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羽毛球学校(这所起飞于凤凰湖畔的学校)

广州海珠区羽毛球学校(这所起飞于凤凰湖畔的学校)(1)

一面是深耕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一面是接轨国际的体育项目,学生们既能唱又能打。广州市黄埔区凤凰湖小学位于知识城南起步区核心的凤凰湖畔,以“着色生命,自由呼吸”为办学理念,强调兴趣培养和特色发展,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以粤剧为拳头产品,传承中国非遗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以网球为媒介,借助外教授课,打开一扇国际化的窗口。

广州海珠区羽毛球学校(这所起飞于凤凰湖畔的学校)(2)

凤凰湖小学

粤剧名家工作室进驻学校,粤剧课程走进每个班级

每天下午四点半,走进凤凰湖小学,都会听到从课室时不时传出的一段段优美的粤剧唱腔。一尺水袖甩出嗔怒哀怨,一根藤条转眼万里回还。生旦净末丑,学生们各就各位进入角色,唱念做打,长腔短调,瞬间入戏。

广州海珠区羽毛球学校(这所起飞于凤凰湖畔的学校)(3)

戏剧社的学生在表演

凤凰湖小学是广东省中小学优秀文化传承学校。早在建校之初,凤凰湖小学便制定了“发展粤剧,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战略。结合粤剧在当地片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7年11月,学校专门成立了“小凤凰戏剧社”。

“我们还引入了广州粤剧院优秀花旦、上海白玉兰和国家梅花奖双奖得主吴非凡老师工作室进驻,为戏剧社授课教学。”学校戏剧社负责老师表示,学校开设多个学生才艺社及课后艺术兴趣班,通过特色办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传承中国非遗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传统。学校编排的《南海神庙》在2020年第二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集体节目演出中获得“最佳集体节目”称号;排演的剧目《盗仙草》获得了“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三项个人“银花奖”等等。

2020年起,凤凰湖小学开始将粤剧传统教育从最初的小团队课程,推广为“粤剧课程”并走进每个班级,普及每位学生。2021年1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五年级的马正烯同学学习粤剧已经四年多了,获得过广东省小梅花荟萃个人银花奖。“在学校最开心的事就是学习粤剧。”刚扮演完钟馗的正烯告诉记者,学习粤剧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广东独特的文化魅力,“还能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因为台词、动作、性格特征等都要记得很熟练才能演好。”

用国际视野打造网球课程,体育课程与英语口语学科整合

凤凰湖小学的孩子不仅能唱,还特别能打!这个能打简直是“火出圈”了。

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名单新鲜出炉,凤凰湖小学上榜。外教特色网球课程是凤凰湖小学着重打造的体育品牌项目之一。在建校的第一年,凤凰湖小学牵手广州开发区国际网球学校,引进由外国教练执教的网络课程,深受孩子的欢迎。学校坚持将网球课程纳入课程建设中,把体育课程与英语口语教学进行学科整合,并且在学习网球的初始阶段采用国际体育竞技裁决中的英语规范用语,增强外语交流技能,构建独特的校园网球文化。学生在网球运动中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网球与国际接轨。未来该校将利用云技术,推广网球线上课程,用国际视野打造网球课程,走特色办学之路。

打造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

凤凰湖小学于2017年9月正式创办,位于知识城南起步区核心的凤凰湖畔,极佳的地理位置体现了文化气息与自然生态的融合,结合这一特点,学校提出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教育的生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广州海珠区羽毛球学校(这所起飞于凤凰湖畔的学校)(4)

学生们在操场快乐运动

从极具岭南特色的大门进入,绿树环绕,古色古香,操场中央空地上偌大的充满了“百科全书”味的跳房子,一到课间便吸引了大批的学生一起玩耍。极具韵味的艺术长廊,一书一画都给予了孩子美的熏陶。

广州海珠区羽毛球学校(这所起飞于凤凰湖畔的学校)(5)

独具韵味的艺术长廊

“许多走进凤凰湖小学的人,都有这么一种印象:清新自然,教育生态和自然生态融为一体,无论是校园建筑,还是文化设计;无论是干群关系,还是师生关系都非常融洽。”凤凰湖小学校长饶政称,虽然学校创立时间不久,但在筹办阶段一直本着“一流的教育匹配一流的园区”的目标,提出在自然的生态下,着眼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基于凤凰湖的这样一种自然的生态的基础之上,办一所有良性循环教育生态的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孩子,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大家在这个校园里能感受到幸福快乐,有发自内心的内驱力为未来目标去奋斗去追赶。

策划:李阳 尹来

统筹:陈伟斌 梁艳燕 陈成效 李琳 游曼妮

采写:梁艳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