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竹县面积多少(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10万)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大竹县来说,人口超110万,隶属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地跨东经106°59′—107°32′,北纬30°20′—31°00′之间。在历史上,大竹县于唐朝时期建县,因为“竹多竹大”而得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四川省大竹县面积多少(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10万)(1)


首先,大竹县隶属四川省达州市。在地理位置上,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地跨东经106°59′—107°32′,北纬30°20′—31°00′之间,东邻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县,南接邻水县,西界广安区、渠县,北连达川区。大竹县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75公里,幅员面积2076平方公里。就大竹县的历史来说,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巴国的疆域。到了战国中期,秦国派遣大军发动消灭蜀国、巴国的战役。在消灭蜀国、巴国后,秦国在巴蜀之地推行郡县制。在此基础上,今四川省大竹县一带属巴郡宕渠县。等到秦朝建立后,该地区仍属巴郡宕渠县。


四川省大竹县面积多少(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10万)(2)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益州牧刘璋改巴郡为巴西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达州市大竹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彼时,刘备设立宕渠郡,宕渠县属之。南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分宕渠县和邻山县,邻山县治设在金城(今四合乡)。西魏时期,改邻州为邻山郡,下设邻山、邻水二县,大竹属邻山县,县治仍在金城。北周时期,于信州设总管府,邻山县属信州总管府下的邻山郡。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邻山县为梁州所辖。隋末,裁撤邻山县,大竹县的一部分划入流江县,一部分划入邻水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废宕渠郡,设渠州,流江县属渠州;又分邻水,垫江增设邻山、盐泉二县,四县同属邻州。


四川省大竹县面积多少(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10万)(3)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分宕渠县东部设大竹县,县城在今渠县汉碑乡沈府君阙南一里处(燕家场),属蓬州。对于大竹县这一县名,因为“竹多竹大”而得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大竹县并入邻山县改渠州,县城移至今渠县来凤乡境内。不久,又分邻山县设立大竹县。北宋时期,大竹县一度被并入邻山县。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再次设立大竹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邻山县、邻水县并入大竹县。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大竹县改属顺庆府下广安州。


四川省大竹县面积多少(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10万)(4)


最后,清朝建立后,大竹县属顺庆府。嘉庆十九年(1814年),大竹县改属绥定府。到了1913年,大竹县属川东道。1914年,川东道改称东川道。1928年,大竹县直属于四川省。1993年9月,撤销达县地区,建达川地区,大竹县属达川地区。2000年1月,撤销达川地区,建达州市,大竹县属达州市至今。截至2018年底,大竹县总面积达207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13万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四川省的各个县中,大竹县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县,并且建县历史比较悠久。对于大竹县,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