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获胜的故事及获胜原因(诸葛亮传11)

诸葛亮获胜的故事及获胜原因(诸葛亮传11)(1)

上一章所说诸葛亮因为法正对于刘备取得益州,从而完全摆脱创业中的困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贡献极大,所以不能对法正的行为加以限制和禁止。可见他也认为法正的行为是有违法纪的,只不过考虑到法正做出的特殊贡献,不好强行加以制止而已。但是,这样的理由,显然与后来诸葛亮在后主时期非常强调依法治国的精神不相吻合。那么诸葛亮为何会如此回答呢?这是值得探究的谜团。

答案是八个字:既不好管,也不能管。

先说为何他不好管。前面已经提到,此时的法正,在为刘备做策划定谋略方面,风头已经盖过了诸葛亮。对两人在这时的分工和作用,《三国志·先主传》中有非常明确的定位:

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

意思是说,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委派诸葛亮为军政事务的辅佐,法正为首席谋士,关羽、张飞、马超为统兵杀敌的战将。

所谓“股肱”,是人的大腿和臀膀,用来比喻主持行政事务,对政权起着栋梁性支撑作用的骨干大臣;而所谓的“谋主”,则是首席的智囊谋臣,相当于人的大脑。

自从拿下益州之后,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已经几乎能够与诸葛亮比肩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诸葛亮直接出面去管束法正,他当然不好办,因为两者的地位大体相当,并非上下级关系。你要求他去禀报刘备,请求刘备管束法正,他也不好办,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很容易使刘备产生极大的误解:你诸葛亮是不是对法正产生了忌妒之心?一旦君臣之间产生了如此误解,无疑将对政局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为了稳定维护君臣关系,诸葛亮只能选择闭口不言。

再说为何他不能管。刘备拿下益州这一块大地盘后,单单依靠自己从荆州带来的那一批数量有限的下属,是很难站稳脚跟的,所以还必须依靠原来益州当地的官僚群体,特别是其中坚决支持自己的重量级人物。而法正,就是这种重量级人物的代表。

刘备好不容易通过努力的争取,才得到刘璋旧部的一致拥护,形成了政治上同心同德的兴旺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刘备的首席辅佐大臣诸葛亮,如果出面去批评和制止刘璋旧部中的骨干人物法正,必然会使刘璋的旧部产生很大的疑虑,使其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从而危害益州刚刚出现的兴旺局面。因此,从此时此刻的政治大局着想,诸葛亮也不能管。

《三国志·法正传》中,对于两人的关系,有如下一段微妙的记录: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

意思是说,诸葛亮与法正,虽然爱好和崇尚的都不一样,诸葛亮却能够从公家利益的角度去考虑处理问题,而且也非常看重法正的智谋。

其中的“以公义相取”五个字,就是我们破解诸葛亮何以会对法正的过分行为不加制止的钥匙。所谓的“公义”,就是指公家道义的大局。总而言之,诸葛亮的内心,并不赞同法正违法乱纪的行为,但是为了顾全公家道义的大局,也就是蜀汉政权建立初期政治形势的稳定,他却不能够贸然行事。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面临多种利害关系交织的情况下,应当从大局着眼来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是应当坚持的正确原则,诸葛亮正是如此。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从关中翻越秦岭,进攻汉中,长期盘踞汉中的张鲁举手投降。曹操留下夏侯渊和张郃两员大将镇守汉中,自己则回转长安和邺城,忙着去上演升格当魏王的政治大戏去了。

得知汉中的虚实之后,法正就发挥出“谋主”的作用来,他力劝刘备趁机向北攻取汉中。刘备点头批准,备战工作立即全面展开。而备战工作的主要部分,就落在全面负责后方大本营事务的诸葛亮身上了。

摆在诸葛亮面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彻底整治成都通向汉中的主干道路,沿途修建和扩建各种军用物资的储运仓库,从而充分保障前线大军的军需供应。当时,由成都至汉中,道路漫长不说,而且一过剑门关就是连绵不断的艰险山路,修路困难,修建和扩建大量仓库更加困难。诸葛亮全力以赴,足足用了两年的时间,オ完成上述极其繁重的任务。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刘备亲自率兵数万,进攻汉中。诸葛亮接受刘备的指令,留下来镇守大后方益州。

大军刚刚出征不久,诸葛亮就接到刘备从前线发回的紧急指令,命令他尽快从后方调派大量兵马支援前线,以便压倒敌方。

接到十万火急的增兵指令,做事一向干练而有决断的诸葛亮竟然犹豫不决起来。究其原因,不外三点:

其一,临时紧急征兵,要想征调得多且快,只有从大本营成都所在的蜀郡地区来实施,オ能顺利实现。一旦大举在蜀郡强行征调壮丁,强迫他们离开家乡到前线打仗卖命,弄不好就会激起这一中心地区的社会动乱,使得蜀汉政权的根基发生动摇。

其二,大量兵员调往前方,后方大本营的驻防势必空虚,万一有敌对势力起来兴风作浪,也会动摇根本。

其三,还有很微妙的一点,就是蜀郡的行政长官即太守,此前是由刘备委派法正在担任。如今法正虽然跟着刘备上了前线,但是他的职务依然有效并未解除。而在蜀郡大举征调兵员,这原本又属于郡太守法正的职权范固。如果诸葛亮直接越过法正,在蜀郡大举征兵,就有可能造成法正的严重误解,以为诸葛亮此举是趁自己身在汉中前线的机会,强行侵夺原本属于自己的职权。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更要好好考量一番,所以才迟迟不能做出决断。

非常难得的是,迟疑之中的诸葛亮,展现出了不耻下问的优点,他及时向益州州府的重要下属官员征求意见,其中就有一位杨洪。据《三国志·杨洪传》记载,杨洪,字季休,键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氏。其人不仅多谋善断、正直无私,而且又是益州的土著,非常熟悉本地情况。杨洪立即明确回答道:

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意思是说,汉中乃益州的咽喉要地,我方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汉中,就会丢掉益州,这是明摆在家门口的祸患。当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男子要战斗,女子要运输,大举发兵支援前线,还有什么可迟疑的啊!

这位杨洪确实了得,他独具慧眼,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衡量利害。而诸葛亮也确实了得,不仅从善如流,立刻下定决心,而且同样独具慧眼,立刻找到了最佳的执行人选。诸葛亮火速向刘备报告,请求任命杨洪来代理法正蜀郡太守的职务,具体负责在蜀郡范围之内大规模征调兵员的各项繁重事务。那杨洪也不负重托,很快就把兵员如数征调上来,迅速分批奔赴汉中,并且没有引起蜀郡地区的社会大动荡。

在前线激战的军队,得到后方不断派来的充足援军,还有后方送到的大量粮食物资,顿时士气大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刘备指挥大军,一举在定军山(在今陕西省勉县南)之战中,当场斩杀敌军的主帅夏侯渊,取得辉煌的胜利。接下来,又再次发挥优势,打退了曹操亲自率军前来发动的反扑。无奈的曹操,只得将全军从汉中撤退,翻越秦岭,回到关中平原。刘备继续扩大战果,最后成功占领了当时东汉益州所辖的全境。

接下来刘备要在政治上演出一场大戏,就是在汉中将自己的爵位提升为“汉中王”。

打从刘备自称“汉中王”开始,蜀汉的政局大势,就如同在三峡惊涛骇浪中行进的舟船一般,时而上升到辉煌的顶峰,时而下降到深沉的谷底。接连发生两升两降,真有点令人目不暇接的感觉。

第一波的顶峰,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在汉中称王,把蜀汉王朝的骨架搭了起来。

而第一波的谷底,则是在当年的十二月,孙权派遣主将吕蒙袭杀关羽,攻占了蜀汉原有的荆州辖地,控制了除南阳郡之外的荆州六个郡,蜀汉好不容易在荆州打下的一大片根据地,至此全部丧失了。

第二波的顶峰,当数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刘备紧跟着前一年在洛阳称帝的曹丕,也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起国号为“汉”的蜀汉王朝,同时改用新的年号“章武”。所谓“章武”者,即彰显武功以兴复汉室、平定天下之意也。

而第二波的谷底,则是在章武二年(22年)间六月,刘备大举兴兵,亲自率军从三峡杀往荆州复仇,准备收复荆州的失地。不料却在猇亭(今湖北省宜昌市猇亭镇)一战中,被孙吴主帅陆逊杀得大败,狼狈逃回鱼腹县的永安宫(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三峡西口北岸),不久在此病逝。临终前,他向紧急从成都赶来的诸葛亮托孤,从此把掌控蜀汉王朝这艘风浪中的大船的千钩重担,交到了诸葛丞相的身上。

在这政局两升两降的大风大浪中,有关诸葛亮本人的政治大事,共有四项。其中的第一项,即劝说刘备自称汉中王,上面已经介绍过了。现在来说第二项,即敦劝刘备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正式登基称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在洛阳代汉称帝之后,此时的刘备当然也想在成都称帝,接过汉室已告中断的帝统衣钵。下面的臣僚得知他的意向,当然也会努力进行劝说,这种情况在当时有一个特别的措辞来形容,即所谓的“劝进”。据史书记载,此时蜀汉的劝进臣僚有八百余名之多。但是,其中真正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者,还要数诸葛亮亲自参与的那两次:

一次算是“单打”,另一次堪称“多打”。所谓“单打”,是指单独一人劝说刘备。所谓“多打”,是指带领多人劝说刘备。诸葛亮还与许靖、糜竺、赖恭、黄柱、王谋五位文职臣僚,公开联名向刘备上了一通劝进的表章。

先用“单打”来务虚,再用“多打”来务实。至此,刘备称帝的事终于在诸葛亮的全力促成之下,最后敲定,提上日程。

选定的良辰吉日,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是在建安二十六年(21年)四月初六日丙午。相当于公历的5月15日。

话说这一天,刘备在成都城区中心的一座小山即武担山的南面,隆重举行祭天称帝即位的典礼。正式国号依然沿袭两汉,定名为“汉”。后世习称的“蜀”或“蜀汉”,都不是当时官方正式认可和公开发布的准确称呼。

刘备在成都称帝的同时,一连发布了好几份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任命诸葛亮为朝廷丞相的策书。要知道当时任命这朝廷首席大臣的正规聘书是什么模样,不可不阅读《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原文:

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馁。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

意思是说:“朕碰上皇室家族衰败的不幸,继承了帝位的大统,直是兢兢业业,不敢停下来享受安乐,一心想安定百姓,生怕不能够做得完美。啊!丞相诸葛亮,您可要充分了解朕的心意,在帮助朕弥补过失的方面丝毫不要懈怠,使我能够重新兴大大汉王朝的光辉,从而照亮整个天下。您可要好好勉励自己啊!”

总而言之,接到上述任命之后,诸葛亮就升任了汉家丞相,成为蜀汉王朝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至此,诸葛亮自从建安十二年(207年)出山之后,经过十五个年头的奋斗打拼,终于从一名在隆中躬耕陇亩的农村青年,正式修成正果。此时此刻,他虚岁是四十一岁。这正是:

不惑之年当宰相,谁知昔日是农夫。(来源|《诸葛亮传》 作者|方北辰 天地出版社|出版)

诸葛亮获胜的故事及获胜原因(诸葛亮传11)(2)

温馨提示:《读者报》头条号每天对《诸葛亮传》进行连载,敬请持续关注。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读者报》封面欣赏:

诸葛亮获胜的故事及获胜原因(诸葛亮传1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