹腔镜器械、手术机器人的应用等,更让外科医生不得不重新审视外科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无论外科技术设备多么先进,外科技术的发展不会让外科医生的双手变得无足轻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外科大手术定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外科大手术定义(外科手的形成)

外科大手术定义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各种先进手术器械和技术设备层出不穷,传统的外科手技面临挑战。如各种吻合器、订皮器的出现,可能让外科医生的传统缝合技术变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微创外科中腹腔镜器械、手术机器人的应用等,更让外科医生不得不重新审视外科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无论外科技术设备多么先进,外科技术的发展不会让外科医生的双手变得无足轻重。

应该承认,外科手术是一种技术上要求很高的操作技能,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需要具备较强的精细动手能力。一般认为外科医生的手最好纤细,又细又长;手指细长确实有利于某些操作,但容易忽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外科医生的手应该有力量。理想的外科医生双手是手指比较长但不宜过于纤细,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手术做得出色的一些外科医生,手指反而较粗壮,这样手指才会有力量。为什么外科医生的双手要有力量?因为外科手术应做到轻柔操作,怎样才能做到轻柔操作?一个重要的基本条件是外科医生的手应该有力量,有力才会做到轻柔,即所谓的"举重若轻";而一双没有力量的手缺乏很好的控制力,很难做到轻柔的操作。

外科医生的双手应该有力量,并不是要求外科医生应该像举重运动员一样,身材越魁梧越好,力量越大越好,而只是要求双手有力量,确切地说,是指手指间的肌肉(指间肌)力量非常重要,所以外科医生平时应该加强对手部肌肉力量的训练,这也是提高自己手术操作水平的窍门之一。

持手术器械进行悬空模拟操作是训练自己手部肌肉力量的较好方法,即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没有操作对象的情况下,手握器械,模仿手术动作进行重复操作∶如手握止血钳,开张或闭合;手握持针器悬空进行缝合,正缝、反缝;练习掌握法开合持针器,用器械打结、用器械纫针等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这些练习不但可以让外科医生熟练掌握基本手术操作技巧,而且可以加强手部肌肉的训练,增强手眼协调的能力。

外科医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左手(通常情况下,右手是优势手)。一个外科医生做好手术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左手和右手一样好用,一样有力。外科医生的左手可以和助手的双手形成一个解剖平面;左手是右手操作的指示灯∶指引右手操作方向(所以观摩上级医生手术时,也应注意观察其左手的操作);利用左手食指的触觉,引导右手分离;缝合时左手持镊子夹持组织的部位,应是右手缝合进针方向,等等。

只掌握右手打结的外科医生应该学会左手打结。一般情况下,外科操作主要是靠右手操作,用右手持器械进行分离和缝合。学会用左手打结,可以缓解右手的疲劳及有助于大脑左右半球兴奋点的互换;另外,在某些操作空间,右手打结难度较大,而左手结扎会更有利于进行操作,如贲门癌和低位直肠癌,左手比右手更易于在狭小的膈下腹段食管附近及盆腔操作打结。

手术操作过程中,建议采取末节操作的方法,所谓末节操作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器械的使用和操作应该利用双手手指的末节来把持进行,主要用手指末节和指尖的力量操控器械。如使用血管钳时,只是拇指和无名指的末节套入钳环,而不是手指伸入钳环越长越好。这样操控器械会显得灵活、不笨拙,手指末节把持器械有助于感知器械在组织中的深度、力度及方向,充分发挥器械的特色和长处;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会让器械自身限制双手对器械的灵活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外科医生如何协调外科器械和自己双手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科医生的成熟程度。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对于刚刚进入外科领域的年轻医生,往往不善于利用手术器械,反而在手术过程中盲目用手来拿捏组织;随着自己手术经验的增加,会越来越习惯于熟练应用外科手术器械来进行操作,逐渐感到用手术器械比自己的双手更方便;但是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成熟的外科医生会在某些时候,适当的用自己双手轻柔的操作进行分离和显露(当然,腹腔镜外科例外,这也是腹腔镜外科不可逾越的界限)。实际上,外科医生自己的双手是最好的分离和显露工具,因为没有任何器械能达到双手的敏锐、轻柔和灵活程度。

外科医生的双手和手术器械的相互关系还有一个方面需要注意,即手在所操控器械的上方还是下方把持器械,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说是一个不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开腹手术中,如果外科医生的手在器械的下方握持器械,如血管钳在掌心的上方,这时候手活动的空间上方是止血钳,下方可能是有限的手术平面,换言之,双手所能操控器械的空间受器械本身限制;反之,如果手在器械的上方把持器械,这时手下方的界限是器械,而手的上方理论上是无限的空间,可以更加灵活操控器械,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双手在器械的上方把持器械,如止血钳、组织剪等。所以手在器械的上方把持器械是较好的选择,不但可以展现手的灵活性,也不会被器械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双手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是通过灵活的双手活动来把持器械进行手术,不要因为把持器械的方式不妥,反而限制了手和器械的协调应用。

谈及"外科手"的力量,需要提醒年轻外科医生注意的是,不应"用尽"自己的力量来进行外科操作。因为年轻外科医生欠缺经验,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会有效控制或运用手部力量,这里不仅仅是指轻柔拿捏组织进行操作的问题,还有即使在所谓需要"用力" 的操作过程中,比如拉钩、牵拉、显露、结扎,等等,也不要用尽自己的全力。记住,手术不是拔河比赛,即使在需要用"最大" 力气的时候也不要用力到自己生理的极限,相反要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换言之,用力的时候要体现自己的控制力,所用的力量是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要给自己留有挽回的余地和空间;如果失去控制力,不仅可能对组织造成伤害或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更关键的是如果操作失误,能够挽回的机会比较小。

在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一张手术图可能胜过几十甚至几千个文字表达,一段视频,更是几百张图乃至成千上万张图的连续表达。一台手术,大的战略方面, 医生们趋于一致,但在具体处理细节,总是有不同技巧。有时不同的技巧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有时技巧的差别可能对整体的质量与疗效产生影响。对手术视频的观摩,是提升手术技巧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