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城重点项目(非凡十年广东答卷)

潮涌东江,非凡十年。近十年,是惠城区激昂奋进的十年,更是一百六十万惠城人民迈向更加幸福的十年。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惠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路追江赶海,书写时代华章,交出“非凡答卷”。

十年间,不断变化的是发展数值,地区生产总值从433.79亿元到972.61亿元,十年间连上5个百亿元台阶,惠城正昂首阔步迈向全市首个GDP千亿级县区;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以奋斗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惠城持之以恒为百姓办实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凝聚发展惠民的“速度”“厚度”和“力度”。

大江大海大时代,风劲潮涌催征帆。奋进新征程,惠城上下紧紧围绕建设一流中心区目标,树牢“市区一体”理念,以改革为帆,开放为桨,胸怀敢为人先、闯关夺隘的壮志豪情,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书写“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和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新篇章,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惠州惠城重点项目(非凡十年广东答卷)(1)

奋斗岁月

十载砥砺,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十年之变,最振奋人心的是经济“块头”的增长。

十载砥砺,惠城区以区划调整为新起点,壮工业“筋骨”、强发展“引擎”。经过“谋思路、打基础”“抓重点、寻突破”以及“强平台、抓项目、提质效”的接续努力,惠城区发展形成了良好势头。纵观十年经济数据,惠城连续多年执全市各县区经济之“牛耳”,即将成为惠州首个GDP进入千亿级的县区。

长“块头”的同时,惠城的经济“体质”不断增强。

——向平台要支撑。惠城积极融入对接“双区”建设,发挥中心区优势,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强化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中心辐射、产业集聚、多点开花”的功能布局。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批复惠州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惠城高新区”),这是惠州市获批的首个省级高新区,更是惠城“十年磨一剑”的生动注脚。

——向改革要效率。惠城创新建立项目库全链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流程并联、审批容缺、事项优化、工期倒逼”等方式不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天宝电子、利元亨二期、信利康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刷新。

——向科技要动能。去年,惠城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0家(总数达362家),新增数量创历年最高。在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省人工智能产业园两块“金字招牌”加持下,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智能制造行业龙头,通过深化与美德韩等国的产业合作,助力惠城智造走向全球。

——向创新要潜能。根据惠州市委深度融深融湾部署,惠城率先在前海设驻深招商联络处,与深圳都市圈推动产业共建共赢。接下来,惠城力争将来自深圳都市圈的项目占准入项目的比例提高到七成,这些项目将优先安排落户惠城高新区。

十年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技百强县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等殊荣纷至沓来。惠城做实做强做优区域经济,坚定不移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在宏伟的蓝图下,一条打造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惠州惠城重点项目(非凡十年广东答卷)(2)

惠城重点打造中心区“城市会客厅”,形成山水点缀、古今交融的面貌。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十载奋进,“绣花”功夫重塑城乡面貌

十年之变,最赏心悦目的是“绣花”功夫下重塑的城乡面貌。

惠民大道(汝湖段)起点为中信大桥,终点至广惠高速汝湖出入口,全长7.6公里,涉及到3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是惠州的门面形象之一,也是对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道路。

今年6月底起,惠城为车辆违停整治和城市出入口提升两项工作按下“快进键”,区委、区政府一把手抓总牵头,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包括惠民大道(汝湖段)在内,一条条道路、一片片区域在“绣花”功夫下刷新“颜值”、提升“内涵”,获得群众普遍赞誉。

一流中心区要有一流治理。十载奋进,惠城区各届党委、政府接续努力,一步步“绣”出城市建设的品质品牌:以惠州西湖5A级景区为中心,惠城重点打造中心区“城市会客厅”。一边,集聚了佳兆业、华贸中心、富力丽港中心等商务楼宇,“城市会客厅”摩天楼天际线逐渐成型;另一边,水东街开启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元年,金带街、祝屋巷也相继纳入改造重点。如今,一城之下,一湖两江,岛楼街巷,串珠成链。有山水点缀的景色,有古今交融的面貌。

惠州惠城重点项目(非凡十年广东答卷)(3)

惠城风貌。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城市建设大阔步,乡村振兴加速跑。

惠城区农村面积有8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以上。十年来,惠城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资源统筹,以城带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蹚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丝苗米产业园成功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科技创新示范园”;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全区142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三栋镇鹿颈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翰墨梅香·竹海温泉”示范带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86.4元。

未来,惠城锚定“乡村振兴要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结合各镇(街)各自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发展前景找准突破口,描绘乡村发展新图景。

十载深情,发展惠民厚植为民情怀

十年之变,最撼人心扉的是厚植其中的为民情怀。

“坚持每年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这是惠城区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惠民承诺。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建设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更加凸显“速度”“厚度”和“力度”。

十年间,幸福生活更有“速度”。市民实现市区搭乘航班,45条正班航线通航全国34个城市;中心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高速公路过境,15分钟上高速成为现实;莞惠城轨、赣深高铁通车运营,助推惠城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河惠莞高速(惠城段)正式通车,芦泰大桥主桥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通到乡村群众家门口。未来,惠城将成为连接珠三角与粤东地区的重要枢纽节点,力争实现中心区与大湾区中心城市间1小时通勤。

惠州惠城重点项目(非凡十年广东答卷)(4)

惠城每年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新增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1万个左右。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十年间,幸福生活更有“厚度”。十年来,惠城区保持教育投入全市第一,平均每年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30%左右,每年新增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1万个左右;教育资源“首位优势”愈发明显,全区有各类学校463所,占全市20%左右;惠州全市5所高等学校全部在惠城区,超五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惠城。十年来,发力建设“健康惠城”、打造“卫生强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等6所三甲医院全部在惠城;卫生机构床位数、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占惠州全市比重均超过40%。

十年间,幸福生活更有“力度”。惠城区通过减证便民、公共服务事项下放,政务服务示范点建设,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超市”初见雏形;开展“周末延时服务”“惠帮办”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难点;推动特色办事“智惠批”“一件事”等场景应用,审批时限“以小时计”变为“以分秒计”;构建政务服务信息互通新模式,“全市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跨境通办”扩大政务服务“朋友圈”,便利群众异地办理办结事项……惠城以改革创新之力,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惠城将乘风聚势,勇立潮头,开启又一轮高质量发展!

赓续奋斗

新征程,惠城再出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五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持续释放,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全面提速,给惠城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发展支撑力。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惠城区将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把握时与势。当前,惠城区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一方面“双区”驱动、高铁建设快马加鞭、“丰”字交通主框架加快建设等多股东风叠加,“市区一体”是惠城最大的特点、最大的区情,也是最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民生福祉不够厚实等问题仍然存在。当前,惠城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队伍精气神提上来了、干劲更足了。今年上半年,惠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83亿元,继续领跑惠州全市。经济先行指标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显示惠城蓄势待发、未来可期。

谋划近与远。近年来,惠城各项工作渐入佳境,有了突破进阶的底气和信心。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宏伟蓝图下,一条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发展路径日渐清晰:强平台形成强支撑,形成“中心辐射、产业集聚、多点开花”的功能布局;大项目促进大发展,一方面抓实体经济项目,一方面抓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项目;优环境引金凤凰,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全方位优化提升惠城营商环境。惠城已经吹响了奋进号角:到2025年,全区GDP突破13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5%,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牢记根与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惠城提出:“以我们的奋斗指数换取惠城人民的幸福指数。”持之以恒为百姓办实事,惠城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建设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走过非凡十年,大湾区正迎来崭新的一年。“十四五”启航,这是惠城面临的一张全新的历史答卷。

惠州惠城重点项目(非凡十年广东答卷)(5)

惠城高新区是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图为园区入驻企业西顿照明车间。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一线案例

十年壮工业“筋骨” 今朝展园区“雄姿”

“惠州市首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们成功了!”2022年8月11日晚,一条重磅消息打破了夜晚的沉静,让十年来为之奋斗的惠城人一片沸腾——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批复惠州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惠州惠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惠城高新区”)——惠城壮工业“筋骨”、强发展“引擎”的十年奋斗之路,至此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将时钟拨回十年前。彼时,由于区划调整,惠城的面积缩小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减少近二分之一、工业产值锐减七成,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7:35.1:61.2。此后,在粗放式发展中埋下的历史性、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第二产业成为惠城之痛。

直面转型阵痛。面对着转型、改革之难,惠城以正视问题、刀刃向内的勇气,以对标一流、革故鼎新的魄力,开出了“药方”——牢固树立并持续深化“市区一体”理念,坚定不移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强化平台建设。工业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十年前起,惠城按“一园多区”模式打造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下称“惠城高新园”),构建“1 3 X”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

突围提质增效。2020年5月,《惠州市实施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出台。按照“千亿园区、万亿产业”的目标,惠州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为惠州打造“2 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宏伟蓝图下,惠城的工业园区也走上了提质增效之路:作为惠州7个县(区)各自打造的千亿级工业园区之一,惠城高新园核心园区——东江湾产业园应势而生,成为惠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强磁场。

从高空俯瞰东江湾产业园,可以看到一派热潮涌动的发展景象:“追加投资15%”“十几天建成一层楼”“项目发展需要追加厂区建设”,项目建设你追我赶,“以项目论英雄”氛围浓厚;累计投入18亿元推动园区全面提标升级,六横五纵主干路网日益通达,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在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省人工智能产业园两个“金字招牌”加持下,200多家中小微企业争相入园,总投资超过百亿元,其中不乏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2021年,惠城动竣工投产产业项目58宗,总投资419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799亿元;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工业投资完成增长38.7%……一组组、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见证着惠城上下的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折射着惠城工业经济的蝶变。

如今,从惠城高新园“晋级”惠城高新区,惠城正续写园区“雄姿”故事,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数读

●地区生产总值

2012年433.79亿元

2021年972.61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2年22.54亿元

2021年44.08亿元

2021年是2012年的1.96倍

●全年税收

2012年91.72亿元

2021年252.99亿元

2021年是2012年的2.76倍

●三次产业结构

2012年3.7:35.1:61.2

2021年2.6∶28.3∶69.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2年344.76亿元

2021年763.07亿元

2021年是2012年的2.2倍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卢慧

【通讯员】邹壮新

【作者】 卢慧;梁维春;王昌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