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雨纷纷想起故人泪断肠(清明时节话民俗)

上午出门办事,电话预约朋友时,得到的答复是回老家扫墓去了。约人不成,一个人漫步在天宝路上,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在路边的小坟茔处焚纸、祭奠、扫墓。看到此情此景,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老家过清明节的情景来。

在我的老家鄢陵县,有着“早清明、晚十一”的说法,意思是清明节祭扫祖坟时宜早不宜晚。所以,每逢清明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在外地奔波的人们便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赶在清明节到来之前回家祭祖、扫墓。

清明节雨纷纷想起故人泪断肠(清明时节话民俗)(1)

其实,在我的老家,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早清明”的祭祀活动应在上午12点之前进行。这一天上午,家家户户都会门楣插柳枝,家长们带着儿孙扛着铁锹、带着烧纸和贡品到先祖的坟茔前,清理杂草、焚香烧纸,祈愿先祖保佑家人平安。祭祀完毕后,壮劳力们开始为添坟,即为祖坟增培新土。

添坟是一项体力活,也是有技巧的。经验丰富的成年人都会从坟的基部开始,一锹土一锹土地培起,一直培到坟头的顶部。最后,很多人都会在用铁锹挖一个圆柱形的土墩,安放在坟茔的顶部,仿佛给坟茔戴上了一个将军帽一样,十分威武。因为这样,寓意着这家先祖的后辈们人丁兴旺。老辈们常说,到祖坟里转一圈,一眼就能看出人们的家道兴衰。因为,人丁兴旺的那一家,祖坟总是墓地里最大的、最高的。

清明添坟,还有另外的意义,一是清理杂草,二是填补被风吹雨打垒落的坟土,避免猫狗和黄鼠狼打洞侵扰先祖。

添坟完毕,则是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因为这个时候大人们会折柳条为他们编柳帽、拧柳笛,戴上翠绿的柳帽,吹着柳笛,一蹦一跳地回到家中,看到门楣上也插着翠绿的柳条,不由得心中会泛起疑问:为啥门上要插柳呢?

清明节雨纷纷想起故人泪断肠(清明时节话民俗)(2)

据1989年版的《鄢陵县志》记载:“清明节为祭扫祖先坟墓的日子。前一天晚饭前,家家户户在门上插柳。上坟添土也要插柳。这日,带着供食到祖先坟茔前烧纸(称给祖先送钱),以表悼念祖宗,缅怀故人之情。也有出游者择旷野高处,席地聚饮,谓之踏青,此俗至今仍不变。”

“清明插柳”的风俗由来已久。民间相传从隋朝开始流行,有白居易《隋堤柳》诗为证:"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因为在隋朝,运河刚贯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栽树,巩固河堤,而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湿润,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加上清明是适宜植树的季节,因此,插柳的风俗渐渐形成,延续至今。

“清明插柳”有三种说法:一是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与介子推有关;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百姓痛心不已。竖年,晋文公率群臣上山祭拜介子推,发现当年烧死的大柳树居然死而复活,于是赐名大柳树为“清明柳”。三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辟邪驱疫,毕竟是迷信的说法。根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柳叶有清热毒,利小便等功效”。现代药学分析,柳含有鞣酸,水杨酸、碘等有效成份,能起到收敛、杀菌、止痛等作用。中医历来用鲜垂柳用于春日小儿常见的麻疹治疗,清明插柳于门上以“辟邪祛疾”(风寒时疫之邪气),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清明节雨纷纷想起故人泪断肠(清明时节话民俗)(3)

在民间,柳枝向来被视为驱除瘟疫的象征,据说这一说法源于佛教,佛教经典《灌顶经》所载,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则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以柳枝沾净瓶中的水向人间抛洒甘露,驱病消灾。受此影响,中国人便以柳为驱邪消灾的吉祥物,称其为“鬼怖木”。清明,古人以为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因此又称鬼节,而清明又正值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以辟邪了。

《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借柳寄情,折柳送行就是一种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亲人像柳树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到了新的环境,也能生根发芽。

清明节雨纷纷想起故人泪断肠(清明时节话民俗)(4)

最后,笔者想以清代曾燠的《清明插柳词》作为结尾:

新烟晓飏江城暖,楼阁朦胧觉春满。

隋堤柳枝昨初剪,插向门阑露犹泫。

生憎柳态娇于人,门里门前眉对展。

黄鹂上下紫燕翻,往往误触苍琅根。

打球开宴笑语温,黄金端合为君门。

纤腰舞倦春亦去,走马风中已飞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