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实词怎么复习 中考高考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十

91.相, 读音一:xiàng,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考文言文实词怎么复习 中考高考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文言文实词怎么复习 中考高考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十

中考文言文实词怎么复习 中考高考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十

91.相,

读音一:xiàng

(1)名词

①相貌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能得到这样的媳妇。

②扶助盲人的人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么为什么要用扶助他的人呢?

③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④官名,指宰相、丞相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

(2)动词

①观察,审察

胜不敢复相士。(《毛遂自荐》)

——我不敢再审查鉴别人才了。

②辅助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还是不能到达。

读音二:xiāng

副词

①表彼此,互相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以为,老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

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根据情况分别译为“你”“我”“他”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现在)就可以去告诉婆婆,趁早把我打发回家吧。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我已经和她恩断义绝,绝对不会答应你。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希望你细心的奉养老母,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

92.谢,xiè

动词

①道歉,请罪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怕他打碎宝玉,就婉言道歉。

②推辞,谢绝

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母亲婉言谢绝了媒人。

③辞去,辞别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看公子的神色始终没有改变,就和朋友告别上了车。

④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樊哙下拜道谢,起身,站着喝了这杯酒。

⑤告诉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多多劝告后代人啊,应该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⑥凋谢,衰亡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

——等到荷花凋谢以后,也可以算是对得住主人了。

93.信,

读音一:xìn

(1)形容词

①言语真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

②引申为诚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和玉器丝绸,不敢向神虚报,一定要诚实。

③实在的,真实的

呜呼!其信然邪!

(2)名词

①信用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②信物,凭据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如果前往却没有什么信物,那么就不能接近秦王。

③使者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你马上去回绝那位信使(这里指媒人),我们慢慢地再说这件事吧。

④音讯,消息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祭妹文》)

——大概是说我在京城考中进士,信使来报信早晚之类的事情。

(3)动词

①相信

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怀王贪心,相信了张仪的话,就和齐国绝交了。

②信任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

——疏远了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②守信用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就径直上前怒骂敌军统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逆的罪状。

③ 随意,随便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低头随手连续的弹奏着,好像要把心中所有的事情都诉说出来。

(4)副词,表肯定,确实,实在,果真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

读音二:shēn,通“伸”。

动词

①伸张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

②伸出

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中山狼传》)

——狼高兴的听从了他的话,把脚伸给了东郭先生。

94.兴,

读音一:xīng

动词

①起,起床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②起,掀起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清风轻轻吹来,江面上静静的,连波纹也不起。

③发生,产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产生。

④兴起,兴盛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大楚兴盛,陈胜称王。

⑤使……兴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⑥复兴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指南录后序》)

——复兴国家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

⑦兴办,举办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过了第二年,政事通畅,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情都重新兴办起来了。

⑧发动,调动

遂发命,遽兴姜戎。(《殽之战》)

——于是发布命令,立刻调动姜戎的军队。

读音二:xìng

名词,兴趣,兴致

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徐宏祖《游黄山记》)

——赶上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玩的)兴致很浓。

95.行,

读音一:xíng

(1)动词

①行走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就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②运行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

③经,历

行年四岁,而舅夺母志。(《陈情表》)

——又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我母亲守节的志向,(使她被迫改嫁。)

④离去,前往

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

⑤实行,施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我赞许他能够实行古人从师的风气,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⑥行酒,给客人斟酒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

——客人来了,没有不备酒招待的,有时给斟三次、五次酒,最多不超过七次。

(2)名词

①古诗的一种体裁。

《琵琶行》《兵车行》

②行为,品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动作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眼神因此而专注,动作因此而迟缓。

(3)副词,将要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吴巨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又在边远偏僻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

读音二:háng

(1)名词

①道路

遵彼微行,爰(yuán,于是)求柔桑。(《诗经》)

——沿着那条小道,去寻找那柔嫩的桑叶。

②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军队里。

③行列,队伍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

——全都和他商量,一定能使队伍和睦融洽,好坏各得其所。

④辈份

汉天子,吾丈人行也。(《汉书·苏武传》)

——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

(2)量词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出门登车离去,痛苦的眼泪流个不停。

96.幸,xìng

(1)动词

①宠幸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现在进关了,不贪取财物,不宠幸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

②皇帝亲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宫女们)长久的站立着,远远地凝望着,盼望着皇帝的驾临。

(2)形容词,幸运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那么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远远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严重。

(3)副词

①侥幸、幸亏、幸而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②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意见做,可译为“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们不好就答应你。

97.修,xiū

(1)动词

①修建,修造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②修理,建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在国内制定法律制度,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建造攻守的武器。

③整治,治理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对外结交孙权,对内整治政务。

④修养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修养身心,使品行高洁已经有几十年了。

⑤修订,修改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议定的法律制度都要在朝廷上进行修订。

⑥编纂,编写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孙子受了膑刑,就编写了兵法书。

⑦效法,学习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所以圣人不求学习古人,不效法旧有的制度。

(2)形容词

①善,美好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原毁》)

——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的言词就出现了,品德高尚了,谗毁的事情也就来到了。

②长,高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原来是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98.徐,xú

形容词,迟缓,缓慢

不徐不疾。(《庄子·天道》)

——不快不慢。

99.许,xǔ

(1)动词

①答应,允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较这两个办法,宁肯答应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②赞同,赞成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③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要做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双鬓已先斑白。

(2)名词,地方,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数词,表示不定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二分左右。

(4)代词,这,这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问它怎么能够这样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地流来。

读音二:hǔ,象声词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子时喊口号的声音,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有的。

100.阳,yáng

(1)名词

①太阳,阳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夕阳照着绿树青草,那普通的街巷,人们传说就是宋武帝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②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

③古代哲学概念,阴的对立面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

(2)形容词

①凸起的,刻印时,线条凸起为阳文

②通“佯”,假装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皆阳应曰……(《记王忠肃公翱事》)

——(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忠肃公无法办到……就假装答应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