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经典云水禅心(古筝曲云水禅心奏出了行云流水)

古筝曲《云水禅心》是风潮唱片于1993年发行的佛曲古筝礼赞系列专辑《掬水》里的主打曲目。

该曲由于将古筝这个我国独有的古典乐器,与新世纪音乐编曲手法相结合,既具备古典音乐的神韵,又兼有新世纪音乐的风格。

因其旋律轻快、意境优美,二十多年来盛久不衰,一直深受乐迷们的热捧。然而这首曲子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凄美故事,和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古筝演奏经典云水禅心(古筝曲云水禅心奏出了行云流水)(1)

1

在欣赏曲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豆瓣音乐给这首曲子的评分,约52%的听众给了五星好评,32%左右的听众给了四星好评,总评分为8.4分。

整体上说,如此评分与这首曲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是稍微有些偏低了点。

如若那些评分到四星以下的听众,在深入了解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和思想之后,对这首曲子的感观势必会有很大改变。

古筝演奏经典云水禅心(古筝曲云水禅心奏出了行云流水)(2)

2

这首曲子以潺潺流水和电子乐为背景,以古筝独奏为主旋律,偶尔穿插几声短促的琵琶,旋律活泼轻快、洒脱不羁、周而复始。

表面听上去曲子像行云,似流水,实际上是如泣如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古曲,名曰《云水禅心》。虽与现代版本不一,但各尽其妙,伯仲之间。

传说在石景山间,有一位少女,名禅心。悟性颇高,慧质天生。

不久,来了一个远游的道士,道号“云水真人”。说是借宿在禅心家,但一住就是一年余,却毫无还意。

日里则与禅心切磋琴艺, 夜则观赏星辰。久而久之,就有人说起闲话。

被逼无奈,云水真人与禅心辞行。禅心远送十六里,也终须一别。禅心折柳相赠,云水奏曲辞别。

曲中除了灵台空明,无牵无挂的佛家思想之外,更有的是两情相悦,不忍相别的丝丝情意。

此曲名曰:云水禅心。

据说后来禅心郁郁而终,英年早逝。病危之际,在七弦琴上,拨出了此曲的第一个音符。

现今已经无从考证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其实也无须去作任何考证,如此凄美的故事,将伴随着这首古筝曲《云水禅心》,被世世代代口耳相传。

古筝演奏经典云水禅心(古筝曲云水禅心奏出了行云流水)(3)

3

《云水禅心》这首曲子无论是作为曲子背景音乐的潺潺流水,还是轻快旋律里描绘出来的飘逸行云,都是向封建礼教发起的无言抗议,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

少女禅心和云水道人之间这段凄美故事,其实在那个年代来说,是深受封建社会儒家礼教的残酷桎梏所导致的。

在封建社会里,婚姻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儒家对于爱情的理解,更是要男女双方发乎情,止乎礼。

传说故事里,禅心和云水是在日常生活里,互为知己,暗生情愫,这就是发乎了情,然而世俗的流言蜚语,就代表着儒家的止乎礼。

在礼教的迫害之下,这段自由美好的恋情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曲作者正是以行云流水来歌颂了自由美好的恋情,同时也是对封建礼教无声的鞭挞和控诉。

古筝演奏经典云水禅心(古筝曲云水禅心奏出了行云流水)(4)

4

《云水禅心》这首曲子最初是以一首佛曲来面向世人的,被誉为“音乐鬼才”的ediq为这首佛曲作了以下隽永的歌词,字里行间都蕴含了佛法的空性,一切皆空,空即一切。

佛法上说,世间一切痛苦的根源就在于贪、嗔、痴这三毒,因其残害人的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所以为恶之根源,又称三不善根。

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

而这首《云水禅心》空灵、静谧的意境,正合了佛法上推崇的修戒、修定、修慧,在清淡的旋律里,放下一切妄念,心灵获得新生。

莲花沾清泉,涟漪叠心间。

若有典故孕其中,菩提心本安。

夕阳唱霞染,风动枫叶乱。

无色揭缔空本然,透空薄雾间。

一夜风雪过枝尖,落花三两半。

若将落花拾一蓝,还葬藏花邺间。

云带抹松间,晨钟心为安。

若心能定心本然,透空凡尘烟。

菩提应无染,鱼语清流间。

鱼渔但求两心安,沉浮一念间。

朝露把衣寒,红霞藏山涧。

朝露红霞色半染,无尘亦无烟。

一夜风雪过枝尖,落花三两半。

若将落花拾一蓝,还葬藏花邺间。

云带抹松间,晨钟心为安。

若心能定心本然,透空凡尘烟。

清舟摇曳风雨间

入夜眠去村落闲雨夜无蛙鼾,空山古寺钟声淡淡

一续一连传山间

古筝演奏经典云水禅心(古筝曲云水禅心奏出了行云流水)(5)

5

《云水禅心》这首古筝曲,每一个音符都浸淫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精神。

《庄子·大宗师》有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译作白话文意思是说,泉水干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以此达到苟延残喘的目的。

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如果从道家的理念来看待禅心和云水的凄美故事,确实是合了道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观。

无论是行云,还是流水,最终化作一颗禅心,相濡以沫当然美好,然而世事难料,相濡以沫倒成了彼此的牵绊,终究还不如相忘于江湖。

曲子里流淌出来的飘逸洒脱,正是云水道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最后对待这段感情的释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传说故事里,最终只有禅心无法释怀,郁郁而终。

而云水道人应该是在奏完此曲之后,就在内心深处对禅心道声珍重,然后云游四海,相忘于江湖了。

我国古代圣贤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无论是意境深远的古典音乐,还是源远流长的国学,都是博大精深、熠熠生辉的瑰宝。

传承并发扬光大中国古典音乐是我们每一个国人肩上的重任,一首古筝曲《云水禅心》奏出了你我前所未闻的凄美故事和璀璨思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