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

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1)

北宋交子拓印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对宋代“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称赞有加。确实,宋代纸币——交子的出现,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

商业空前繁荣

  说起中国古代纸币,就不得不提到曾流通百余年的宋代交子。而提及交子,就不免引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交子没有出现在繁荣昌盛的唐代或资本主义萌芽的明代中后期,而是出现在两者之间的北宋时期?答案要从当时的人口规模、商业发展等社会现实中去寻找。

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2)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中描绘了北宋汴京城的繁华街景

  首先,北宋时,户口殷实,人数增加。据北宋地理名著《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10万户以上的州、府,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有40多个,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达50多个。北宋人口长期保持在七八千万,宋徽宗时期有165万多户,人口约为1亿。

  其次,宋代的商业空前兴盛,打破了时空限制。宋初即规定三鼓前不得禁止行人,宋神宗时规定旧城各门的开闭时间分别为五更一点和三更一点,宋徽宗时州桥、马行街等夜市的营业时间可持续至三更。在地域上,除了城市以外,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也形成了许多“草市”和“镇市”,并出现了更多的“行”,如北宋东京人口在百万以上,约有160多行、6400多家商肆。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可见当时街道纵横交错,民居鳞次栉比,百肆杂陈,商旅云集。

  与上述现象相对应,北宋商税增加,货币化程度提高。宋太宗时,年商税总额达400万贯,宋仁宗时增加到2200万贯,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3)

宋代铜钱串

  再者,北宋时,战事频繁,军事开支动辄以千万贯计。北宋铸造铜钱总量约为2.6亿贯,比此前所有朝代铸币总量还多。仅1073—1084年,铜钱铸造量就翻了两番,超过了每年500万贯。

  以贯为单位的钱是多少?《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凡输官者亦用八十或八十五为百,然诸州私用则各随其俗,至有以四十八钱为百者。至是,诏所在用七十七钱为百。”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市钱陌,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鱼肉菜七十二陌,金银七十四,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长短使用。”结合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宋人沈括《梦溪笔谈》等可知,宋代一百钱为“陌”或“百”,一千钱为“贯”。

  因此,在商品经济大繁荣的同时,货币的计量、流通及支付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更轻便的货币成为现实的需求,于是,北宋时经济较为发达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交子取代铁钱

  宋代时,四川地区农业发达,人力资源丰富,是丝织、造纸、酿酒和雕版刻印的中心地区。成都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商业都会之一,也是粮食、蜀锦、绢布、茶叶、药材、纸张和书籍的最大集散地。当时的成都还设有茶马司,即专门掌管茶马互市的机构。

  成都商业到底繁荣至何种程度?据宋人赵抃《成都古今集记》记载,成都每月都有专业性的贸易集会,“正月灯市……四月锦市……八月桂市……十二月桃符市”。宋人李良臣在《东园记》中描述:“西南大都会,素号繁丽,万井云错,百货川委……奇物异产,瑰琦错落,列肆而班布,黄尘涨天,东西冥冥,穷朝极夕,颠迷醉昏,此成都所有也。”

  商业的繁荣直接带来商税的增加。据统计,熙宁年间,四川的商税收入占全国商税总额的26%;绍兴年间,四川的酒税收入占全国酒税总额的40%。

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4)

北宋大观通宝和南宋建炎通宝

  北宋开国之初存在铜钱、铁钱及铜铁钱兼用的现象,分为几大货币区,四川为铁钱区。宋代唐士耻《灵岩集》记载:“益州之壤,镇抚全蜀,直国坤维,虽车书混一,初无彼此之间,然去都国几万里,了不与中原接壤。地西接蛮戎,虑其溢泄,赋币以铁。”

  然而,铁钱笨重,在“蜀道难”的地理环境下,尤其不适宜大宗及长途贸易。宋仁宗朝的益州转运使张若谷曾上奏:“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动辄肩挑车载,民苦转贸重。”美国学者威廉·戈兹曼在《千年金融史》中介绍,北宋初年四川买1斤盐需要支付1.5斤铁币。淳化二年(991年),宗正少卿赵安易在蜀地亲见“每市罗一匹,为钱二万”。宋代文莹、曾巩等人也认为,铁钱太重不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王小波、李顺等人领导农民在四川起义时还造成过“铁钱荒”。

  综上可见,铁钱使用十分不便。于是,在当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基础上,交子应运而生。《宋史·食货志》记载:“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宋代李攸《宋朝事实》记述尤详:“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元代费著在《楮币谱》中记载:“蜀民以钱重,难于转输,始制楮为券,表里印记,隐密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书缗钱之数,以便贸易,谓之交子。”

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5)

北宋年号钱

  交子以楮纸为材料印制,因此又称“楮币”。交子由16户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富豪共同筹集36万缗作为保障金担保发行,商户可用铁钱兑换交子,每贯收取30文手续费。交子广泛流通后,发行量日增。时人感叹:“贸百金之货,走千里之途,卷而怀之,皆曰铁不如楮便也。”宋人诗云“怀中交子是铁钱”“转行交子颂轻便”。

  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咏采取措施,开始整顿交子铺户,并甄选出以王昌懿为首的16户特许经营。至此,政府认可了“私交子”的发行,张咏也被后世尊为“纸币之父”。

益州官设交子务

  诚然,比起铁钱,交子轻便、安全,但其发行流通后也产生了诸多流弊。受利益驱使,伪造的假交子时有出现。“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或有交子铺户挪用存钱,“广置邸店屋宇、田园宝货”。当商民持交子交易时,或不按时兑换现钱,“关闭门户不出”。这些不守信用的行为引发了民愤,争讼不息。于是,当时的转运使薛田、张若谷便上请设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宋史·食货志》)。民间私交子不可避免地进入官方视野。

  天圣元年(1023年),朝廷在益州设置“交子务”,委派监官主持交子事宜,严格监督交子的印制过程。次年,政府正式发行官交子。此后不断完善交子制造、发行及流通各个环节的管理。熙宁元年(1068年),监官戴蒙上请设置抄纸院,以变革交子伪造之流弊。元丰元年(1078年),增设“掌典十人,贴书六十九人,印匠八十一人,雕匠六人,铸匠二人,杂役十二人”。崇宁三年(1104年),规定“私造交子纸者,罪以徒配”。

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6)

北宋交子铜版印版

  官交子加盖了“益州交子务”和“益州观察使”等官方印记,在发行和流通管理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官府也开始承担金融系统中的各种责任。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一是明确了交子票面额度,从一贯至十贯不等;二是限额发放,每一批交子125万贯,并配有集中兑付所需的准备金;三是规定发行年限,期满以旧换新;四是鼓励民间对伪造交子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揭发。这一系列举措,使得交子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货币。由于信用度高,官交子偶或出现溢价现象,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成交。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宋代交子铜版拓片是宋代发行纸币的物证。该铜版拓片版面长16厘米,宽9.1厘米,上部是十枚货币图形,中部有“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29字,下部为仓廪前数人搬运货物图案。这一铜版拓片不仅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还见证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

  官府管理有效保障了交子的健康流通,但这一局面在官府不遵循经济规律而私自发行交子时被打破。北宋时,由于冗兵、冗官、冗费及长期对辽、西夏输送岁币,财政状况渐趋窘迫。为解决这一问题,官府将交子变为敛财的工具。

北宋交子简介(张小华交子宋代绽放的金融奇葩)(7)

宋代成都复原街景,从中可见当时成都商业之繁华

  庆历年间(1041—1048年),益州“交子务”为支付粮草费而在陕西发行没有准备金的交子60万贯。绍圣年间(1094—1097年),官府大量超额发行交子,不再遵守每界固定的发行数额。这些举动导致的结果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交子信用的丧失。正如宋人刘克庄《又绝句二首·其一》诗云:“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交子由可兑换纸币变为国家强制流通的不可兑换纸币。在一系列乱象之后,至大观三年(1109年),朝廷宣布已经发行的交子全部作废。至此,流通了百余年的交子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宋代交子之后,历朝历代也曾有纸币流通,但明代中期以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纸币只是辅助货币,再也没有如宋代交子那样的荣光。

结 语

  交子的出现折射出北宋经济发达、商品流通活跃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消亡则表明:若政府不尊重经济规律私自发行货币,必会对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交子虽然“兴勃亡忽”,却被史学界公认为纸币或汇票的滥觞,比西方国家发行的纸币早六七百年。据媒体报道,英国伦敦英格兰银行博物馆的中央天井栽种着一棵中国桑树,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北宋交子。

作者简介

张小华,甘肃省靖远县靖远一中历史教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