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

人类发展至今,其实进入科技时代的时间并不算太久。如果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爆发的工业革命开始算起,这一场革命带给了人类一次巨大的技术突破和社会阶层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

然而直到现在的2022年,期间也才过去了不到300年的时间,如果以一个家族来算,也只是三四代人的发展。

也因此,世界上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的未解之谜,科学家们很难用现有的科技手段以及常理来给出人类想知道的“是什么、为什么”的回答。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2)

这就导致生存在唯物主义时代下的人们虽然不会再将这些未知之谜解释为“神鬼”之说,却会将它们归结为是“外星生物”的所作所为,只不过前者已经被如今的科技发现是假的,后者却由于人类的技术无法穿越星际,从而一直存在于各种未解之谜的“答案”里。

而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一个神奇的未解之谜——“白公山铁管”

“白公山铁管”的发现

1996年6月,一位叫做周问渔的人与同伴们一起探索美丽的托素湖,却惊讶地发现托素湖的湖面居然并不存在生物的痕迹,周围还有很多像被大火烤炙了一般的尖锥形状的小山。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3)

周问渔怀着好奇,在托素湖东侧的巴音诺瓦山(当地人也将这座山称为是白公山)的山脚下意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山洞洞口都是趋近于圆形,但周问渔发现的山洞洞口却是一个看起来颇为规整的三角形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4)

这样的洞口根本不像是自然界能够形成的,反而可能是人工凿成这个样子的。

周问渔并未犹豫,直接走进了山洞,却发现里面全部都是砂岩,基本上无法看见其他的岩石成分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5)

但这并非是最令他震惊的,随着周问渔不断深入,他赫然在山洞的深处看见一些如同铁管一样的管状物体,直接贯穿了山体,周问渔只能看见露出来的一截。

其中一根直径大概有0.4米的直径,从山顶一直斜入山洞,并且被腐蚀得只剩下了半边,还有一根“铁管”大小差不多,但它是从山洞下扎上来的,露出了一个“铁管”的管口。除此之外还有十几根“铁管”,大概是在0.1到0.4米之间的直径范围,彼此之间距离不相同。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6)

他还发现这些管状物与周围的岩石宛如天成,就像是它们从一开始就生长在这里的一样,或者说是并非是人力开凿出了一个洞,再将“铁管”插进去,而像是有一个巨大无比的力士直接一口气把铁管生生穿进了山体

因为开凿的洞口不管怎样都会有不合缝的地方,要么大了,要么小了,然而看“铁管”与山体“紧密”的状态,根本没有不合缝的情况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7)

因为周问渔是学地质学的,所以很快就判断出了管状物已经在这个地方存在了很久了,他采集了一些管状物的样品,并送去了检验。

结果显示,该样品中氧化铁的占比超过了30%,还有一些二氧化硅等物质,可能是因为该管状物在山体中存在的时间太长了,从而导致原本的铁质物质与环境发生了反应,遭到了锈蚀,并融合在了一起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8)

除此之外,这份样品里还有少部分未能被检验出来的成分,更是令人费解。

周问渔又将“铁管”的样品送去了北京,科学家们利用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测定出了“铁管”的大致年龄,发现这些“铁管”居然有15万年的“高龄”,无疑引起了更多的困惑。

事实上,白公山的山洞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一共有三个,并且都是不规则的三角形,都与平常的圆形山洞不一样。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9)

只是白公山中间的山洞较大一些,距离地面大概2米的高度,洞内最深8米左右,大概6米的样子,另外两个山洞比中间的山洞要小,距离地面5米左右,而且可能是因为时间太久远,洞口都被坍塌的沙石被埋了大半,要是不把这些沙石清除,根本进不去山洞里。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0)

而且在距离白公山铁管洞口的40多米远的托素湖附近,也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铁管”散落在沙岩、湖水中,这些残留的“铁管”直径比较小,只有2到4.5厘米的样子,最细的甚至仅有一根牙签那么细。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1)

“铁管”之谜

周问渔在发现了这些神奇的“铁管”以后,不禁产生了许多的联想,由于他除了地质学者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身份——作家白渔,他将“白公山铁管”的事情写进了自己的《走进柴达木》的书中,并将此认为是“外星人的遗址”。

这其实也与在1981年的UFO事件有关,据说这次出现的UFO的相关目击者有上百万人之多,共收到了来自全国范围70多件报告。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2)

UFO模拟图

也因此,周问渔根据这件UFO事件,再加上白公山的神奇“铁管”,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认为这是外星人曾经来过地球的位置

也有人认为,由于白公山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的区域,又因为身处内陆,降雨较少,因此大气层稀薄,能够很好地观测天体,更方便外星人发射飞船,或许是外星人的发射塔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3)

当然,也有科学家并不认可所谓的“外星人”言论,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原始时期的人类,或者是自然形成的物体

然而在15万年前的人类还处在较为原始的石器时期新石器时代也是从1万多年前才开始的,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世界上的人类基本上都只能砸砸石头,敲敲木头,是制作不出铁质物体的。

我国发现的最为古老的铁器距离现在也仅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除非是人类可以穿越过去,并且要闲得无聊在15万年前的原始时期制造出了几十根铁管,然后还需要有一个力气达到能够将这些铁管徒手穿进山体的大力士,才能做出如此的效果。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4)

既然排除了人工制造,那么就剩下了自然形成的选项了。

一位地质学家在对“白公山铁管”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发现这些“铁管”内部居然有着植物的残留物质,即植物碳化以后的有机物成分。

尽管科学家们通过显微镜等设备并没有发现“铁管”内存在比如树干等更加具有植物形态的结构,但是在更加深入的研究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铁管”的结构居然呈现了含铁量由外向内逐渐变少的趋势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5)

甚至他们还发现一些“铁管”内部还有类似于木桩年轮一样的同心圆形态,这无疑是向科学家们表达出:这并不是所谓的“外星人遗址”,而很有可能大自然形成的“铁化木”

其实铁化木在世界上虽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这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会形成的地质现象,一般来说,如果树木被深埋地底后,附近的环境铁元素比较多,就可能会由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原理作用等进入植物中,从而形成了铁化木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6)

植物对铁的吸收

甚至科学家们还将“铁管”的样品与其他星球的陨石样品进行了成分对比,发现前者与它们并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根本不是什么外来产物,而是地球本土物体。

科学家们认为,白公山附近的砂岩可能就是“白公山铁管”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早在几千万年以前,这个区域还不是柴达木盆地,而是有着丰富雨水的森林。

由于砂岩是被洪水冲击形成的,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在当时这片森林发生洪水,一些树木就被洪水冲出土壤,并与一些含有大量铁元素的沙石一同埋在地底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7)

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这些沙石与树木之间就产生了一些反应,树木表层树皮构造比较细密,难以腐蚀,也就与铁元素一起融合形成了铁质结构,而中心的树木结构较为稀疏,逐渐被腐蚀殆尽,成为了“铁管”内部的空心结构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8)

这样解释下来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新的问题——科学家们发现“白公山铁管”附近的岩石几乎都有好几百万年的存在时间了,如果真的是由于地质活动形成了如今的结构,那么“铁管”与岩石的年龄就算是有差距,也不应该相差如此夸张。

一个是几百万年,一个是15万年,如果不是同时形成,“铁管”要如何完美地嵌合进岩石中呢?

这些疑问至今困扰着科学家们,至今是个未解之谜。白公山附近的区域也被称为外星人遗址。

14万年前的巨型金属(15万年前的铁管贯穿了整个岩壁)(19)

或许真的只有等到未来,在人类的科技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阶段,我们才能发现“白公山铁管”的真相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