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普遍压减一半(经费做减法助力民生福祉做加法)
北青报特约评论员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6月7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作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根据报告,202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9.86亿元,比预算数减少25.31亿元主要是中央部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以及客观因素导致部分公务活动减少(相关报道见A3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公经费普遍压减一半?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公经费普遍压减一半
北青报特约评论员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6月7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作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根据报告,202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9.86亿元,比预算数减少25.31亿元。主要是中央部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以及客观因素导致部分公务活动减少。(相关报道见A3版)
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不该花的资金决不乱花、不能浪费的物质决不浪费,是科学使用财政资金的理性选择,也是改进作风的有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事关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难事上,政府“过紧日子”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去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回望过去一年,党政机关坚持过、带头过紧日子,把更多资金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让有限财力发挥出了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真正做到了用“紧日子”换取“好日子”,用“三公”经费做减法助力民生福祉做加法。
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支出的重要举措。过紧日子的首要之举,就是压缩政府开支,走节俭型政府之路。深刻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走向富裕决不是奢侈浪费的理由。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理应在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走在前、做表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中央政治局同志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中央和国家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精打细算,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引领全社会形成了崇清尚俭、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
为了做到“过紧日子”,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持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用“量入为出”这个硬杠杠,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促进管理部门提高行政效能。各地政府部门想方设法“省吃俭用”,如有的地方深化推进“公物仓”管理机制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调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公物仓”集中管理、调剂使用,“能调不租、能租不买”;有的地方明确,未列入年度计划的会议和培训一律不予列支,能在省内举办的培训不得到省外举办……
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花,每一分钱都要花到最需要的地方,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每一分钱花出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这些好的思路和做法,一方面推动政府部门节用裕民,把财富蛋糕更多地切给民生领域,另一方面也促进各级政府部门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可以说,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2020年中央决算反映的“三公”经费做减法成效再次表明,政府“过紧日子”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而需要成为一种常态。牢牢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要求,让财政资金更好地满足百姓需求,政府的“紧日子”才能为百姓赢得更多“好日子”,更大程度地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