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

什么是闪烁

闪烁是因为系列照片的曝光不一致而造成的画面忽亮忽暗的一种现象,英文叫flicker或flickering。由于延时片的拍摄间隔相对较长,拍摄参数容易变化,比如光圈每次收缩位置不一样、相机测光系统一致性不好,这样就造成了曝光差异。另外,人眼对画面亮度的突然变化很敏感,甚至有1%的亮度变化就可以察觉出来,这样就使得闪烁容易暴露。

为什么会闪烁

闪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包括:

1、光圈闪烁。镜头的光圈都是机械的,由多个叶片组成,靠机械运动和限位达到所需要的大小。现代的单反相机都是全开光圈取景和测光,拍摄的时候要快速收缩到设定光圈再曝光,拍摄完毕光圈再次打开。拍摄时如果光圈过小,那么光圈叶片的收缩精度对光圈大小来讲就非常关键,由于动作非常快,每次收缩后是否能及时到位、是否有抖动、是否能一致、是否被少许卡住都是有疑问的,这样就会造成进光多少的变化。光圈越小,不确定性就越大、闪烁的也越厉害。光圈闪烁是主要的闪烁原因。

2、快门闪烁,现在的单反相机都是金属帘幕快门,有前帘和后帘,上下垂直运动,上紧快门待发的时候,前帘关闭、后帘打开,曝光时先打开前帘,随后后帘跟着关闭。当曝光时间慢于闪光同步时间(一般是1/125或1/250),前帘完全打开、暴露全部感光器件,然后后帘再关闭。但若快门太快,快于闪光同步时间,那么前帘还没有完全打开时后帘就要跟随关闭,形成一道缝隙扫过感光器件,而由于速度太快,这个缝隙的宽度每次曝光很难做到一致,快门时间越短,缝隙就越窄,就越难保证精度,造成进光量的变化形成闪烁。

3、自动档(比如光圈优先,即A档)快门时间变化,相机根据自己的测光和算法决定每次曝光时间,而测光的时候因为景物的变化使得快门时间不一致性比较差。实际上,无论多么高档的相机,测光的精度都不好,因为要照顾拍摄速度,按下快门后最好马上就要拍摄,延时时间越短越好,所以就没给测光留出什么时间,而速度和精度往往是矛盾的。事实上,测光误差即便有0.1档,对于相机根本不算什么,很多参数都是以0.3档为步进的,但0.1档就是变化7%了,对于延时摄影闪烁就非常厉害。试过佳能相机和尼康相机,如果用在A档,那么闪烁将非常明显,比光圈闪烁还要强烈,即便景物变化很小。这种闪烁不仅是相机测光的问题,也有人指出是相机曝光的时候档位不是连续的有直接关系,比如在快门优先的场合,曝光主要由自动ISO和自动光圈进行,而这两个参数只能最小以1/3档改变,造成照片亮度的变化。从经验上看,都是采用自动档的场合下,佳能相机的闪烁要比尼康的小,这大概与佳能相机的电子话要强于尼康的原因。有位初学延时摄影的首个作品,用了A档同时ISO自动,拍摄了日落到天黑的全过程,相机是500D,闪烁也不是很厉害,

4、颜色闪烁,即不同照片颜色不同,一般是相机设置了自动白平衡造成的。

5、手动参数改变,有时在拍摄中因为外界亮度变化太大,要改变曝光参数,否则就会严重欠曝或过曝,这种改变会引起很大的闪烁

6、其它相机内部闪烁,例如设定了自动ISO,会引起曝光参数变化不定。

7、人造光源闪烁,例如日光灯,是以100Hz的频率发出闪光的,人眼尽管分辨不出,但若相机曝光时间短,就会落在光照闪烁的不同区间内,会使得曝光亮有变化。城市夜景,最常见的闪烁是霓虹灯,变化莫测;再就是很多LED电视大屏幕,随内容的变化而产生极强的不确定性,而且由于亮度高,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强烈闪烁。

8、其它外部闪烁,比如云和阳光的变化、物体遮挡,闪电、突然出现车灯等。近景物体的变化,也会引起画面闪烁。

闪烁的预防

知道了闪烁原因后,就可以针对原因在拍摄时加以预防。

1、相机采用全部手动控制

2、光圈不宜设置太小,尤其不要设置在f/16或以下,有条件设置在f/8或者f/5.6,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光圈闪烁。

3、快门设置在1/125或更长。

4、如果以上组合在阳光下即便采用最低的ISO也达不到要求,就要采用ND镜了,常用ND8。

5、尽量避免拍摄变化的人造光或者自然光闪烁的场景,比如无规则(或有规则)点亮的灯光、霓虹灯,夜间户外大屏幕LED显示。拍摄到这样的光源后,会产生画面局部亮度无规则的变化,使得后期去闪几乎不可能。当然,有意描述闪烁场景的除外

完全消除光圈闪烁的特殊方法

光圈闪烁一般是主要的闪烁原因,有些要求高的场景,只用全手动模式仍然不够,还是能看出闪烁,还有一些时候的确要求用小光圈拍摄,以便取得大的景深或得到光芒效果,此时就要采取特别措施避免光圈闪烁了。

对于尼康相机 带有光圈环的镜头(无论是老式的Ais镜头还是带有CPU的D头),可以直接把光圈设置到所需要的数值,镜头安装时不安装到位,手动档,这样相机就对光圈控制不起任何作用。到底拧到什么时候为止,可以一边拧镜头一边看光圈,拧到光圈没有扩大前的位置为好。如果光圈已经开始扩大,再向回拧一点。可以拍摄确认,拍摄的时候眼睛从镜头往里看、盯着光圈环,不能有任何动作,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光圈闪烁。

对于尼康相机 不带光圈环的G头,可以用牙签、雪糕柄等小木棍,塞在光圈拨杆两边的间隙中,使得镜头在自由状态下光圈达到所需要的位置并固定。塞的时候木棍先取的长一些,塞到底后再截断,这样就不会掉进去。到底什么是需要位置要根据经验而定,由于此种方法会完全消除光圈闪烁,因此光圈小一些也不要紧,那样就完全不用塞木棍,镜头自由状态就是最小光圈。当然最小光圈下衍射现象会很严重,镜头的分辨要下降,还是应该避免。安装镜头时仍然不要到位,具体方法见上面的描述。如果镜头安装到位,会使得相机的光圈拨杆受阻,有些相机会显示错误信息,甚至是的拍摄不能进行下去。

对于佳能EOS相机 佳能镜头,镜头都是全电子控制的,包括光圈的开合。在开机状态,手动档,光圈设置到选好的数值,按住景深预览按钮(此时可以发现光圈已经收缩),再按下镜头拆卸按钮,慢慢转动镜头开始拆卸,此时光圈会保持不变,即便把镜头全部拆下来光圈也会保持设定的位置,但我们无需把镜头取下,只要把电触点的位置错开,松开景深预览按钮光圈不再复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此时相机用手动档拍摄,光圈会一直保持在预订位置,完全消除了光圈闪烁。如果担心镜头没有锁死,在极端条件下有松脱的危险,那可以拆下镜头,用不干胶粘好触点再重新拧上去锁紧。这种拍摄也可以用A档,相机会自动曝光、正确曝光,只不过A档本身会有较大的闪烁,抵消了光圈无闪烁的作用。

对于佳能EOS相机 尼康镜头,需要一个接环,对于带有光圈环的尼康镜头,直接设置到预定光圈就可以,拍摄中光圈不会有任何变化。对于尼康G头,本身是没有光圈环的,这就要购买那种带光圈控制的转接环,这样随时可以把光圈设置到任何位置,而佳能相机当然不会对镜头有任何操作,所以光圈也会完全固定,拍摄中就会完全消除光圈闪烁。对于只有普通接环而要接G头的场合,也可以用牙签木棍等,自己控制光圈大小,拍摄中光圈也不会变化。

备注,这些特殊方法均经过本人验证很好用,而且没有对相机或镜头发现有损害。尼康相机偶尔会出现Err警告但可以继续拍,因为机身的镜头光圈拨杆是有弹性的,被限位也没有关系。网上也有很多人试验过佳能相机热拆镜头、安装镜头不到位的方式,也没见有问题发生。然而,镜头安装不到位会造成相机电触点的随意接触,因此存在发生故障或不工作的可能性,因此此种方法要慎重采用,本人对因采用此类方法而造成的可能相机或镜头的损害不负责任。

拍摄防闪

其实,对于普通场景,全部采用手动设置,遵从了上述预防措施后,可以有效防止闪烁。但是,往往要拍摄亮度跨度很大的场景,比如黄昏过渡,这是很出彩的场景,比如Zweizwei在其新片“新加坡2012”中,采用了6个黄昏过渡(说明他至少在新加坡呆了6天,如果只用一个相机的话)。在过渡期间不仅场景的亮度发生变化,而且色温、天空颜色都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配合人工照明的效果,会真正体现出延时摄影变化的魅力。为了能够拍摄黄昏过渡或者日落前后亮度变化巨大的场景,用手动曝光就不可行了,可以采用外部控制的办法,比如专门控制相机连续改变曝光参数的外加硬件,甚至把相机连接到计算机上,用专门的软件进行控制。由于黄昏过渡涉及的内容复杂而特殊,因此单独用一个章节来讨论(详见下一章)。

后期去闪

当没有硬件防闪措施,同时必须采用光圈优先档拍摄黄昏过渡的场合,闪烁是不可避免的,即便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和手动设置,也会莫名其妙的产生一定的可以察觉到的闪烁,这就要后期用软件去闪了。去闪英文叫De-flicker,有一些软件专门用于后期去闪烁的软件或插件,包括:

1、LRTimelapse,简称LRT,德国人gwegner开发的捐赠软件(可以免费使用、无许可,感觉有用可以捐助),上一版是1.9.4版,完全免费,但目前的2版本分成了几种类型,免费版有一定的功能限制(最多400张照片)。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2)

LRT不能独立使用,需要与LR配合(也可以用Camera Raw),通过写入XMP文件的方式间接更改曝光等参数从而达到去闪的目的。图片文件可以是RAW,这样LRT会生成另外的扩展名为.XMP的文件(sidecard),即便是JPG文件,XMP部分也是附加在文件上面的,可以后续去掉,源文件会保持完整性。另外,LRT同时可以有各种渐变功能,比如选择亮度区域渐变、位移渐变、放缩渐变、亮度渐变、颜色渐变等。这个软件我在用,感觉效果还不错的,但问题是LR经常不能导入文件,造成去闪不能进行,除了汉字文件名的原因外,也许是D800的文件格式太新或照片体积太大造成的。另外,LRT比较适合采用LR直接出片的场合,这样无论原片的来源是JPG还是RAW,都会一气呵成。但若输出视频是用其它软件例如AE,那么必须要导出JPG或TIFF文件,那就增加了中间过程和可能的损失。

2、GBDeflicker,Granite Bay公司开发的商业软件,比较流行,软件有独立的程序,也有AE插件方式的。独立的软件可以从一个图像系列(JPG, BMP, GIF, PNG, TIFF等,但不包含RAW文件)处理生成去闪后的另外一个系列。由于独立的软件不能处理RAW文件,所以要大范围调色或进行其它深度处理的话,需要先对RAW文件进行处理,导出JPG文件,再去闪。因此,很多人还是喜欢AE插件,这样处理RAW的话可以由AE进行,尽管这样就只能使用AE了。

都说GBD去闪效果不错,所以就多花些篇幅描述一下。下面就以GBD的AE插件描述一下使用方法。其实,基本的使用非常简单,在效果栏里找到GBDeflicker,拖到素材上即可: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3)

这样就完成了去闪,采用的是GBD的缺省参数,然后再预览确认一下效果,大部分场合下缺省设置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如果缺省效果不太好,那就要进行深层次的处理。GBD在左侧效果栏里有很多功能和选项: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4)

a、Luminance亮度,可以作为关键帧,展开后分成上面的曝光柱状图和下面的亮度曲线两部分: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5)

柱状图的意义,横轴代表亮度,纵轴代表对应亮度的点的数量,如果白色区域偏左,说明曝光不足,而白色区域偏右,超出了最右边的线,那就是曝光过度,高光溢出了。图中左上角黄字是当前照片的平均亮度,也用黄色三角标在横轴上,绿色字是希望的亮度,也用绿色三角形标在横轴上,黑色字和曲线是输出亮度。变换不同的帧,可以看到柱状图的主体在左右晃动,这就是闪烁,而黑色的输出柱状图是基本不左右晃动的,就是被去闪了。黄色三角形代表当前照片的平均亮度,绿色三角形代表目标值亮度。当去闪方法选择关键帧时,按一下黄色三角形就设置了一个关键帧,并把亮度取值为当前输入亮度,同时,可以拖动绿色三角形设置关键帧的亮度。

下半部是所有的视频帧的亮度曲线,横轴是时间,也是帧数。黄色曲线是原始图片的亮度变化,可以看到闪烁不小,绿色线是希望亮度曲线,黑色是输出曲线,也就是去闪后能达到的效果曲线,红色线代表当前位置。当然,缺省的的绿色线和黑色线是平滑的,还可以作为关键帧,取直线或折线。

b、Spread,延展,就是照片亮度的标准差,是柱状图宽窄的一个描述,可以设置。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6)

Spread越大,明暗差别就越大,对比也越大。Spread只有选择关键帧法(而不是平滑法)去闪,同时改正方法选shift的时候才好用。设置的时候,建议按黄色三角形来取得当前帧的spread并设置,如果自己手动改的话,也希望以此原始值为参考。

c、Histogram graph options 柱状图选项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7)

GBD的插件还具备很多选项,比如可以分别观察不同颜色的曲线(前三项),可以看输出曲线(与输入的有重叠因此看起来彩色线条比较宽),可以选看输入(白色,缺省),可以选择去闪作用亮度区域矩形。最后这个,与其它去闪软件类似,这样就可以选择一个亮度相对固定的区域,达到更好的去闪效果。同时,亮度区域也可以是关键帧,可以逐渐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比如寻找云层的间隙。

d、Luminance graph options,亮度图选项

这个选项比较少,只有两项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8)

其中第一个是放大垂直显示坐标,这样看起来更清楚一些;第2个是偏重亮部,这个选项让亮部的权重更大,更适合夜景去闪。

e、Deflicker Options 去闪选项

去闪选项作为高级使用很重要,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除去只用缺省设置而去闪效果不好的场景。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9)

Don't deflicker不去闪,这个可以临时观察不去闪的效果,而由于这个是关键帧项,因此也可以分段设置是否去闪,

Deflicker method去闪方法,可以选择Smoothing(平滑,缺省),此时亮度设置是滑动平均法,与输入的亮度相差很小,通常是最好的选择。也可以选择Keyframes关键帧,这样就要自己设置亮度,在输入变化不大的场合用关键帧方法也许更好一些。设置关键帧可以采用单点、双点、多点。单点就是整个系列用一个亮度,这在恒定外接条件拍摄的场合下最适用;双点就是首尾各一点,亮度是一个斜线,适合较短时间亮度变化的场合;多点就是设置多个关键帧,每个关键帧亮度不同,适合场景亮度很大但又有规律的情况。

Correction method修正方法,缺省是线性(linear),也就是说输出和输入是比例关系,这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够用了。移位法(shift),就是输出是在柱状图上移位而得到输出,这样就是加法关系而不是比例关系了。Gamma法,一种指数关系、非线性算法。

Number of smoothing frames平滑帧数,缺省为15帧,如果嫌数量不够可以增大。由于平滑取帧包含了前和后,因此必须预览两次才能得到正确的平滑。

Adjust for clipping高光溢出调节。由于溢出太大会导致去闪失败,此时就要调节这个参数可以减少,如果不是全部除去的话。

下面是GBD的下载地址,包含手册,可以试用15天:http://www.granitebaysoftware.com/Download/DownloadAll.aspx?id=GBD-001

不过,试用版也需要注册,而且试用版会在视频中间有Logo出现。该软件定价99美金,实际可以80美金买下,1年内免费更新。从Youtube上众多视频上看,这个软件比较成熟,效果的确不错,使用的人也很多。

3、蓝宝石AE插件

GenArts公司开发的Sapphire Plug-ins,用于AE,功能很强,内容非常多,目前是6版本,装好后会出现在效果菜单下: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0)

其中,去闪是在Sapphire Time里面: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1)

选中那个S_FlickerRemove即可: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2)

其中Load/Save Preset是调入/保存预置;Rect指定画面亮度抽取矩形的两个角的坐标,Hold Level就是预期亮度设置值。以上三项都是可以设置成关键帧的,意思就是可以自己在不同的时间点设置几个不同的值,其余部分让AE去平滑变化。比如下图黄色曲线是某过渡照片系列的亮度,显然不能用一条直线来代表,更不能用一个水平线,只能用绿色的折线去逼近,这就要在Hold Level上设置关键帧作为折线顶点了: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3)

为了设置这些折线,要首先看一遍画面亮度变化的情况,分成几个区域,设置关键帧,分别把Hold Level调节到合适的值,可以在效果前面的使用fx开关临时打开过关闭效果,与原始图片进行对比。与前面的GBD比起来,此去闪功能还是差不少,比如没有柱状图和曲线,亮度的设置也非常死板,没有自动选项。该插件价格很高,因为包含的内容众多,用途还是比较广的,全功能版可以免费试用14天:http://www.genarts.com/software/sapphire/after-effects

采用这个插件对黄昏过渡去闪的结果: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AGt4Goy32k/?phd=99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4)

4、DeSERt

奥地利人Billy/Johannes开发,正在alpha测试阶段,也是采用类似LRT的Exiftool的数据交换方式,需要Rawtherapee(开放式RAW处理软件)支持。目前他不公开测试,只邀请测试,我已经得到了作者的测试版。软件的界面比较简单,使用并不复杂,设置好Rawtherapee的路径后就可以读入文件系列并显示预览,界面的左边如下: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5)

然后,可以按Calculate按钮计算出各帧的平均亮度并显示在文件名右边,同时,右侧将出现一个曲线图如下: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6)

红色线就是亮度,蓝色线是可以设置的输出曲线,设置满意后按Save Images按钮就可以生成一个Edited目录并把去闪后的JPG文件写进去。

该软件的介绍和试用信息在此:

http://forum.timescapes.org/phpBB3/viewtopic.php?f=8&t=7334

去闪视频的例子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u-b4PVgSxAM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j23JIgk2YDw

5、其余去闪插件和程序

有一些视频软件用的去闪插件,比如:

--MSU Deflicker VirtualDub plugin,自由软件,是给VirtualDub用的,有人试验了说效果不错。说明与下载:

http://compression.ru/video/deflicker/index_en.html

http://neuron2.net/deflick/flick.html

---Donald Graft's Deflicker,

---Final Cut Pro X,据说内部直接有去闪功能,效果也不错。

以上这三个软件属于查找到的资料,本人没有使用经验。

我采用LRT做延时短片处理流程(老)

0、首先注意,文件名和所在路径不能有中文字符,否则Exiftool不认,造成LRTimelapse没有预览。其次设置LRTimelapse(简称LRT),打开,菜单Edit--settings,Process Version选你的LR版本,现在一般都是LR4了,这样可以选择2012版,不过有人提及这个版本是图像适应的(image adaptive),不同图像的控制结果可能因为内容不同而不同,导致附加闪烁,所以很多人还是选择了LR3(2010过程)。Set 16:9 crop,可以关闭,这样输出就是原始大小,不裁减。设置好以后,按Ok,然后LRT要关闭一下。

1、打开LRT,选择你要处理的照片系列,LRT会自动读入,并问是否生成生成初始XMP,回答Yes,并等待预览结束。然后,生成几个关键帧,一般至少选首、尾二处。对于黄昏等过渡系列,可以在中间位置再选一个关键帧: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7)

对于手动变档的,变档前后各加一个关键帧。关键帧就是列表最左边的菱形标记,不选择就是灰色的。最后按保存XMP按钮,LRT不要关闭。

2、打开Lightroom(LR),重新建立一个新的Catalog(采用旧的,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里的),导入同一照片系列。LR导入图片有可能无预览,这是文件名和路径里有了中文名,或者RAW文件不支持预览,或者Camera Raw版本太低,或者内存不够,都要相应采取措施解决。等待LR把预览处理完,然后选择所有照片(Ctrl-A),读入metadata(菜单或照片上点右键),等待进度条完成。

3、选filter rated的几个关键帧文件查看,没有filter要先打开(Filters Off 改成Rated),这样就只显示前面在LRT里设置成关键帧的几个照片(带有一个星号的)。从第一个照片开始,在Develop里从头到尾编辑,主要是色温、曝光、饱和、变形处理、梯形校正、裁减等。先编辑第一个,然后粘贴到第二个上,这样修改参数和方法就能保持一致,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再修改第二个,依次类推。拷贝是用Crtl Shift C、粘贴是用Ctrl Shift V。对于处理手动突变的,可以自动进行亮度匹配,参见后面黄昏过渡摄影里面的手动变档的后期处理。所有关键帧处理完毕后,全选这几个文件(Grid View---字母G、Ctrl A),保存关键帧的metadata。备注:裁减(crop)可以实现数码摇移和数码推拉(变焦)。首尾文件,裁减不同的位置,就是摇移;裁减不同的大小,就是变焦。

4、回到LRT,reload,这样就把刚才那几个关键帧修改后的XMP数据读入,在预览窗口黄色曲线上可以看到突变: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8)

然后按Auto Keyframe按钮,对黄色曲线进行平滑,同时也对其他改变的参数进行了平滑,可以在预览的右上角选择各种参数看曲线的变化: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19)

平滑方法也可以选择其它按钮比如线性的,但自动方法一般是最好的。如果需要去闪,给Deflicker按钮打钩,并在两个条上选择去闪选项。缺省情况下蓝色的亮度信息是取自全画面的平均亮度,如去闪效果不好,可以自选去闪区域,方法是用鼠标在预览画面上拉出一个你认为是代表了画面亮度的一个区域,不要有云,更不要有闪动的人造光源,拉好的区域延时是绿色的框,同时LRT会重新计算这个框里面的平均亮度,蓝色曲线将有变化: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20)

去闪有专门的视频教程下载。其中,黄色曲线是曝光曲线(Exposure),原始是一条直线,后来是修正的平滑线、理想预期曲线蓝色是照片平均亮度(或选择去闪区域后该区域的平均亮度),有波动代表有闪烁。绿色线是蓝色的平滑,代表亮度趋势,但用途不大红色线是去闪附加的曝光曲线,细节与蓝色线是反向的,因此才能补偿初始曝光差异,达到去闪目的。红色线从趋势上是要跟随黄色线的。

5、在LRT里保存XMP,到此LRT工作完成,可以退出了。此时,蓝色曲线仍然保持原样,但黄色线改变成了去闪前红色线的形状,成为波动曲线了。要注意的是,尽管在LRT里处理和平滑了XMP数据,但LRT并不能直接观察效果,预览窗口还是原始照片的样子。

6、回到LR,移除filter(去掉五角星),这样会显示全部照片,(如果只有单个照片的话用GridView,字母G),选择全体(Ctrl-A),读入metadata,等待进度条完成,并等待图片更新显示后,此时就可以看到平滑后(包括去闪后)的最终效果,也就是含有全部XMP文件的合成效果。

7、可以在Slideshow里看结果了,但由于LR不直接支持视频,只能在右边下面Slide Duration选择0.1秒最短的间隔,进行预览,而且等待时间也比较长。可以在Slideshow里直接输出视频了,需要事先安装LR Template(群共享有下载),在用户模板里选择适当的速率,然后按“Export Video”,并选择所需要的尺寸相同的帧率,就可以生成所需要的视频了。当然,免费的模板内容有限,作者专门有一套可供出售的模板。

8、然后就可以在Library状态下导出JPG文件(Export按钮),输出时有很多选项,比如文件目标、尺寸是否缩放、文件是否压缩等,一般应该选择原尺寸、较高质量,给进一步处理留出余量。

9、输出后的JPG照片系列就可以在After Effects(简称AE)里进一步处理,比如推拉摇移,稳定性处理,最后生成延时片片段。JPG照片不宜大幅度处理,要尽可能的把曝光调节、色彩调节、拉曲线等放在LR里进行。

10、如果上述任何一步搞砸了,那么后续就不好继续进行下去了,这个LRT LT的组合对错误操作非常敏感。好在这个过程的任何一步都不是破坏性的,因此可以重新开始。用RAW文件的话,退出LRT和LR,删除与RAW文件在一起的XMP文件即可。如果用的是JPG文件,那么在LRT里重新初始化原数据即可: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21)

11、积累一定的延时片片段后,可以筛选,最后合成、加音乐,这可以用Adobe Premiere(简称PR)来完成。主要工作就是接片过渡,片头片尾,音乐音效,字幕说明等,这些在PR里轻而易举,但用AE做就麻烦一些,而且速度慢。

我目前采用LRT做延时短片处理流程(新)

新版LRT是2.2,增加了很多功能和便利性,因此操作流程也有所改动。!!!

暗角闪烁

这是我最近碰到的一类特殊闪烁,现象是不同的照片暗角程度不同,有大部分暗角正常,但有一些随机出现的照片暗角比较严重,没有任何规律,所以我在这里叫做暗角闪烁。

由于有暗角的照片,中心部分的亮度不变但边角处变暗,这样常规去闪软件就没有任何效果。常见的比如LRT、GBD等,尽管可以对屏幕的一部分采样,但最终控制照片亮度的时候是整体调节的,而不是对照片的局部亮度进行改动,更没有改动暗角的。有人说很多软件不是可以去暗角吗?而且还是批处理的。是的,LR和AE都可以方便的除去暗角,但那个功能是整体除去暗角,每张照片的修饰程度是一样的,而现在的问题是照片的暗角程度不同,不能批处理。软件更无法了解每张照片的暗角程度而自动处理,批量处理都是手工给出暗角大小的。

暗角闪烁产生的原因,应该就是镜头本身。我用的是Sigma 12-24全幅超广角镜头,用f/8放在12mm端拍摄的,A档(但光圈是固定的),样片在这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GWd9ue54mU/

那么到底如何去闪呢?也许这类闪烁太特殊,不宜做一个软件或增加一个功能来去闪,而手工去闪的话的确比较麻烦,在AE里去闪的方法如下:

开启曝光和暗角两个效果,均全程打上关键帧,目的是给照片系列加上不同的暗角,补偿原有照片暗角,使得各照片暗角程度相同,然后整体亮度不同的地方用曝光来补偿。

延时摄影边缘闪烁如何去掉(延时摄影的闪烁与去闪)(22)

具体说,就是浏览每一张照片,与前后对比,找出暗角突变的,减少暗角的透明度,使得暗角程度一致,然后对于曝光不一致的,用曝光关键帧修改。

素材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