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突然陷入混乱(中东是怎么乱成一团的)

中东一向是乱作一团的火药桶伊斯兰教内部的逊尼派和什叶派打来打去,后来又来个犹太教的以色列,再加上分裂到几个国家的库尔德人,中东又有丰富的石油,战略地位又很重要这么个现实情况,不乱都难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东为什么突然陷入混乱?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东为什么突然陷入混乱(中东是怎么乱成一团的)

中东为什么突然陷入混乱

中东一向是乱作一团的火药桶。伊斯兰教内部的逊尼派和什叶派打来打去,后来又来个犹太教的以色列,再加上分裂到几个国家的库尔德人,中东又有丰富的石油,战略地位又很重要。这么个现实情况,不乱都难啊。

现在的中东基本四股势力:西北边的土耳其,中部的库尔德,南边的阿拉伯,东边的伊朗也就是波斯。比较悲催的是库尔德了,到现在还没建国,并且已经被大国卖了一次又一次,也“成功”被分到了几个国家各自生活。

这几股势力都相互统治过中东地区,一开始波斯人建立了波斯帝国,后来又被阿拉伯人给推翻了,再到之前我们讲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本来是突厥人被唐太宗李世民从中国北边打跑了,就溜达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了,开始当雇佣兵,也信了伊斯兰教。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顺带折灭了宗主国阿拉伯帝国,再灭了东罗马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结束了欧洲黑暗的中世纪。

这种状态一直到持续到一战前,中东可不是现在这么乱的。当时主要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压着,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库尔德人都生活在一起,虽然也有点乱,但是相比今天的中东局势,那是稳定了一百倍。举个例子有点像晚期的大清,各个军阀也是各自为王,但是总体还在大清的约束范围内,等大清一退位,瞬间各个军头就都起来各自为王了。

大帝国都是有周期的,到了一战那会的奥斯曼土耳其和大清一样,已经虚的一笔了。

一战的奥斯曼也很倒霉,本来一战和他没啥关系,欧洲各国开打了。可是,奥斯曼面临了一个站队的问题,看看你屁股坐在哪。当时的英法俄看起来赢得几率大一点,但是这三都不怀好心,想肢解奥斯曼。而德国一直是穆斯林国家的好朋友,所以也就自然地站到了德国那一队。

其实德国和穆斯林关系好,也绝不是出自于爱心泛滥。主要是因为德国建国太晚了,1871年才建国,大清第二次鸦片战争都打完了,当时世界上早就没有可以瓜分的殖民地了,所以只能和穆斯林国家搞搞贸易,希望能多捞点好处。本来也就是相互利用相互索取的关系,但有了关系,交流变多了,自然也就比别的欧洲列强和穆斯林之间更亲密一些。时间一长,就有了穆斯林老朋友的感觉了,所以穆斯林一出事,德国一般都是第一个跳出来帮忙的,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这几年中东越来越乱,德国也“顺理成章”成了接受穆斯林难民最多的国家。

说回正事,英国一看奥斯曼这不得了,居然和德国通上了气,在一战爆发的第二年也就是1915年,气势汹汹地开展了加里波利登陆计划。这个计划有点类似于对大清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从天津登陆,直取北京,最后火烧圆明园,逼迫大清投降签约。这时本来虚的一笔的奥斯曼上层已经准备跑路了,结果天佑奥斯曼,出了个强人顶住了英法的进攻,这个人就是凯末尔。我们讲奥斯曼那篇文章说到过这位土耳其的英雄。

英国人没拿下加里波利,但没事,因为大英帝国最擅长的也不是作战。作为地球最著名的搅屎棍,之所以英国能纵横世界300多年,从大航海时代兴起于英西海战,从西班牙和荷兰手中抢到了日不落帝国的宝座,一直持续到二战后让出世界第一,靠的三个技能屹立不倒。

1不断同盟,2扶持代理人,3从敌国内部搞分裂。

1、同盟这个太常见了,近五百年的战争基本英国都有参与,但是都是拉着盟友的。这些盟友之间也不是什么铁哥们,有些甚至是世仇。但是国家之间只讲利益,谈感情没用,感情才值几个钱。英国更是一直这个套路,大航海时代一开始西班牙是老大,英国就联合荷兰打西班牙。等到荷兰成了老大,再继续打荷兰,直到把自己最终熬成了日不落帝国。后来拿皇横扫欧洲,英国又开始联合欧洲各国甚至俄国七次反法同盟才灭了法国。等到俄国变强了,英国又开始联合法国打俄国也就是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直到把俄国人打缩回去。所以第一招建立同盟是他们的常规套路。

2、如果一个地方被打下来了,那很简单,直接找代理人就行了。英国亲自过去统治一是会水土不服,毕竟当地人是最了解当地人的。二是成本太高,要是一不小心没玩好再激起民愤那就得不常失了。大清崩溃后,直系军阀就是英国的代理人。而且一般扶持的代理人都不怎么滴,不受当地人民的拥戴。道理也简单,你扶持一个当地人拥护的,没准就去维护当地人利益了,还怎么死心塌地地跟着英国爹混,所以一般都是那种臭名昭著的,得靠着英国的支持才能混下去。

3、要是前两招都没奏效,那就得放终极绝招了,内部瓦解敌人。一般对方的内部肯定有分裂,英国就会派一个大师级别的外交家,一阵忽悠加许诺,对方国家就开始内部斗争起来了。看着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美国把这招学到了精髓,我们的台湾,西藏,新疆都是被这种忽悠和渗透,打着民主的旗帜分裂搞间谍。

回到前文说的,加里波利打仗没打过,而丘吉尔作为海军大臣也因为战争的惨败被赶下了台。英国要出杀手锏了,内部分裂对方。

好莱坞拍过一个电影,叫《阿拉伯的劳伦斯》,当时英国在加里波利惨败后,对阿拉伯派出的一个叫劳伦斯的间谍。劳伦斯是个英国人,牛津历史系的高材生,很早就对阿拉伯有兴趣浓厚,并成为了阿拉伯专家。他是真心想为阿拉伯国家出力的,想让阿拉伯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英国政府对劳伦斯许诺,只要阿拉伯国家从内部起义,捅奥斯曼一刀,将来战后就让阿拉伯独立建国,成为一个统一的阿拉伯,不用生活在奥斯曼的统治之下了。劳伦斯听到这个承诺,开开心心地去阿拉伯做游说工作了,并同时带来了英国政府的承诺。

劳伦斯来到了阿拉伯当时最著名的一个家族,在麦加的哈西姆家族,这个家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在阿拉伯的影响力很大。现在这个家族还在,约旦的王室就是这个家族,约旦这个国家现在也是很温和的。如果哈西姆统治穆斯林世界,阿拉伯应该完全是另一副模样,现在发展成这么极端的原因是来自于狗大户沙特。

劳伦斯顺利取得了哈西姆家族的信任。于是在哈西姆家族的串联下,阿拉伯起来造反了,史称“阿拉伯大起义”。战争也很顺利,奥斯曼挡不住这股内部的分裂,也就退出了阿拉伯世界。

轮到了英国兑现承诺的时候了。作为著名搅屎棍的英国,那当然不会真的让阿拉伯统一并独立啊。要知道一个分裂的阿拉伯才是好的阿拉伯。并且,列强里面这么想可不止英国一个,俄国法国很快都凑上来了。一战中英法俄都是战胜国,但是也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正在想办法找补下呢,就坐在一起商量怎么瓜分阿拉伯了。

沙俄对奥斯曼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充满感情,俄土战争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了。历代沙皇魂思梦想要收回君士坦丁堡。一旦获得这个伟大的城市,沙俄不仅获得了黑海的出海口,而且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发源地,沙俄本身就认为他们才是最纯正的东正教。这下再占领君士坦丁堡,从精神到物质都得到了统一和升华,从第三罗马帝国升格成了第二罗马帝国。

法国呢,坚持要叙利亚那一带。因为耶稣全家都在叙利亚,而且叙利亚是整个中东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有了叙利亚法国就有了通往亚洲的通道,后来乱哄哄的叙利亚问题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因素。

英国自己呢,看上了伊拉克那一片。主要原因是想控制苏伊士运河,控制了这条运河,就可以方便去自己的奶牛印度那里挤奶了。阿拉伯要是统一后,必然会收回苏伊士运河,这以后英国再去挤奶还得看阿拉伯人的脸色了,想想就不爽。另外,苏伊士运河西岸是埃及,当时被英国控制,东岸就是阿拉伯国家了。英国以防万一阿拉伯打苏伊士运河的主意,二战后还专门放了个缓冲区,也就是以色列了,承诺以色列建国。这一下,本来就乱的中东更成了一锅粥了。

综上,阿拉伯独立建国这事就别想了,列强也就开始了瓜分。上文说到的沙特本来是一个游牧部落,本来势力不怎么样,但是在英国的支持下迅速做大。沙特和伊斯兰教里最极端的瓦哈比派关系密切,沙特依靠瓦哈比来提供宗教信仰,瓦哈比又通过沙特来扩大影响力。又是熟悉的套路,我们讲藏传佛教和蒙古那一篇说到过,藏传佛教通过蒙古扩大影响力,蒙古通过藏传佛教来提供法理上的依据。在沙特做大做强后,瓦哈比也跟着做大,现在扩散到了整个阿拉伯。所以沙特的极端保守气质影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

到了二战结束后,基本的格局也就定下来了。而且,更乱,上文提到了以色列也加入了中东乱局中,从此以后中东又多了数次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了。现今乱成一团的中东格局也就一步步形成了,宗教问题带来战争,要知道战争带来仇恨的种子会随着战争的加剧而不断加深。并且中东天量的石油也成了列强眼中的肥肉,大家也都想来分一杯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