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送匾如何写(给去世的亲人送被面)
很多地方都有这么一种风俗,就是至亲长辈去世后,要送一些棉被让他们带走。现在简化了,用丝绸被面替代,这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叫“覆面”。
有人说,最初的“覆面”,盖住脸就行,有用纸的,有用布的,有用绢丝的,有用金银面具的,也有用玉器的等等,根据不同等级的人决定。后来演变为山西人常说的“铺儿盖女”,也就是本家的小辈男子要送褥子,女子和其他亲戚要送盖的被子。这时候已经不是“覆面”的意思了,是一个给逝者覆盖全身的东西。为了吉祥,也有人称之为“福面”。
被面
我有个同学,从小就是学霸,平时也不见他怎么学,到了却轻轻松松考上985,真是让人嫉妒羡慕恨。也不知为什么,他一个在大学里教“混凝土”的工科教授,却对古代汉语非常有研究,时不时地跟我切磋琢磨,乃至唇枪舌剑。
他说,咱老家平定县传统丧俗中常说的“覆面”,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赙面”,源自古代的“赙赠”制度,而且其功能也不是用来盖脸的,而是用来“助丧”的。
我和我的两位考上985大学的老同学
那么,什么是“赙赠”呢?“助丧”又是怎么回事呢?古代丧俗中用来盖脸的物品又叫什么呢?
什么是“赙赠”“赙赠”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消失不见了,但在古代文献中,却俯首皆是,不胜枚举。
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经出现。
赙,读作fù,音同“富”
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仪礼·既夕》就有这样的记载:“知死者赠,知生者赙。”
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助也,从贝尃声。”是说“助”,即帮助的意思,读音为“尃”,即fù(音同“富”)。
“赙”字在晋方言中发音与普通话略有差别,读fek。这里的-k,是塞音韵尾,属不送气音,发时无需出声,只要将舌头放在准确的位置上,并协助喉咙把尾音“吃掉”就可以了。这种急促且短、一发即收的发音方式,就是“入声”。
《说文解字》
《说文》对“赙”字的解释比较简单,只是说“助也”。到底怎么助?用什么来助,又助什么人?没说。
“赙”字的意符为“贝”,就是贝壳。在上古,贝壳是人们喜爱的饰品,也是货币,代表一定的财富,所以用“贝”作意符的字,大都与钱财或贵重之义有关,如:财、货、贵、贱、贩、赠等。
“赙”字的声符为“尃”,也表意。尃通敷,敷有给予义,所以南朝梁顾野王编撰的字书《玉篇》这样解释:“赙,以财助丧也。”就是用钱财来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说到这里,也就大致有了一点眉目,说穿了,赙赠类似于我们今天常说的“抚恤金” “丧葬费”。
给逝者发放丧葬费或抚恤金,是国家对因公或因功逝世人员进行抚慰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制度,朝廷通过发放钱财物品的形式,对去世了的各级“公务员”给予抚慰,谓之“赙赠”,也叫“赗赙”。
什么是“赗赙”在古代文献中,赙赠的另一种常见的叫法为“赗赙”。
赗,普通话读作fèng(音同“奉”),《说文》云:“赗,赠死者。”《仪礼·既夕注》:“赗,所以助主人送葬也。”
赗赙,读作fèng fù(音同“奉富”)
你看,“赗”字的意思,与“赙”基本相同,都是向死者或死者家属赠送财物,以表示哀悼和吊唁,同时也有“助葬” “助丧”之意。
为什么不说这两个字的意思完全相同呢?
唐初大儒孔颖达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解答,他在《周礼·职丧》的疏中这样写道:“衣被曰襚,财货曰赠,车马曰赗,珠玉曰含。”他还说:“不言赙者,赙施于生者,故不言也。”
古代丧礼
根据《周礼》的记载,在贵族死后,由王、诸侯、卿大夫或方国的首领要前去吊丧,并赠送衣被、财货、车马、珠玉等给死者作为陪葬品。为什么不提“赙”呢?因为“赙”是用来“佐生”的,是留给死者家属使用,所以不提。
由于先秦时期的赗赙礼俗十分繁复庞杂,且各诸侯国可能还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有关赙物的具体内容,各种记载可能不尽相同。
比如,《荀子·大略篇》这样说:“货财曰赙,舆马曰赗,衣被曰襚,玩好曰赠,玉贝曰含。赗赙,所以佐生也;赠襚,所以送死也。”
襚、赠是针对死者的,因和死者有深交,财物是送给死者的,要随死者尸体埋葬,供其在“另一个世界”使用,是为“送死”;赗、赙是针对生者的,因为与和死者亲属有深交,财物是送给丧主的,用来助其操办丧事,是为“佐生”。
古代丧礼
你看,都是送钱赠物来帮助他人办理丧事,但因赠送的物品不一样,加之它们的功能也有区别,所以名称也就不相同。
送给逝者衣衾叫“襚”(suì,音同“碎”),送车马叫“赗”,送财物叫“赠”,也叫“赙”,这些都好理解,就是这个“含”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那么,什么是“含”呢?
北宋官修韵书《广韵·堪韵》解释说:“琀,送死口中玉,亦作含。”含,就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
我们看《盗墓笔记》什么的,书中那些盗贼把人家墓挖开之后,棺材一打开,先看看死者嘴里有没有什么宝物,这个东西就是“含”,因为多用珠玉制作,所以也写作“琀”。
汉代玉琀蝉
为什么要在死者嘴里放这个东西呢?
东汉经学家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诂》中这样解释:“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
是说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活着的人不忍心死者死后口中无实,所以要用“含”来充实死者的嘴。一般情况下,天子用珠,诸侯用玉,大夫用璧,士用贝,庶人用谷物。
随着时代的变化,朝廷给予已逝臣僚们的赗赙,不止于衣衾、车马、珠玉、财物,有时候还赐食邑赐封地,赐官赐谥赐棺椁,甚至赐给“东园温明”。
汉代玉琀蝉
这个“东园温明”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得从中国传统丧俗的“覆面”礼仪说起。
什么是“覆面”覆面,是指人死后直接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也叫“布巾” “幎目”等。
这种丧葬面具最初长什么样呢?
考古资料图
据《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幎目,用缁,方尺二寸,䞓里,著组系。”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这种布巾为一尺二寸,正方形,用缁(zī,音同“子”,黑色的丝织物)制成,里子是䞓(chēng,音同“成”,红色)色的,中间用絮填充,四角有带子,可拴在死者头后边。
古代典籍《仪礼》
不过呢,这种幎目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尚未有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发掘的墓葬年代久远,丝织品不易保存,另一方面也是限于目前的考古工作进展。但是,丝织物覆面是确实存在过的,在一些墓葬中也发现有此类葬俗的痕迹。
比如,1978年吉林永吉星星哨石棺墓中,出土一块毛布巾,上面还附着一根麻绳,蒙于死者面部,已腐朽成两块,后一块的一端带有巾穗。
西周玉覆面.
1957年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男尸头部蒙丝绵的黄绢面罩,女尸米黄色面罩,加蓝绢边缘,即为“布巾”。
当前,考古出土最多的“覆面”,为两周时期的玉覆面,这种玉覆面,有的是用一整块玉雕刻而成的,更多的是在布帛上缝缀多种形状的碎玉片,所缀玉片组成人面形,五官毕俱,且与人的五官相对应。
山西博物馆藏 东周玉覆面
到了汉朝,又出现一种木胎漆制的覆面,其形状呈立方体,或彩绘,或素面,或饰镂雕花纹,以盝顶常见,前脸折前伸,顶下面带立板,两侧立板上皆置耳孔,后立板中央开一长方形孔,并置网状铜格板,四角以铜乳钉加固,侧板、顶板、背板一般附有铜镜,镜面向内。
这便是广为考古界所关注的“东园温明”。
温明,寓意温暖明亮,是一种位于棺内,盖住死者头部的殓具,具有保护死者头部的作用。
青岛土山屯汉墓出土温明复原图
关于“温明”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汉书·霍光传》:“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
东汉人服虔注曰:“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敛并盖之。”
温明,由“东园”生产。东园是掌管皇家陵墓用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的官署,并在皇家丧礼中负责引导流程。
青岛土山屯汉墓出土温明复原图
由此可见,东园温明是一种极高规格的葬具,只有皇帝和皇帝赏赐的特定的高级官员才能使用。
今天送被面的礼俗,是“覆面”,还是“赙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再绕回去,从头说说赗赙这个事情。
赗赙这种助葬或助丧的礼俗产生于何时,难说。据相关考古资料,专家推断可能是原始村社互助的产物,后来国家产生,将这一风俗制度化,遂成为国家礼治的一部分,用以维护宗族的稳定。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2墓出土的玉覆面
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衰落,礼崩乐坏,宗族制开始瓦解,赗赙制度也逐渐丧失了它的基础。
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百善孝为先”,讲究“死者为大”,讲究“慈悲为怀”,赗赙这种以原本维护宗族的稳定为基础的助丧制度,并没有随着宗族制的瓦解而消亡,而是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发扬光大,并由国家制度转化为民间习俗,为广大人民世代相传。
两汉时期,朝廷遵从礼制,规定三公九卿、藩王列侯逝世时,国家按例赏赐大量的钱财以助丧事。
唐宋时期,朝廷多次发布政令,对赙赠的形式、范围等进行了明确,受众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皇室宗亲、文武官员、将官士兵、少数民族首领,还包括官员家属、名仕等特定人群。
山东博物馆藏 玉覆面
除了官赙之外,民间私赙也颇为流行。北宋司马光在《书仪·赙禭》中就说过:“送纸钱、纸缯,诸伪物焚为灰烬,何益丧家?”
由此可见,宋朝的时候,人们多以纸钱、纸扎作为赙赠之物。此后,这一习俗渐成惯例,并传袭后世。
明清时期,赙赠礼俗犹存,且广泛流行于民间。明清小说之中就不乏赙赠的描写片段。清代文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鲍廷玺丧父娶妻”中写道:鲍廷玺的父亲鲍文卿过世后,其父生前好友向道台就给予鲍廷玺一百两银子,作为丧家赙赠之物。
湖北荆州秦家山M2墓用整块玉制作的玉覆面
一直到民国时期,“赙赠”这个词还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1920年3月,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教员龚文凯病逝后,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不仅自己捐出薪资以助丧礼,还撰有“为龚文凯征募赙赠启事”一文,倡议北大教职工为龚文凯募捐助丧。
20世纪30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发放“赙赠金”作为职工福利的一种写入“待遇同人章程”之中,规定“在职满一年以上而死亡者,给付赙赠金一次支付”,其支付标准按在职时所实得薪水的百分之十支付。
鲁迅也经常用到“赙”这个词,他在《甲寅日记·正月》中说:“上午寄二弟《乡土教科书》三册,下午赙蔡谷青三元。”
古代丧礼
要之,“覆面”所用材质比较繁杂,金银铜铁、陶器贝壳,漆木玉石,甚至玉覆面、东园温明等等,一来形制不大,能遮住脸就可以了,二来跟被褥也毫无关联,所以,今天的送被面的礼俗,不能称之为“覆面”。
在过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拿得出手的助丧物品,也不过就是几尺布帛,几个馒头,所以说“赙面”,不只是指赠送被面,也泛指各种赙礼。
扬州出土的汉代漆温明.
“赙面”这个词,在古今文献中未曾发现过,比较相类似的有“赙布”一词。
《礼记·檀弓上》:“既丧,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硕安葬了母亲之后,想要用剩余的赙金置办祭器。这里的“赙布”,就是别人赠送给的钱财和布帛。
山西方言中,至今尚有大量的上古语音的遗存。“赙面”一词,当是上古词汇“赙赠” “赙襚”的衍变,与今天仍在使用的“赙仪” “赙礼” “赙金” “赙送”等词汇一样,既属于用字规范,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张文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