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

“我会死吗?”

“会呀,但那要很久,很久,很久以后。”

“那,你会死吗?”

“会,但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

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都问过类似的问题。

有些孩子在父母温暖的话语与拥抱中,慢慢将“死亡”这件事放下。

但也有的孩子,即便长大后也过不去这道坎。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

图片源自:英国宪报,女儿哈莉与母亲苏西

一位名叫苏西•霍普金斯(SuzyHopkins)的母亲,在一个深夜被年纪幼小的女儿哈莉•贝特曼(Hallie Bateman)叫醒。

在梦中,女儿第一次梦到“妈妈会死去”这件事,她想象着妈妈离世后的第一天、第二天,乃至此后的每一天:

“地球会继续转动,但独自留在这个世界的我,却迷失了方向,脚下的路一点一点地崩塌……”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2)

以下图片均源自《我离开之后》截图

虽然母亲很好地安慰了她,但时隔多年后,23岁的哈莉再次做了同样的梦。

第二天早上她哭着央求妈妈给自己写一本日记。

这样当有一天妈妈真的不在了,这本笔记可以指导她继续走下去。

苏西竟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于是便有了这本温暖无数人的书——《我离开之后》

这是一本用大量涂鸦加文字形式的儿童绘本,苏西用它记录下自己走后每一天女儿该做的事情。

而她这一写,就写到了20000天。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3)

死后,大概会是这样的......

第1天,做一份墨西哥鸡肉卷。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4)

苏西显然是一位热爱烹饪的妈妈,这道菜是她常做的料理。

她甚至将配料表也详尽写在书里:新鲜大蒜,丁塞拉诺辣椒,切丁辣椒粉、胡椒粉、卡宴辣椒粉……

为什么要让女儿在她死后先做这件事?

因为这件事会让女儿先切一大堆甜洋葱,她会不停流泪。

但最后女儿会明白,这些眼泪都是值得的,就像为自己的死亡哭泣一样。

第2天,允许人们的关心。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5)

当门铃响起,要开门好好跟客人打招呼,你可以向他们倾诉,他们也会耐心聆听,你们可能还会一起哭泣。

如果愿意,可以给他们准备茶和点心,但要记得给关心过自己的人写一封感谢信:

“向别人表达感激之情,会让你把注意力放在关心你的人身上,而不是只想着离开的人。”

第3天,给狗狗梳顺打结了的毛。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6)

毕竟妈妈的离开与它无关,就算再悲伤也不要让生活停滞不前,这样不仅会拖累自己,也会拖累身边的事物。

苏西是一位幽默的母亲,后面还不忘补充道:

“当然,如果我的死确实跟它有关,给它梳毛的事情可以放一放。”

第4天,为自己写讣告。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7)

作为一个报社编辑,她一本正经地向女儿解释:

“过去,讣告是免费的,而且由记者撰写,内容包括你的家庭、学业、职业生涯和对社区做出的贡献。”

“讣告不光是一种形式,也是你在人世间为数不多的书面记录……”

但她并不需要女儿把自己写得如何光明、伟大。

她让女儿去和了解她的人聊一聊,从他们那里了解她从不知道的事情,发现一个和她印象中不一样的妈妈。

她不会让女儿沉寂在过去的回忆里,而是要以一个全新的形象活在女儿的心里。

第5天,好好整理一次屋子。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8)

苏西想到女儿可能会因为过度悲伤而导致情绪崩溃,她特意为女儿安排了一系列宣泄活动。

就比如,摔东西。

手边随便什么,最好是易碎物品,别想太多,使劲儿往墙上砸过去:

“你说得很对,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好了,既然发泄完了,那就把它收拾干净吧,免得有人受伤。”

将每样东西各归其位,让屋子井然有序,尽一切所能远离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残酷。

第6天,去餐厅好好吃顿饭。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9)

当然不是让女儿一个人去吃饭,那样会感觉更加孤独、悲伤。

苏西让女儿选择一位最信赖的朋友或者亲人,告诉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耐心听你倾诉,是陪你一起哭,还是跟你天南海北地聊天,或者只是静静地陪在你身边。”

和那个人一起去最喜爱的餐厅吃饭,聊聊妈妈的死亡,聊聊彼此的感受。

告诉对方妈妈说过哪些话令人大笑,听听对方吐槽妈妈做过哪些事令人发狂。

就像苏西在书里的很多日子,留给女儿自己经常做的菜谱。

她想告诉女儿,不管再怎么悲伤,也要好好吃饭。

虽然自己不在了,但女儿依然能够在朋友或食物上感受到“妈妈的味道”。

第7天,请把我埋葬。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0)

苏西认为,墓地并不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地方,相反地,“它更像一个让人着迷的家族历史资料库”。

所以,自己的墓志铭要写得足够神秘,给大家留一些想象的空间。

并且别忘了在她的葬礼上播放两首歌,如果有人感觉不合口味,她提前致歉。

对于自己的结局,她天马行空地做了一些大胆的猜测: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1)

掉进一个大陷阱里摔死;被手机的语音助手导航到悬崖摔死;在圣诞特惠日抢货时被不小心踩死……

“不管我是怎么死的,死了就是死了,所以不如去看场电影,买桶爆米花吃吧。”

人生的故事可能会有无数种结局,但所有人的终点都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最后都会死,那为什么还要活下去?

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为了看到四季。

死亡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2)

和孩子聊聊死亡

在之后的每一天里,苏西继续畅想着女儿会因为自己的死亡而发生的变化。

第21天,去远足。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3)

都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样说有些残酷。

但生命就像一个跳板,当你走到了尽头,下一刻就会跳进深潭。

原本不该感到意外的事情,也会让人猝不及防。

所以苏西让女儿去森林里看看,看这万物的日月更迭,四季变迁。

一段时间之后,女儿就会习惯。

如此才能在活着的时候,尽情地活;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亦能够坦然接受。

第400 天,找人取代我。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4)

她不希望女儿总沉浸在失去的悲伤中,这样就看不到幸福,也会让人生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

所以就想办法找个人取代自己吧,但她可不认为自己真的能被取代。

这么做也是不公平的,但她仍然希望女儿能试一试。

悲伤也有一个“舒适圈”,因为害怕未来的变化,害怕再遇到同样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任由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想走出来。

以为只要自己足够不幸,其他不幸的事便不会再找上自己。

所以苏西希望女儿去做一些改变,就算没有效果,但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后面总会容易许多。

第850天,和我聊聊天。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5)

有些人终究是无法忘怀的,当女儿看到某些东西,或是在做某件事时,总会突然想到:

“妈妈肯定会喜欢这个。”

也许女儿正在海边散步,或者找到了一份很棒的新工作,又或者碰到了某个优秀的人......

女儿会突然觉得沮丧,因为再也无法和妈妈分享了。

但其实,她可以的。

只要女儿还惦念着妈妈,那么她的思念和倾诉,妈妈便都可以收到。

第3000天,跟孩子聊聊死亡。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6)

苏西甚至已经畅想到了女儿结婚生子,抱着孩子,和她说着奶奶的故事。

她感觉自己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让女儿也可以和孩子聊聊死亡。

她说:“现在的我们,总是试图逃避死亡这个话题,反而增加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无论是我们的文化,还是我们的家庭,都需要多聊聊死亡。

告诉你的孩子,我们怎样欢喜地迎接幼小的新生,就该怎么重视生命的逝去。”

第20000天,筹备一场理想的死亡。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7)

终于到了最后一天,女儿也要面对和自己同样的问题。

苏西觉得我们一生都在筹划,婚礼、生日派对、纪念日、休家庭聚会、浪漫的周末......

为什么到了死亡这里就停下来了呢?

所以她希望女儿好好想一想,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到了那一天,你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和谁在一起?放着什么样的音乐?又会有什么样的仪式?

请记住,无论你身边曾有多少人陪伴,最后离开时都只有你自己。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舞台啊。

事实上,早在我离开之前,你就已经一个人登上了自己的舞台。

我的建议可能给了你安慰,但实际上,你原本就知道所有的答案。

相信我,即使没有我,你也已经拥有足以面对未来、继续走下去的东西。”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8)

留给孩子的人生指南

妈妈去世如何跟女儿说 妈妈你死了我咋办(19)

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场死亡教育,更是一场关于人生的思考。

亲情、友情、爱情、生活,身边人的死亡将引发方方面面的问题,而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每一种因为死亡而引发的情绪,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宣泄出口,但别说孩子无从知道,就连很多成人也处理不好。

如果一味地用一些“善意的谎言”让孩子压抑情绪,很可能会为其留下心理阴影。

比起用说谎来将死亡这件事糊弄过去,父母更该坦诚地告诉孩子死亡的真相——

“死亡并不是爱的终结,离开妈妈的日子,你也可以过得明媚美好。

隔开爱与关怀的不是生死,而是时间。

但也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我们的生命才显得那样绚烂而精彩。

亲爱的宝贝,不要害怕分离,不要回避告别。

人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到了季节就会飘落。

妈妈的生命也和树叶一样,到了某一天也会结束,这是自然的规律,

但在这之前妈妈还会陪你很久很久,直到你长大、结婚、生子。”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