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决的黄埔将领(黄埔第一猛将发誓杀尽日寇)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有一位将领,战役中死守了47天,从而创下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
这位将领名叫方先觉,这个命令,对他而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在战场这种危难情况之下,他却展示出了超强的毅力,并最终取得了惊人的奇迹。
这场战役堪称保家卫国的传奇战役,甚至,它的获胜轰动了国内外,受到多方的共同赞誉,还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那么这位将领是谁?这场战役,又是如何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的?
图丨方先觉(右)
少年拥有远大志向1905年,方先觉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清代末年的秀才,因而十分重视家中的教育情况。
方先觉家中共有5个兄弟,他位排第三,自幼便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水平与伦理规范。
而方先觉年幼的时期,正是新旧交替的时期,受到各种进步思想的影响,年轻的他,就立下了想要成为一名律师的远大志向。
1924年,方先觉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学校——上海政法大学法律系。
原本,他的生活本该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下去,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然而由于时代动荡,方先觉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在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的腐败与堕落之后,方先觉开始系统了解并信仰三民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只有投身革命,才能切实改变这个国家。
图丨方先觉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方先觉决定放弃上海政法大学,转而报考黄埔军校,以军事手段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
当方先觉顺利被黄埔军校录取以后,他在军事训练中也十分刻苦,正因为心中有远大理想的支撑,他总是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时间,用于钻研军事相关的课程。
而结果也显示,努力确实得到了回报,在同队的同学中间,他是最早被晋升为军长的人,他的学习能力,受到了同学与老师的一致认可。
1926年4月,在团长卫立煌的推荐下,方先觉担任了第1军宪兵第3连的上尉连长,投身到北伐战争之中。
随后,他多次被调任,曾经跟随32军部队向三河坝展开猛烈攻势,但由于起义军力量过于强大,几次作战都处于不利地位。
图丨黄埔军校
而后,他们又采取了一个更加巧妙的方式,趁着当地浓雾天气的掩护,偷偷渡过了韩江,然后对起义军的主阵地进行进攻,最终成功占领三河坝。
这次作战正是采取了十分灵活的方式,才扭转了本来不利的局面,转败为胜,而方先觉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与积累各式各样的作战策略,并用于之后的战争中。
1931年,918事变爆发以后,方先觉所在的部队,被改名为第30旅第59团第1营,方先觉仍然任营长。
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军委会发现了我方作战能力的不足,因而想要采取德式教育方式,培养军队队伍,方先觉作为干部,也参与了此次培训。
在接受培训期间,方先觉发挥了,自己一向善于学习新鲜理论知识的长处,很快就掌握了培训的要领。
图丨方先觉
他对比老式的训练方式,以及这种新式的德式教育方式,发现了在军队编排,军事策略,以及军队士气等方面的不同。
方先觉从自身之前的作战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作战策略的重要性,战场上并不只是力量强弱的对比,如果讲究策略,那么局势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状况。
在接受培训期间,方先觉经常向培训人员请教问题,还将自己的心得分享出来,看哪里有能够改进的地方。
后来,方先觉将他所学到的培训方法,用到了第10军身上,经过他的精心培养,这支部队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和其他队伍相比,都拥有十分出色的战斗力。
在军事训练以外,方先觉十分重视军队的整体素质与风气,他认为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能不能被激发出来却是两回事。
往常军队当中,都是以作战能力,或者是战场上立功的大小,来选拔军官。
图丨军队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有些人擅长打仗,但自身素质却并不高,甚至会影响到其他的士兵,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适合做军官。
对此,方先觉想出了一个好的主意,他对现有的部队军官进行分组,只有满足了以下几个条件,才能做连以上的军官。
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或者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必须在道德与素质方面没有问题。
由此,他新任命的一批军官,都是他信得过的人,由他们担任高级军官,对下级的影响自然也不会差,从而,整个军队的风气都得到了改善。
而在平淡枯燥的日常训练以外,方先觉更是主动想到开办了一个军乐队,以鼓舞部队士兵们的斗志,也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乐趣。
图丨军队
载入史册的衡阳保卫战抗日战争爆发以来,整个中国四处都陷入了重重烈火,到处都是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也在这之中萌发。
在1944年,日军执行了他们所谓的“一号作战计划”,即是将在中国的全部50万兵力集合起来,试图打通中国各个地区的交通线路。
为了推进这场计划,日军发动了在中国战场上,几乎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史称豫湘桂战役。
同年5月,日军30万人发起进攻,我国长沙面临惨重的袭击,不能抵抗压力,因而沦陷。
与此同时,日军侵袭的压力,也同样来到了湖南的其他城市,当省会沦陷以后,其他城市按理说,就更没有反抗的力气。
图丨衡阳保卫战
然而,日军本来推进得如火如荼的计划,却在一个叫做衡阳的城市,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场衡阳保卫战也因此出名。
衡阳是我国历史上,一座十分悠久的城市,它通向全国很多其他城市,在交通线路方面十分重要,因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方先觉率领部队,正好是奉命守护衡阳,上级命令方先觉,在衡阳死守47天。
其实,在当时的局势之下,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图丨衡阳
可是,军人的天职就是要服从使命,虽然内心存有疑惑,方先觉还是毅然接受了命令。
他当下就表示,一定会服从,拼死也会保护衡阳,不让上级失望,而实际证明,他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
方先觉率领的第10军,是从常德转来衡阳的,在常德的战役中,他们受损严重,而且也没有得到人员的补给,等到了衡阳,全军只剩17000多人。
为了完成守住衡阳的任务,方先觉来到衡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部队,将整个衡阳市全部勘探清楚,包括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可以利用的防御工事。
勘探完成以后,方先觉迅速组织士兵,进行防御工事的搭建,按照对这一地区的了解,他缜密地谋划了布局,并安排了各方布置。
图丨搭建防御工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市内的30万居民有序撤出城区,这里即将战火纷飞,他们必须首先得到有序安置。
留给建筑防御工事的时间并不充足,敌人虽是都可能到来,而如果他们尚未完工,那情况可能是十分危险的。
于是,所有士兵被分成了几组,大家日夜兼程,不停地加快进度,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
6月22日,日军的轰炸机突然袭击了衡阳境内,此时的防御准备刚刚完成,然而炮火十分惨烈,整座城市受到了大面积的毁坏。
6月25日,日军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占领了衡阳机场这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接下来他们的空军,行动将会十分方便,这将对我军造成极大的打击。
图丨战争
方先觉认为,面对这种情况,一味地等待就意味着束手就擒,倒不如主动出击,先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他们兵分几路,由一部分的人率先出动,作为诱饵吸引敌人的火力,将他们引出机场,然后,再由另一部分的人迅速炸毁整个机场,不给日军留下反击的余地。
顿时之间,硝烟四起,整座城市的上空,都被战火的阴云所笼罩着,这座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在之后的一天,我军摸准了日军想要攻击的线路,就提前做好了伏击,等到他们果然出现的时候,我军就集中火力对其进行猛烈攻击,将他们完全击退了。
这场战事进行得十分紧密,仅仅5天的时间,整座城市已经不成样子了,但从防守上来看,衡阳却仍牢固地处于我军控制之下,而日军试图发起的强攻也以失败告终。
图丨伏击
可这种有利局面没有持续多久,日军就十分奸诈地采用了毒气弹,将大量的毒气弹投入这座城市,再趁我军士兵逃跑之际,直接用炮弹进行轰炸,致使我军伤亡惨重。
但活着的士兵仍然坚守自己的位置,宁死也不松动,等到日军的炮弹消耗殆尽之后,战火终于慢慢平息了下去。
此次进攻我军伤亡惨重,但好歹还能挺住,凭借坚强的意志,终于还是没有丢掉我方的防守地。
而这也只是一次短暂的喘息之机,日军在休养了几天之后,补给的军火与人手又赶来支援。
这次行动,他们包围了整个衡阳,并派出大批量的战机,出现在衡阳的大街小巷,对每一处角度都进行轰炸,然后又集中火力进行猛攻。
图丨使用毒气弹的士兵
陷入到山穷水尽之机此时,距离这场衡阳保卫战打响,已经过去了40多天,我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大量的士兵都受了严重的伤,却也没能得到及时的医治。
此次进攻日方来势汹汹,可我军却没有足够的军火以及人手,在这种实力悬殊的对比之下,已然是山穷水尽。
甚至,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方先觉明白,此时已经不可能再有外部力量,对他们进行支援和救助,他们陷入了一个没有出路的局面。
此时,方先觉十分痛心,他将衡阳的情况,发了一封电报给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并在电报中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唯有以死报国,来世再见”。
显然,说出这样悲壮的话,他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我军没有任何获胜的希望,能够做到的,只是尽量为其他地区争取时间而已。
图丨方先觉
大家鼓舞了士气,勉强又强撑了几天,日军已经发现,我军的反抗力量明显十分有限,很快就搞清楚了,战场上面悬殊的力量对比。
与此同时,我军战士十分痛苦,连日的战争和创伤,让他们不禁感到身心俱疲,就算大家有心想要继续抵抗,却也没有力气。
在这个关头,方先觉作为统领,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究竟要不要继续死守。毕竟,国民党军队交待的任务他们已经完成,而再拖下去显然没有更多的意义,只会徒增伤亡的人数。
就在此时,看着全体士兵的伤亡情况,方先觉做出了一个十分重大的决定——向日军主动投降。
此前,他就已经想过要战死沙场,绝不是贪生怕死之人,此举更多是考虑到队伍里的其他人,他是一个英雄,并非一个汉奸。
图丨衡阳保卫战
作为将领,方先觉没有理由,让众人坚持去打一场,没有任何结果的战争,并且还让士兵们白白去送死,这让他觉得良心很痛,也愧对这些已经拼死守护领地的众将士们。
但是,向日军投降是有条件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方先觉向日本人提出,必须保证全体士兵的性命,并对大家的伤势进行医治。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方先觉所记挂的,仍然是如亲人一般的下属。
衡阳保卫战,尽管最后的结果是将降城亡,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未尝不是赢得了这场战役。
从最初日军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料想,会在衡阳这座城市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可方先觉带领着第10军却做到了,他们整整坚持了47天,而且打死日军2万人,打伤日军6万人。
图丨纪念衡阳保卫战
日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们也是惨胜,拿下这座城市,严重拖慢了他们本来预计的进度,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军火,这让他们觉得很不划算。
而这正是方先觉等人的目的,就在他们苦苦应战的时候,国民党得以争取到充足的时间,并在其他地区调动军力,准备展开对日反击。
从此,这场战役也被后人所铭记,它以极少的兵力和极微弱的军事力量,长时间抵挡住了日军的强攻,实属一个奇迹。
但是,后人面对这场战役,也不完全是褒奖之语。有人认为方先觉投降,属实是没有志气的举动,认为凡是战士,都应该拼死在战场上,直至最后一刻。
可是,如果细想他们当时的处境,强撑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已经拼尽全力,抵挡住了那么久的进攻,也已经完成了自身任务,他们根本没有下一步可以进行的计划。
图丨保卫衡阳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仅仅是为了所谓荣誉,要让所有人都白白送死,难道这就是正确的吗?这种决定,又真的会对战争的推进,起到任何正面的意义吗?
历史不能仅仅以后来人的眼光,来要求当时的人怎么做,在那种情况之下,如果已知不能再做出更多的贡献,那么试图保住士兵的性命,则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无论如何,从这场衡阳保卫战所实际发生的历史效用来看,方先觉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和他所率领的第10军,为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在战场的危难情况之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当时,面对强敌,他们没有选择退缩,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极大的困难,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这样的精神与意志值得我们最高的敬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