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礼仪的来源(公务礼仪的概念)
一、公务礼仪的概述(一)含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公务员礼仪的来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务员礼仪的来源
一、公务礼仪的概述
(一)含义:
1、礼:指礼仪、礼貌、礼节,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礼的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它既可以指表示敬意和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礼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2、礼貌: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语言、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修养。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仪表及言谈举止来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它反映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3、礼节:一般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具有形式化的特点,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礼貌行为。
4、礼仪:是礼貌、礼节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礼仪包括“礼”和“仪”两部分。“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 “仪态”、“仪式”、“仪容”,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礼仪: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从广义的角度看,它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交际艺术。狭义,通常是指在较大或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二)来源:
1、中国礼仪的起源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源于俗。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首先,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其次,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人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们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为“止欲制乱”而制礼。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都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形成为祭祀礼仪。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
2、西方礼仪的起源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礼仪,礼节,行业的规矩,成规等),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 ,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
(三)作用:
1、社会秩序礼仪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礼仪起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家庭的和谐与安宁,邻里的和谐,同事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礼仪的规范与要求。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更加和谐稳定。礼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社会的要求与时代精神。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指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让国民都来接受礼仪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2、形象塑造礼仪讲究和谐,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礼仪在行为美学方面指导着人们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并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的心灵。人们的谈吐变得越来越文明,人们的装饰打扮变得越来越富有个性,举止仪态越来越优雅,并符合大众的审美原则,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和精神风貌。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只有按照礼仪的要求,才能更有效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敬、敬佩、善意和友好,人际交往才可以顺利进行和延续。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等,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唤起人们的沟通欲望,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而且可以促成交流的成功和范围的扩大,进而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3、民族精神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弘扬民族精神。礼仪和道德法律等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是精神理念的制度化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孝敬的礼仪可以涵育孝顺的精神,对国家旗帜和国徽的礼仪可以涵育爱国精神。
(四)讲礼仪的原则:
遵守:不论地位高低,年龄老少,性别男女都要自觉遵守礼仪规范,礼仪才可以推广。
自律:在没有人的时候也能遵守规范,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敬人:心中常存敬人之心,行为才可以透出敬人之意。
宽容:对待一些不是很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如果不伤国体事体可以不必求全责备。
平等:礼仪规范虽然对长幼秩序,官民身份,师生关系,同窗之谊,夫妻之道做了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对后者有特别的权利,除了仪式上有这些区别以外,每一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因此,不可以借助礼仪之名行侵权之实。
从俗:就是入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民间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要入俗,做客人的时候要注意客随主便。真诚:礼仪如果不是处于真心的话,所有的礼节只能是虚伪的表演。
适度:不是所有的礼节都适合所有的场合,所有的人的,因此看清楚场合才讲礼节。如饮食的礼节,西方讲究吃饭不响,不打饱嗝,但如果在中国,如果吃的是老友粉,那时完全做不到的。因此实际中不必让礼仪束缚手脚而应让它为你服务,恰到好处表达你敬人的行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