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

47岁遭遇危机 “高龄”再创业

在来到贵州之前,宁曼丽是安徽一家纺织厂普普通通的女工,后来不幸遭遇下岗,于是拉着姐妹一起建了一家小型织布厂,开始了她第一次创业。但天有不测风云,眼看事业刚刚有所起步,就遭遇金融危机,资金链彻底断了,库房积压了大量的面料卖不出去。

那时因为面料问题正一筹莫展的宁曼丽,在一次贵州民间工艺品大赛上见到了“蜡染”。蜡染是中国民族最古老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将蜡融化后点染在布料上,绘制成各式图案,再将布料浸于染料中,最终布匹上会呈现蓝底白花的“冰纹”。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1)

宁曼丽听着台上的人讲解着这项传统技艺,隐隐觉得这或许一个能让自己面料和工厂起死回生的机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机,这一年她47岁。

深山寻到断臂画娘

人们告诉宁曼丽可以去贵州丹寨的排莫村,那里的女性人人都会画蜡染,于是她当即动身前去寻找蜡染。13年前的排莫村连公路都没有,进山只能靠步行。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2)

宁曼丽足足走了一整天的山路才找到这个村子,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女人虽然有着最好的蜡染手艺,但家庭却极度贫困,也没怎么上过学,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曾走出过大山。宁曼丽挨门挨户的去说明自己的来意,自己有布料她们有手艺,卖出去一定会有人喜欢。虽然村子里的人热情,但是对于宁曼丽口中所说的蜡染能赚钱这事还是心存怀疑的。因为在她们的认知里,蜡染是妈妈教给她们的一门手艺,从来不知道这门手艺竟然还能用来赚钱。

被拒绝的宁曼丽没有灰心,坚持不懈的来排莫村游说。终于有3个画娘站了出来表示原因跟着宁曼丽一起干。这3个画娘年龄都已经超过40岁,有一位已经60岁了。这三个人里有一位叫做杨而朗的画娘给宁曼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个人里她的眼神是最坚定的。后来宁曼丽得知,杨而朗曾在20年前出过一次事故失去了右手,家境极度贫困,而且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儿子。这次来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蜡染,走出大山,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了这三位画娘的示范,其他画娘看到蜡染真的能挣到钱,也都纷纷来到宁曼丽的工坊,就这样“宁航蜡染工坊”建了起来。回忆起当初工坊的创立,宁曼丽说到:“这些一个一个的跟我走出来的画娘里,还有一些残疾人,她们最初可能在家里的地位特别的低,因为她们没有经济的独立的能力。后来通过我把她们组织在一起,慢慢的他们每个月能拿到固定的工资,她们是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手艺,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3)

画娘们也真的如宁曼丽所说,走出了大山,来到的天安门,参加了全国艺术性展览,甚至登上了国际舞台。而当初那个满面愁容的画娘杨而朗,凭借着一只手创作了蜡染作品《母爱》,在第八届文博会上获得金奖。

同时用制作蜡染赚来的钱供儿子上学,儿子也很争气考上了中央美院,再出国留学,在中关村学院当专职的蜡染老师,继续向更多的人教授传统文化。看着画娘们的改变,宁曼丽才慢慢感悟到原来一个人的力量还可以改变一群人的命运。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4)

一群人 一件事 一辈子

工坊能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在48个人,离不开一群人的坚持。在工坊的一面墙上印着一句话“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当问起这句话的来由时,宁曼丽几度哽咽。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5)

那是在2012年的时候,公司不景气,连续8个月开不出工资。当初信心满满的把这群姐妹带出大山,结果现在连基本的收入都不能保证,宁曼丽心里满是愧疚,心里也开始动摇想要放弃。她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满怀歉意的说到“当初信心满满的把你们带出来,但是我做不下去了,要回去了。但是你们放心,我会在回去之前把拖欠你们的工资全部还上”。

但是没想到大家会哭着说:”我们都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本领,只有妈妈传给我们的这么一点点手艺。你来了之后,带着我们一点点的做。我们不要钱,也不要工资,我们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行。这个世界这么大,我们真的把一件事做好了,就一定会有人喜欢的......”。

建立蜡染工坊起初只是自己一个谋生的手段,到后来真正开始接触蜡染,慢慢的了解蜡染,到热爱蜡染,再到为其停留,变成一生放不下的事业与责任。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6)

宁曼丽说是画娘们对待蜡染的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的感染了她。是她们让她感受到“原来你在努力挣钱的同时,还不经意的改变来一群人的命运,这让你觉得做这件事是有意义的”。为了自己当初的梦想,也为了画娘们的梦想,宁曼丽决定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轻言放弃,一定要将蜡染带出大山。

天道酬勤 上苍一定会给你最好的安排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坚持下,做蜡染的收入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合力做的长达80米的《百苗图》蜡染长卷,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所收录,还因此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展览开幕式。

也是在那次开幕式上,遇见了服装设计师成昊,一个让蜡染走上国际的关键性人物。那次的展览让成昊对蜡染以及宁航工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想在工坊用蜡染的布料做几件衣服,宁曼丽同意了。接下来的几年,成昊就一直穿梭在北京和丹寨之间。直到有一天,成昊说“宁妈妈我可能不走了,因为我的心已经留在了这里,想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7)

之后的日子,宁航工坊一边接蜡染的订单,一边还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一些免费的课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把这项技艺传播出去。其中有一个在英国留学的贵阳女孩,每年都会抽寒暑假时间来这里学习蜡染,还会自己记录一些小视频,最终放在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展上。这时英国大使馆的人正因为每年的国际四大时装周,没有一个专场是弘扬中国艺术的而发愁,恰巧看到了这个贵阳女孩视频中宁曼丽带着画娘们做蜡染画面,于是立即询问女孩视频在哪拍的。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8)

后来辗转找到宁曼丽,希望她能把传统蜡染与现代时装做个结合。于是宁曼丽就把之前用成昊之前用蜡染布料做的一些概念性的服装的照片发了过去。大使馆当即决定邀请宁曼丽和画娘们带着蜡染服装,去伦敦参加时装秀,把中国的这项艺术展示给全世界的人看。

正当宁曼丽兴冲冲的带着画娘们办签证准备出发时,却不巧赶上了疫情,航班全部停飞。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的看着这次机会就这么错过吗?宁曼丽坚信那么多的困难都挺过来了,这次也一定可以!于是多方打听,将36件服装通过快递的方式,辗转好多个国家,终于如约到了英国。

虽然宁曼丽和画娘们很遗憾没有亲自到场,但由她们亲手染制的衣服出现了伦敦时装周的T台上,首次以中国非遗专场形式亮相伦敦国际时装周,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东方魅力,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并爱上蜡染。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9)

寻找最美木兰

宁曼丽的小小举动,改变了画娘们的人生轨迹。而由网商银行发起的数字木兰创业计划,也在寻找更多像宁曼丽这样有自己创业梦想的女性,让她们被看见,让更多的她们被照亮。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10)

在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中,女性领导的企业仍以小型居多,且往往都在非正规经济中运作。而在网商银行与北京大学的联合调研中发现,女性创业者在进入市场和获得融资方面比男性面临更多困难,女性创业者这个群体更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

苗家姑娘真实故事(她无心的谋生之举)(11)

据网商银行统计,其47%的女性小微用户,使用信贷服务超过5次。结合自身数字化资源优势,网商银行于2020年7月开始发起了“数字木兰创业计划”,旨在为女性经营者提供金融支持与经营助力——郭娟、牛庆花等,都曾获得该计划支持的20万元全年免息贷款。同时,网商银行计划推出100堂「木兰创业课」,助力提升女性创业者分享、交流、发现创业机会,提升经营能力。

2023年,“数字木兰创业计划”再度升级,项目举措还包括为100万女性享受贷款减免息服务、每年提供100个女性全年贷款免息名额等。

网商银行始终相信,通过普惠金融惠及女性创业经营,能够更好地帮助女性在数字经济中提升参与度和竞争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一批中国女性创业者,正在电商、直播等领域崭露头角,越来越多女性完成了「留守妈妈」到「乡村带头人」的身份转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