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21首诗(白居易16岁写的成名诗)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时代,诗坛群星璀璨,名作精彩纷呈。李白和杜甫是这一星空中的双子星座,而白居易则是继李、杜之后出现的又一颗诗坛新星。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流畅,朗朗上口,现存诗歌3000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在我国文学史上,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并称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他的一生或许是为诗歌而生。他在十六岁时就因一首诗五言律诗在诗坛崭露头角,这首诗在当时一经写出便被人们争相传唱。并由此而声名鹊起。时至今日,这首诗也因为其经典性而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莘莘学子学习、诵读的经典诗歌之一。
在小学课本上,这首诗的题目写作《草》,也只有四句。其实白居易的这首诗全名叫写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有八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要解读好这首诗,还得从诗题入手,试题中其他字还好理解,关键是这“赋得”二字,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文字信息。
原来,唐代贞元年间,年方16岁的白居易携带一身的才华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众所周知,当代的诗歌是很繁荣的,这与科举考试重视诗赋也有一定的关系。
唐代的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科的考试,经历多年的发展,增加了诗赋的科目,有的人因为其他科目成绩不太理想,但他的诗赋写得好的话,也可以增加他录取中的权重,因为诗赋写得好而金榜题名者大有人在。
诗赋考试,题前须加“赋得”二字。所谓“赋得”,就是给定一个题目,考生根据题目进行创作,因为是统一命题,所以这种形式的诗赋也被称为“赋得体”。
赋得体作法与咏物相似,但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点明主题,不能脱题;其次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还要空灵浑成,这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赋得体。因为有着严格的格律限制,所以这类应制诗歌中往往很少有出类拔萃之作。
常见的“赋得”诗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截取前人已有的名句成诗,如梁元帝的《赋得兰泽多芳草》,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等;另一类是咏物,此类诗以五律送别者为多,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就属于一类。
从白居易这首诗题中的“送别”二字可知,这是一首以“古原草送别”命题的诗歌。这首诗从表面上看,通篇都在写草,其实是诗人借野草的繁盛隐喻送别朋友时绵柔的情意。全诗状物精美、情深意远、辞章工致,堪称同类诗中的扛鼎之作。也可以说,这是一首清新蕴藉、别出心裁的送别诗。
好了,解释完了诗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白居易的这首诗。首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点明主题,总写古原上的野草。
这两句大意是说: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来年春天,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春光挪移,草木峥嵘,青草也用绿色将大地装扮起来,碧绿的野草为大地带来盎然的生机。
先看“原”字,从诗题来看,这是为送别好友的地点乐游原,乐游原是唐代长安东南著名的游览胜地。乐游原得名于汉代,在唐代最负盛名,乐游原是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平轩敞,为登高览胜最佳景地,登临乐游原,规模宏大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离离”,本指青草茂盛的样子,如《诗经·王风·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中的“神木灵草,朱实离离”,都是用来描写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草木繁盛的词语。
“离离”二字指春草繁盛、茂密与鲜亮,这是从春草的形态特性进行的描写。白居易抓住春草旺盛的特征,进而大力渲染春草的意境美,诗人将“离离”与“原上草”二者搭配在一起,让人眼前呈现出境界开阔、浑然一片的美感。
“一岁一枯荣”,正是这些野草,随着季节的变化,春荣秋枯,一年中有一次枯萎也有一次繁荣,周而复始,永无止休,这是大自然变化的规律。一句之中含有两个“一”字,“一”字重叠运用,形成咏叹之美,这不仅写出了春草繁茂、生生不息的情味,也为下文做足了铺垫。
由于首联做足了新闻和情感上的铺垫,颔联也就水到渠成了的颔联承前,所以诗人脱口而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大意是说: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当春风吹来时,大地又将被绿意盎然的野草覆盖。这是对野草的生长规律与生命力的深化,诗人将野草由抽象的概念变为形象鲜明的画面,写得十分生动、鲜明。
野草虽然纤细柔软,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烈火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烧掉,然而野火再猛烈,也无法撼动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冬去春来,野草的生命便在春风化雨中悄然复苏,在原来烧过的土地上又悄悄冒出新芽,以迅猛的长势重新在大地上蔓延开来,很快欣欣向荣,绿遍原野。
白居易抓住野草的这一特性,精心锤炼概括出这传唱千古的哲理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觉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不但写出了野草的性格,而且塑造出一种崇高的美学——野草的生命是永恒的。
诗人立于古原之上登高望远,看着脚下绵延不绝的新绿,面对不舍的离别却不感伤,而是转而歌颂不起眼的小草,感悟生命的不易与顽强,无疑会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无穷的力量!
这两句之所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喜爱传颂,就在于它以“烧不尽”和“吹又生”这样质朴的语言,揭示了野草秋枯春荣、生生不息的自然生长规律,给人以积极乐观的哲理性启示。
如果说前面四句,诗人在着力描摹野草的话,那么后四句则是诗人在一心借野草抒发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相比于前四句的流行程度,后四句反而显得有些陌生。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后四句中,诗人是如何表达送别时的深情的。
接下来的颈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诗人虽然继续描写乐游原上的野草,但力度明显没有前面几句那么有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人已经将视线从野草转移到了原野上,暗示出送别的地点,从而为尾联的送别营造了足够的空间和氛围。
“远芳”和“晴翠”这两个词语,不仅写出了野草峥嵘的长势,还写出了野草的气味和色彩,因为“晴翠”这个词语说的就是在阳光的照耀下,草色一片碧绿,充满盎然的生机。这一下子就让人想到“绿油油”这个词语了,这两个极具画面感的词语给人带来极度舒适的美感,意象更加具体生动,读来赏心悦目。
我们可以设想:此时的乐游原上,到处弥漫着青草的气息,青草的滋生却使乐游原恢复了青春。连古道两旁都长满了野草,有些长势很好的野草已经蔓延到了古道中。古道一直向着前方延伸,野草追寻着古道,将它一抹抹绿意点缀在古道两旁。
有一些早开的野花,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它们在春草丛中探出一朵朵如花笑靥,迎接着明媚的春光。此时乐游原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野花的味道、泥土的味道、阳光的味道、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就是春天的味道。
尾联“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则继续写“古原草”,但重点已经不是对芳草的描摹了,而是由芳草引出送别,这两句用春草的繁茂比喻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
为此诗人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送别场景:大地春回,芳草峥嵘。这样的古原景象多么迷人!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分别,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有诗意啊。
尾联中,有几个词语要特别注意一下:王孙,在诗中指游子,如南朝诗人谢灵运笔下的“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王勃诗中的“王孙春草,处处争鲜”;萋萋,草木繁茂峥嵘的样子,与首联中的“离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满,写出离情的饱满、充盈、缠绵,如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尾联看似平常,却是从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小山》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中化用而来,但诗人反其意而行之,不着痕迹,巧妙而自然。
原句的意思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出游未归的人。白居易的诗句却流露出这样的情谊: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
这也为后文开辟独特的思路,此后的文人往往把“春草”和“送别”联系起来,如李煜《清平乐》中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灵感就来自白居易的诗作,足见此联对后世的影响。
试想一下,当朋友踏着春草而离去的那一刻,青草的气息扑鼻而来,在阳光的映射下,绿意盎然,生机盎然。阳光下有青草的味道,淡淡的草香,陪伴着诗人与朋友在乐游原上走了一段轻松惬意的旅程。
那青青的草、轻轻的风、淡淡的花香,暖暖的阳光,简直就是诗人心中恬适、安宁的诗意栖居地。旅程结束时,也就是与朋友分别之时了,而眼前这充满生机的蓬勃的野草也激发了诗人的诗情。
就这样,诗人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地紧密结合,诗作到此点明送别,关合全篇,使春草与离情融为一体,诗作应题而结,意蕴别致,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白居易以其自成一派的诗歌特色,以其飞扬的才情,以送别时个人情怀为题旨,强调了诗人对离别感受,诗作的的重点在于诗人对离情的抒发,而非送别本身。所以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时,更多的感觉是诗歌中蕴含的优美意境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
我是小话诗词,好诗共赏,佳作共读。纵观全诗,描写生动,用字精炼,又立意新颖,构思精妙,风格隽永。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虽然是一首命题之作,诗人却在字里行间融进对生活的感受和哲理的见解。
全诗字字含情,句句切意,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在古诗的“赋得体”中堪称绝唱,因而也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