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男神王心刚是谁(一代男神王心刚)
上世纪60年代,王心刚是中国内地公认的“一代男神”,迷倒了万千少女。
他是《海鹰》中英勇果敢的快艇艇长“张敏”;
他是《红色娘子军》中大义凛然的党代表“洪常青”;
他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机智沉着的游击队政委“杨晓冬”;
他是《南海长城》中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民兵连长“区英才”;
他也是《知音》中儒雅倜傥的爱国将领蔡锷……
从影几十年来,王心刚以英俊的形象和精湛的演技,赢得了“电影偶像”的美誉。
当年还有“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的说法,在全社会广为流传。
王心刚在荧幕上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做事极其谦虚和低调。
长相帅气的他,娶了自己的初恋杨昭采。并在她身患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一直不离不弃的照顾,从无任何绯闻。
55岁之后,王心刚很少再出现在观众面前,也不愿接受采访。晚年,更是直言只想做个普通老头儿。
如今,已经90岁的王心刚,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了呢?
1932年,王心刚出生于辽宁,父亲是一名会计师。
那个年代,国内形势动荡,很多家庭连温饱都成问题。王心刚家不算大富大贵,但比起其他家庭来说,过得还算是富裕。
从小他就在音乐和表演上很有天赋,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戏台子低下听人家唱戏。
经常是戏都散场了,王心刚才拿着小凳子依依不舍的回家。
上学之后,王心刚的艺术天赋得到了良好的发挥。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上,他演的小品,把台下的同学和老师逗得哈哈大笑。
老师见他能歌善舞,很有才华,只要有舞台,就一定会让他上去表演。
从那时起,王心刚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后要做一名文艺工作者。
1949年,王心刚初中毕业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演艺培训班正在招生,怀揣着表演梦的他,很想去试试。
回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没想到,父亲听说后大发雷霆,对他想做演员的想法极力反对。
在父亲看来,演员并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工资不高又朝不保夕的。他还是希望儿子能够子承父业,以后成为一名会计,赚得多又安稳。
母亲的态度却完全相反,她认为孩子的未来属于他自己。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做母亲的都会支持。
最后,母亲成功说服了父亲,答应了王心刚去演艺培训班学习。
此后两年时间里,王心刚在培训班里学会了很多表演的技巧,为之后的演艺之路夯实了基础。
17岁那年,王心刚顺利入伍,又凭借帅气的长相和绝妙的艺术天赋,考进了文工团。
刚进文工团时,他因为年纪轻,演戏经验少,只能出演一些小角色。可他并不亲馁,每天努力学习,还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王心刚的谦虚好学打动了很多前辈,在传授他表演经验的同时,也愿意给他机会培养演技。
渐渐地,王心刚成了团里的骨干,得到了主演重要角色的机会。
在《冷战》、《李闯王》、《三个战友》等经典话剧中,都能看到王心刚的身影。
每次看到台下热情高涨的观众,王心刚的内心都无比满足。这是他热爱的事业,并愿意为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发誓一定要在话剧舞台上干出一番大事业。
可一次偶然的机遇,还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故事片《寂静的山林》。女一号早早确定了厂里的女演员白玫,而男一号“冯广发”一角,一连找了几位演员全都不满意。
导演朱文顺对男主角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相貌出众,还要有气宇轩昂的阳刚之气。
在厂里实在找不到这样的演员,和他一起联合执导的副导演广布道尔基,就来到了王心刚所在的文工团碰碰运气。
结果,在广布道尔基来到文工团的第二天,他一眼就看中了帅气又有着特殊军人气质的王心刚。
起初,听说团里让他去拍电影,王心刚还有点不愿意。
文工团的领导很不理解他是怎么想的,就问他:“拍电影多好啊!能有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表演。”
王心刚犹豫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拍电影得一段一段的拍,还不能和观众交流,不如演话剧过瘾。”
领导听完后,觉得这个小伙子实在太轴了,批评他道:
“不管是拍电影还是演话剧,都是工作需要,组织的安排必须服从,而且还要把任务完成出色!”
王心刚是个做事认真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在片场,王心刚在导演的指导下,很快熟悉了电影的拍摄流程,并细心研究角色。
1957年,《寂静的山林》上映后,王心刚在电影中的优秀表现,赢得了一片赞誉。也因此打开了他的电影之路。
演完这部电影后,王心刚还是一心想着回到话剧的舞台。
可长影厂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又邀请他出演《牧人之子》的男一号“德力格尔”。
王心刚只能听从组织的安排,再一次出演了朱文顺导演的电影。
这次,他同样没有让朱文顺导演失望。电影播出后,王心刚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也让更多的观众记住了他。
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各大电影制片厂都争着抢着和他签约。最终,八一电影制片厂通过部队的关系成功抢占先机,把王心刚收归麾下。
1958年,王心刚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式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
同年,王心刚在王苹导演执导的红色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了大反派“姚苇”。这是他第一次饰演反派角色,同时也是从影史上唯一一次饰演反派角色。
王心刚的长相偏正气,演的也一直是正面角色。大家都担心他很难转型,纷纷建议找演反派角色比较有经验的人来演,就连王心刚自己也没有把握。
但王苹导演相信王心刚,鼓励他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拓展戏路。
最终,王心刚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打算筹拍建国献礼影片《海鹰》。选择王心刚饰演男一号舰长“张敏”,女一号则由王晓棠担任。
这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影,王心刚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怠慢。
为了演好这个一角色,王心刚特意去实地体验生活,和官兵们一起出海训练、巡逻。
在日常相处中,去深入观察他们的生活,通过他们去摸索所饰演人物的特征。
后来,王心刚回忆:“那时候拍戏要体验生活,演海军要跟海军一起吃住,在剧组大家一起劳动,修道具,搭布景,我们跟大家一样抬木头搭架子,全剧组同心协力就是为了把电影拍好。
当时一个月40块的工资,拍戏到半夜不吃饭,才有4毛钱的补助。在物质上我们很贫瘠,但是在精神上却很富足。”
电影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影片中,他开着敞篷吉普车,带着王晓棠出去兜风的场景,不知迷倒了多少少男少女!
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筹拍电影《哥俩好》,这同样是严寄洲导演的作品。
男一号和男二号早就确定下了,是由张良和张勇手担任。
但严寄洲导演还是希望王心刚能出演指导员一角。
在电影中,王心刚的戏份并不多,只是个小配角。
很多人认为王心刚一直都是演男一号的,要是去演配角多掉价啊!他必定不会答应。
可王心刚却说:“我就是一名普通演员,有点名气也是大家扶持,观众捧场的结果。怎么能拿它当做砝码去计较主角还是配角?
做人心中一定要有颗定盘星,随时定好自己人生的天平。可千万别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猜测他的那些人感到惭愧不已。
1963年,严寄洲导演再次邀请王心刚和王晓棠,出演他执导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
在戏中,王晓棠一人分饰两角,分别饰演姐姐“金环”和妹妹“银环”。王心刚则饰演游击队政委“杨晓冬”。
这是一部讲述抗日斗争的电影,但导演经过反复思量,还是舍不得把影片中杨晓冬和银环的“爱情”线砍得一干二净。
当时社会民风保守,男女主角的爱情戏并不能通过直白的方式展现出来,给演员发挥的空间有限。
但在王心刚和王晓棠的演绎下,观众还是被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所感动。
电影上映后反响特别热烈,也产生了新中国的荧幕上第一对黄金搭档。
还有了“男有王心刚,女有王晓棠”的说法,可见观众对他们二人的喜爱。
此后,王心刚又出演了《烈火中永生》、《红色娘子军》、《侦察兵》、《南海长城》、《大河奔流》、《知音》、《伤逝》等经典作品。
从艺几十年,王心刚获得过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亚洲演艺名人“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男明星等多项大奖。
虽然王心刚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获奖无数。但生活中的他,一直非常低调,对待感情也始终如一,从无任何绯闻。
王心刚的妻子杨昭采是他的初恋,曾经也是八一厂的一名演员,但并没有什么名气。
在电影《突破乌江》中饰演过一个卫生员的角色。
那时,王心刚早已是万千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杨昭采也是他的小迷妹之一。但她只是一个小演员,只敢偷偷的在心里喜欢他,并不敢表白。
作为那个时代的大明星,王心刚每天都会收到铺天盖地的“情书”,但他并没给任何人回过信。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心刚也喜欢上了杨昭采。这段感情从苦情的单恋变成了双向奔赴,很快两人就结了婚。
当时,杨昭采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但为了不和王心刚分居,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婚后,杨昭采生下了一儿一女。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退出了大荧幕,转为幕后工作者,做了名音乐编辑。
后来,有不少入戏太深的观众给王心刚写信,希望他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和王晓棠走到一起。
王心刚看到观众的来信有些哭笑不得,他回信道:“我早就已经做爸爸了!”
他不想欺骗观众,更不想让自己的妻子没有安全感。
1972年,杨昭采的闺蜜因抑郁症轻生,这件事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刺激,让她也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一时间,王心刚不仅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得照顾精神随时会崩溃的妻子。
为了治好妻子的病,王心刚带着妻子跑遍了全国各个地方的权威医院。可妻子的病情并没有什么起色,那段时间王心刚的内心也承受了很大的折磨,他却从未想过放弃。
每天一下班,他就忙着做饭、给妻子煎药。
杨昭采病情严重,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害自己。对吃药更是抵触,经常是怎么哄也不肯吃。
王心刚知道妻子喜欢听歌,就在每次吃药之前把她爱听的歌用录音机循环播放。果然妻子在听到音乐之后情绪稳定了下来,吃药也更容易些了。
这样煎熬的日子,王心刚整整坚持了5年,妻子的病才终于有所好转。
1975年,王心刚被任命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业务副厂长。厂里给他分配了汽车,又让他从集体宿舍搬到了北京白广路一号的部队高干住宅楼。
可厂里给他配的专车,王心刚根本不用。除了外出开会,每天还是踩着他的二八自行车“吱嘎吱嘎”的来回上下班。
和他做了几十年邻居的著名演员里坡说:“王心刚根本就不是当官的料。”
与王心刚合作多次的严寄洲也说:“他平时就是个不显眼的人,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嘻嘻哈哈的。没事就看剧本看书,做人老老实实,也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
1987年,在演完《苏禄国王和中国皇帝》后不久,王心刚就宣布因为身体原因暂退娱乐圈。
从那之后,他就很少再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了。
后来,有人在美国遇到了王心刚,以为他在美国定居了。
当时王心刚并未回应,直到几年后他在大连接受采访时才表示:
因为儿子在美国生活,他和老伴才短暂的去帮忙照顾了一段时间孩子。年纪大了,总要落叶归根,两人早已在老家大连定居。
不少粉丝还是期待能再次看到王心刚的作品,他却只是说:“我现在年纪大了,该退休了,应该把机会留给更多年轻人。”
退休之后,王心刚积极锻炼身体,每天游泳1000米。
也会像其他退休的老年人一样,去公园下下棋、散散步,和爱人一起到各地旅游。
他说:“过去我当演员时,工作很认真,事业在我心中最重要;不演戏后,老伴和家人最重要。我现在也只是个普通的老头儿而已。”
每次记者想要去采访他,他总是不愿意,希望记者们多去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而不是他这个人。
在王心刚看来,他只是个普通人,只不过借那些好故事,才让现在还有人记得他的名字。
作为一个有着辉煌演艺成就的老戏骨,王心刚的清醒,让多少心高气傲、眼高于顶的演员为之脸红?
如今,已经90岁的王心刚和老伴、孩子们在一起,过着平凡又简单的生活。
他的子女们在各自的领域也都取得了成绩,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对待他们老两口也很孝顺。
王心刚和妻子携手相伴64年,白头偕老。儿女孝顺,子孙满堂,健康长寿,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羡慕的了。
像王心刚这样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永远值得人们尊敬。
也希望他能一直保重身体,家庭幸福!
#娱评大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