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决策方法(从算无遗策到科学决策)

近日,湖南省委宣传部在《湖南日报》推出“热点话题谈心录”系列文章之《凝心聚智促发展——我省如何建设新型智库》。文章称,目前我国已进入智库发展的“黄金期”,湖南紧锣密鼓地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工作,成为政府决策的新常态。

中国是一个注重谋略的国度,《尚书·皋陶谟》就提出了君臣齐心协力以谋划长远的概念,《孙子》所说的“庙算”,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谋略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算无遗策”,由此成为一个带有高度赞誉色彩的褒义词。

在这方面,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的案例,唐太宗李世民的设置的“文学馆十八学士”,汇聚一时英杰,如有“房谋杜断”之称的良相房玄龄、杜如晦,历史学家姚思廉,经学家陆德明、孔颖达,书法家虞世南等,可谓天下英雄俱入彀中,李世民能成为一代明君,正得益于他对人才的精准拔擢和合理使用。

出身湖南农家的清末重臣曾国藩,在多年征战和治理地方的过程中,同样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致力延揽,广包兼容”,组建了一支堪称庞大的智囊团,曾国藩幕府人才济济,有名有姓的一时翘楚,就多达八十多人,曾国藩能够开启洋务运动之先声,初步奠定中国近代化的规模,与他幕府中有着前瞻视野的幕僚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智囊”的作用。

相较于一百多年前而言,现代智库的作用,早已远远超过“总钱粮、辨刑名、谋军戎”的时代,一批在国际上影响力巨大,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学科成员在内的新型智库,拥有的深厚研究实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一些中小型发展中国家,堪称“智可敌国”。而现代新型智库的研究成果,也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些研究成果以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精准的大数据模型,对重大项目及规划进行前期模拟演练,并制定预案,效果显然远胜于“拍脑袋决策”和民粹式的集体决策模式。

湖南作为人才大省、教育大省,在智库建设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徐守盛书记在题为《发挥智库作用,为富民强省服务》的文章中要求,智库应当着眼于“四化两型”、“三量齐升”、“四个湖南”建设的战略举措和主要任务,推出更多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随着湖南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湖南的智库也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立于去年的湖南首家智库联盟,由省参事室、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及多所高校共同组成,这一联盟,也聚集了湖南省内最为密集的专家资源库。然而,在新常态下,智库从性质到发挥作用的方式,也面临一场新的变革。

未来省内智库的发展,应当从被动的“以备咨询”转向主动,在积极参与当下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的同时,还可以将目光投向实务部门和民众暂时无暇远顾的前瞻性问题,充分发挥熟稔省情的特长,以建设性的方式,为关系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提供具备可操作性的评估结果。目前,湖南已经初步形成国家级“三大平台”“四大区域”的整体布局,未来发展的框架已定,然而具体到每一地发展的细节,以及涉及部门、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发展问题,仍待深入发掘,智库的研究,也应当从充满传统文科色彩的大而化之、宏观高端,向“接地气”、研究成果更具备可操作性的方向发展。

政府对于智库的管理与合作,自然也应当有新的举措,课题招投标只是一个开端,引进更加积极的评估机制,促进智库间的良性竞争;建设智库园区,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加入智库行列;甚至借助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逐步将部分课题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都可以加以考虑。合理的机制与自由的空间,是培育一切新兴事物的基础。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智库建设,以湘人的果敢和智慧打造彰显特色、体现价值的新型智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文/默识

定量决策方法(从算无遗策到科学决策)(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