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城市人口数量(山西省一个市人口超50万)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县级高平市来说,人口超50万,隶属于地级晋城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该地区拥有接近1500年的建县历史,而且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在今高平市一带展开了影响深远的长平之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西各城市人口数量?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西各城市人口数量(山西省一个市人口超50万)

山西各城市人口数量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县级高平市来说,人口超50万,隶属于地级晋城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该地区拥有接近1500年的建县历史,而且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在今高平市一带展开了影响深远的长平之战。

首先,高平市,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在地理位置,县级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东与陵川县接壤,西与沁水县为邻,南与泽州县毗连,北与长治县、长子县相接,是晋城市的北大门。就县级高平市的历史来说,高平古称长平、泫氏,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春秋时期,该地区始称泫氏城。《竹书纪年》曰:周威烈王七年,赵浣城泫氏,即在于此。战国时期,泫氏改为长平邑,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长平邑隶属于三晋中的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为联赵抗秦,即献上党郡17城于赵,长平地为赵国所有。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这两大迁国于长平邑(今高平市西北)爆发长平之战。经过长平之战后,今县级高平市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县级高平市一带属上党郡高都县。西汉到魏晋时期,今县级高平市一带为泫氏县,属上党郡。东晋时期,该地区设立建兴郡(郡治阳阿城),泫氏县改属建兴郡。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建兴郡改为建州,领高都、长平、安平、泰宁四郡,今高平市称长平郡,隶属于建州,领泫氏、高平2县,高平之名始于此。按照介绍,就高平这一县名,因其四面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而得名。由此,对于高平县来说,自公元529年建县,距今已有接近1500年的建制历史了。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建州改为泽州,高平县隶属泽州。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泽州改称长平郡,高平县隶属于长平郡。唐朝时期,高平县属河东道泽州。

最后,元朝这一历史阶段,高平县依然隶属于泽州,属平阳路、晋宁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升泽州直隶州,高平县为泽州直隶州所辖,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升泽州府,高平隶属泽州府,为泽州府所辖5县之一,属山西省。1993年5月12日,高平县撤县设市,成为县级高平市,由地级晋城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县级高平市总面积达94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51万人。

文/情怀历史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