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

老汉口,街头文化和码头文化兼容并存,新潮而复古。高楼和老宅参差林立,前卫又怀旧。见证了几代人的过往将来。

武汉人会吃,汉口从来不缺好吃的宵夜,缺的反而是美味下肚,让人能沉淀记忆的。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

在一片市井的喧嚣热闹中,拐进台北路。

老水泥电线杆上挂着大喇叭,小虎队的经典曲目欢快入耳,错综的电线在老路灯的照射下显得岁月沉静,砌上红方砖,推开老木门,遇见一个80年代老武汉的快意江湖。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

烧菜老道,场子俏皮,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独家记忆,在这里完好保存。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5)

小时候住在巷弄里,一到饭点,街头巷尾炊烟升起,百家饭香弥漫了老汉口的烟火。

吃妈妈做的饭和邻里间一来一往拿手菜的情景,至今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6)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7)

街坊们渐渐搬离了老屋,随着长大,断了联系。时常怀念起那时暖心的生活场景,一个家的吃穿用度,人与人温情能感知,成了爱上80年代武汉文化的起始。

想寻回儿时家常美味的记忆,遇见一家有人情儿味的餐厅。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8)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9)

张宸浩和磊子都是典型的80后,纯武汉人,他们在街巷疯跑着长大,也是「老武汉利友诚烧菜馆」的掌柜。

为了还原那个年代的寻常生活和用餐氛围,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集到带着记忆底色的老物件,把在城市快速起飞中“粉身碎骨”的旧物,重新赋予新的生机,延续童年的美好。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0)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1)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2)

铁皮热水瓶和手电筒,鸡毛掸子和旧皮箱,四驱车和溜溜球,木质雕刻的窗棂,不由自主把人拉回到怀旧年华。

踏进宅子的一刻起,如同打开了时光之门,在快节奏的都市按下“暂停键”,穿越回上个世纪。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3)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4)

过去就是未来的一部分。

店里保留原来的风貌,也丝毫不隐藏原有老物件遗留的痕迹。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5)

从外看去,一半像小时候的街道边,红砖砌就的二层小民房。一半是“残破”、赤裸的水泥墙体,随机开凿的大洞和如今被拆迁的老房一模一样。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6)

过去和现在交替。仿佛看到了轻风拂过木格窗,爷爷躺在竹床上摇着蒲扇,我则是旁边停不下的顽童。又如同遇见它随时光老去的水泥肌理,在现代化建设中千疮百孔。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7)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8)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19)

大黑板上写着毛主席语录,墙壁上泛黄的旧海报,小卖部窗口插满了真知棒,水泥地上露出锈迹斑驳的井盖,老批发、照相馆、洗脚城,打开门就是生活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0)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1)

粗笨的木桌上摆放着搪瓷茶缸和筷篓,早已消逝的镂空水磨石花砖随处可见,旧报箱和牛奶箱带着那时家人的殷殷期盼,也曾在宿舍外的201公用电话拨下第一个有好感对象的号码。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2)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3)

从前的脸盆架,从前的铝饭盒,从前的穿衣柜,你可以在八仙桌上吃一顿和家人围坐的团圆饭,也可以和儿时的发小爬山二楼的院子完成一次欢聚,老花布窗帘上的牡丹花和红双喜尤其亲切,吃着吃着就到了回忆里。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4)

上一辈的家用物件被搬进了小客厅,每一把木门桌椅都有故事。

拉开铁栅栏门,副食店的老货柜上摆满了童年的乐趣。跳跳糖、拉丝糖、比巴卜在招手,买了作业本,不忘给爸爸带一瓶行吟阁啤酒。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5)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6)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7)

一旁的街机室是见证小伙伴友谊的铁证。还没上菜?先杀三盘拳皇再说!

硚口溜冰城的霓虹牌耀眼闪烁,放学后的恣意历久弥新。洗脚城进去竟然是厕所,老式的手拉冲水很old school。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8)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29)

旧电表的电线依旧缠绕的毫无章法,在这部80年代的时光列车上,大家寻宝、落座,侃天玩笑,谈话间热闹又拥挤,时光很静谧。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0)

屋内是自建房,街头是大厦,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眼前铺开,紧张的生活节奏得到抚慰,有上世纪的幸福和知足。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1)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2)

生长于斯,半生沉浮的酸甜苦辣都在汉口,城市的口味是年幼时长辈们的温馨厨艺。

集齐记忆中的风味和自然的饮食方式,才能串联原汁原味的家常味蕾。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3)

店里主打烧菜、卤菜和烧烤。

老街调味,记忆下酒,汽水肉蒸蛋和糖醋剥皮鱼有儿时妈妈做的味道,在吃饭这门学问上,修满过去的学分。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4)

烧烤是用果木炭烤,洒下半颗粒孜然,炭火被油脂激起火星,在烟气的蒸腾下香味有层次,将生烤牛肉一口撕下,肉汁浓郁得快溢出来。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5)

秘制五花肉是招牌,Q弹又富有肉质感,带皮烤焦,配一口菠萝,下饭爽口不腻味。

给杭椒包肉取名为绿野仙踪再合适不过,肉腌渍过打出筋道,藏进辣椒里一起酱烤出汁水。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6)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7)

羊排上桌滋啦滋啦鼓着泡泡,趁热吃油脂丰腴,来自内蒙食草的滩羊,肥瘦相宜不受控制地缠绕舌尖,大快朵颐。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8)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39)

烧蛇肉是大味,蛇皮清脆在口里嘎嘣声响,枣肠青豆米温润香糯,卤虾用三层油温炸香,束住水分,后卤就不会有泡腐过老的口感。

4月之后还会有武钢汽水特供,柠檬、橘子和菠萝,满含记忆里的醉人香气,有武钢人防暑降温的专属回忆。还有老手艺转糖人到来,等位的同时充满儿时的期待。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0)

不同季度,菜品会应季更新,张宸浩说:“用家用的调料、烹饪手法,像给家人做饭一样挑选食材,呈现出一桌有温度的家常小菜才上桌。”

往昔的人情味像一位老友,慰藉心胃,让年轻人的社交不再冰冷。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1)

在灯火昏黄的桌旁回忆青春,吃到会欣喜:“蛮是那个事,我小时候就爱吃勒。”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2)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3)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4)

温润的空气让人放轻松,私语微微愉悦耳膜。我想食物就是最好的联结点,饱足微醺间,人与人不自觉地就近了。

老时钟滴答,把记忆和时间拨回到了那个不算太远的80年代。

这个周末,不如把这里当做一部电影,去播放那些回不去的曾经。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5)

利友诚老武汉味道

地址 | 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台北名居特6号

营业时间 |周一到周日,17:00-02:00

人均 | 60元

李 静| 图束 也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6)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7)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8)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49)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50)

农家小院儿时的回忆(穿越回儿时的老汉口)(5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